湖貝國小

湖貝國小

學校從自身實際出發,首先從“人性化”的第一管理入手,提出了“學生主體性發展教育”辦學的模式。 用“以人為本”的哲學理念,指導學校管理工作,以“主體性發展教育”理念全面指導辦學實踐,是學校辦學的主要特點。 黃育泉校長以敏銳的觀察力和辦學理念,提出了以語文學科為試點,開展“小學生主體性發展教學”的教學課題研究。

深圳市湖貝國小始創於1935年,它地處羅湖區東門老街附近,是經濟特區的一所老校,迄今已有六十多年

湖貝國小校徽
歷史。

湖貝國小簡介

湖貝國小始創於1935年,它地處羅湖區東門老街附近,是經濟特區的一所老校,迄今已有六十多年歷史。

湖貝國小校長

和任何事物一樣湖貝國小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發展到今天具有一定辦學規模和現代化教學設備,享有良好社會聲譽的區先進學校,經歷了一條艱難曲折的創業之路,發展之路:先是私塾,繼而是民辦初級國小,後至公辦的完全國小。曾五易其名——從最早的“五桂堂”私塾,到私立深圳鎮國小分校,到湖溪國小、西湖國小,到現在的湖貝國小。班級、人數,由私塾時期的一個班40人,發展到今天的18個班、1008人,期間,一九八三、一九八四年為最高峰,有18個班、1081人。學校領導人,從私塾算起到現在,共16位,他們是張伙洪、許漱石、陳鎮圻張天驥、周宗永、黎英、陳仲賢、劉志祥、許啟泰、張堅全、葉勝和、李光、劉仕堅、楊子雯、朱桂蓮、黃育泉,其中劉仕堅、葉勝和兩進兩出。黃育泉為現任校長。黨的組織,由一九五二年僅有一名黨員黎英,發展到1999年擁有14名黨員的黨支部。首任黨支部書記莊有全,現任支部書記(兼校長)黃育泉。

學校發展

幾十年來,湖貝國小為社會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其中,升上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高等院校

湖貝國小先進單位稱號
的學生就有200多人,其它各類人才達2500多人。他們在祖國各地的各行各業中,為四化建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告別是深圳特區創辦以來,學校由一所簡陋的農村國小一變而為國際性大城市的國小,校舍更新,現代化教學設備增多,教育教學管理日益完善,師資隊伍逐步最佳化。在教育部門的指導和各界的支持下,全校師生沿著“三個面向”的方向,營造“尊師、守紀、勤學、向上”的優良校風,為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而努力奮鬥,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社會影響日益擴大。1996年7月21日在香港舉行的亞洲城市國小數學邀請賽,我校蔡韜同學獲得個人總成績一等獎、個人數學競賽成績一等獎和個人計算競賽二等獎三項殊榮。1996年,我校被破格評為區先進單位。1997年,羅湖區教學管理工作現場會在我校召開。1997年12月,獲羅湖區中國小效益評估國小組第一名(獎勵分19分,效益分1.6938分)居全市國小最高分,受到市、區獎勵共50萬元。1998年被評為區“教育先進單位”。
目前,已成為羅湖區一所成果突出、特色鮮明的先進學校。

辦學理念

主體發展育新人與時俱進上台階

湖貝國小地震逃生演練

—湖貝國小“主體性發展”教育理念與實踐紀事
湖貝國小建校已有60多年的歷史。在特區建設發展的今天,這所學校已肩負起教育的歷史使命:因為學校座落在市區繁華的東門老街,經商者來自全國各地,流動人口的子女受教育情況引起了市、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面對90%來自潮汕地區的兒童,如何才能辦好這所學校?這個問題擺在了湖貝國小教育工作者面前。要讓這些兒童儘快適應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教師儘快進入“角色”,必須探索出一條適應這些兒童成長的路子,辦出具有湖貝特色的教育。在黃育泉校長帶領下的班子成員和全體教職工,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以“學生主體性發展教育”的辦學理念,並在學科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武術和門球等方面,走出了一條適合學校自身發展的道路。
一、用先進的辦學理念指導學校工作,“以人為本”,立足“主體性發展”。
現代教育必須以現代先進的辦學理念為指導,否則將難有作為。因為觀念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靈魂。學校從自身實際出發,首先從“人性化”的第一管理入手,提出了“學生主體性發展教育”辦學的模式。
用“以人為本”的哲學理念,指導學校管理工作,以“主體性發展教育”理念全面指導辦學實踐,是學校辦學的主要特點。
湖貝國小交通安全知識宣傳與教育

毛澤東同志說過:在萬事萬物中,人是第一位的,從古到今,人類所進行的一切活動最終都是為了人的生存和發展。教育的價值和使命正是為了人類得到更好的發展。從這一認識出發,黃育泉校長在班子成員中統一思想,統一認識,轉變管理觀念,樹立為“人”服務的工作態度,要求管理人員充分發揮“主體性”作用,每學期、每周的工作計畫均要求全體行政人員根據自己管理的工作方面,有建設性、可行性地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及方向,拿出具體的操作辦法,通過行政會充分討論,達成共識,再向教師和學生推出方案。幾年來,湖貝國小領導班子思想一致,團結奮鬥,工作中,黃育泉校長放手管理,既有民主,又有集中,充分挖掘內部潛力,激活創新思維,領導班子成員能依據“以規治校”的方略,創意性地獨立開展活動,每個成員又根據學期的工作計畫,自己管好本職崗位的事情,再把每項管理工作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學校管理目的明確,操作性強、可行性實、主體性活,形成了一支凝合力強,業務素質較好,團結堅強的班子隊伍。所以,學校管理渠道暢順、阻力小,工作落實有成效,得到了上級領導認可。
湖貝國小領導視察

在“主體性發展”教育的思想指導下,學校德育工作開展得紮實,形式多樣,黃惠芬副校長和周麗暉大隊輔導員緊密配合,根據系統科學的整體管理,學校把常規教育和形勢教育融為一體,進行養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環保教育、思想教育、法紀教育、禁毒教育、磨難教育、愛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使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既相互聯繫,彼此呼應,又各有側重,科學有序,使這項具有很強教育分量和時代特徵的德育模式,在實踐中產生巨大影響力。活動中,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制定了每月德育教育專題,圍繞學校中心任務開展工作,通過訓練和培養,學校形成了學生自主管理為主,教師管理為輔的管理局面。我們看到,學生每天走進校門,主要由少先隊大隊組織的值日生站崗迎接,負責檢查每個學生的儀表儀容以及遵守學校校規的執行情況。根據湖貝國小學生獨立能強的特點,課間紀律、集隊出操,大小班會,勞動清潔、衛生檢查等方面,均在教師的輔助下,由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進行活動。我校的另一大特點是: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全由各中隊輪著主持,進行國旗下講話,表揚學校中的好人好事,針對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行為進行評論,提出改進意見等,這一形式,堅持了數年,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把“主體性發展”作為推動教學改革、深化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行動。
湖貝國小的學生大都來自生活比較艱苦、環境比較差的家庭,從小就自理能力較強,主動性較好。如何針對這一特點,使學生在學習、生活、品德、心理健康、良好行為習慣等諸方面得到和諧發展。黃育泉校長特聘教育方面有建樹的專家學者,對學校進行“診斷”論證,確定了“學生主體性發展”的課題研究,以語文學科為實破口,再輻射到學校各學科和各方面的工作,逐步形成了湖貝國小的辦學特色教育。
確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實踐科學可行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的滿堂灌和滿堂練,改變那些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現狀和費時低效的後果,才能使學生在主體性得到順利發展。黃育泉校長以敏銳的觀察力和辦學理念,提出了以語文學科為試點,開展“小學生主體性發展教學”的教學課題研究。從2001年9月開始,湖貝國小開始啟動這一課題。經過二年多的實驗,語文學科教學已初顯成效。在課堂上,我們常可以見到學生們運用這樣的語言:“我來”、“讓我試一試”、“我認為這樣理解”、“我是這樣想的”等等,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求知慾和表現欲較強,特別是許多學生能利用網際網路中得到的知識,在課堂上表述出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注重學習過程的參與,每個學生都可展開自己心靈的翅膀,在自己聯想的王國里飛翔。六年級的一節語文課中,周安珍老師授的《索溪峪》一文,學生在老師的點撥和媒體教學感染下,通過參與討論,紛紛走上講台,充當“導遊”、“小記者”、“廣播員”、……,講述著張家界的美,表達了自己對祖國山河的讚嘆和情懷,而這一切,都是學生髮自內心的思維活動,老師提供了給他們表演的舞台。這種學習模式,也促使了教師的主體性教學發展,特別在觀念和教法上發生了質的變化,教師們不再局限於課本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有目的地放手和指導學生去自主探究、相互學習,以獲得正確的答案。這樣一來,教師從更廣闊的知識空間去探討結合點,利用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如何利用多媒體去整合學科知識和表達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師們都說:學生主體性發展了,老師的主體性也得到了飛躍,教學的自由空間更大、更自主了。通過實驗,語文科總結了主體性發展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目標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為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在備課中要“五抓”(一抓切入點:情趣;二抓著力點:實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三抓生長點:縱向勾起學生的前經驗,橫向對接相關學科;四抓創新點:課文中的空白處,補充想像;五抓落實點:素質、方法、價值觀。)學生學習“六法”(審題方法;快速批劃法;分析重點句子法;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法;編制課文綱要信息圖法;自學課文內容採用法。)課堂教學結構“五導”(定嚮導趣→設嚮導疑→點撥導思→反饋導評→拓展導創)。
這些教學方法,曾在湖南張家界、韶關、東莞、龍崗南嶺的展示課上得到好評。我們的課題立足於課堂教學,來源於學生實際情況、有深度、有創新,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該課題順利通過“深圳市教研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的審批和立項。
三、“主體性發展”教育,促進了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推動了學校各個方面的工作,逐步擴展至其它學科教學。
我校“主體性發展”教學,除了改變學生在堂上被動學習的局面外,它還推動了教師隊伍觀念的轉變,提高了師資素質,學生在主體性發展的同時,教師的主體性也得到了發展。教師從被動育人型的工作狀態轉向主動、自主求發展。從二000年開始,有三分一的中青年教師相繼主動參加了大專本科研究生的學歷學習,百分之九十五的教師參加和完成了繼續教育的業餘培訓任務,百分八十的中青年教師肩挑起學校第一線教學重擔,他們在研究課堂改革,承擔教研課題、負責培優培尖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許多教師通過“主體性發展”教學的模式實踐,均能跟據學生的思維狀況和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教學調整,並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特長,對備課和上課進行嘗試性的改革,教師的精力不再放在抄教案這種無效的勞動上,而是重在教法和學法,寫出教學後記,嘗到了不少甜頭。
現在的湖貝已培養出省級“勞動模範”和“五•一”勞動獎章者,有市、區骨幹教師,有校級學科帶頭人等。
在語文科“龍頭”的帶領下,學校以課題為先導,狠抓優質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師生素質,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抬起頭”來走路,並使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通過師生們的共同努力和實踐,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生健康體魄訓練(武術操、武術隊、門球)也逐漸成為學校的二大特點。
近年來,學校根據學生從農村走進城市的這一轉變過程的心理狀況,為了讓學生儘快適應城市教育的新生活,改掉從農村中帶來的不良陋習,針對流動人口親職教育的缺陷,運用“主體性發展”的教育模式,在學生中開展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教育,以“互愛、平等、自強”的養成教育,不斷調整學生心態,克服脾氣暴躁、暴力傾向、無禮貌、自卑感、不講衛生、自由散慢、不尊重它人,損壞公物等行為。在校醫帶領下的班主任心理健康小組,以各種方法和手段,教育學生,誠意地交流思想,使一些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也樂意找校醫說悄悄話,講述自己的痛苦和快樂,樂於與班主任交朋友。同時,學校還建立一部分跟蹤檔案,對後進生的教育進行記錄。幾年來,學校沒有出現過學生因心理障阻而導致的不良後果。
湖貝國小信息化教育

學校根據學生自主發展的興趣和愛好,從強身健體的目標出發,提倡開展武術操活動,成立了武術隊和門球隊等,學生的興趣性高,積極參與,勤奮鍛鍊,努力拚搏,在市級的多次比賽中,我校兩支隊伍都榜上有名。現在,武術操運動已在兩個年級中推廣,每星期的體育活動課,都進行全班性的習操活動。
在“主體性發展”教育的理念指導下,其它學科也開展了課堂教學改革的試驗,特別是新課標的推出,課改內容和方向與我們的課題不謀而合,教師們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活教活用,學生活學,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加強了,求知面“廣”了,非智力因素髮展的面拓展了,堂上形成了一種良好的教與學氛圍。我們從學生作文的文章中看到,學生們關注的人和事的思維方式在發生變化,對事物變化的看法也在發生變化,有些學生還敢於參與學校的管理,並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對於這些來自鄉村的孩子來說,有今天的表現,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我們的教學“家長開放日”,受到了家長的讚嘆和支持;我們的課題研討課,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讚揚和肯定;昔日在校培育過的學生,今天有的已走入全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

成果喜人

幾年來,在黃育泉校長帶領下,根據學校現狀,調整辦學思路,面對學校硬體設備不足的現實,重抓“軟體----人”的建設,打造了湖貝的奇蹟,在“科學、務實、勤奮、合作、創新”的辦學指導思想下,在全體教職工努力拚搏下,學校取得不少成績。三年來,獲得區級先進教師有33人;市級優秀班主任、教育工作者3人;通過中央教科所立項課題1個,市級課題1個;教師獲得國家級論文獎的50人次,省級3人次,市級10人次,區級46人次,學生在區級以上競賽獲獎123人次。

相關詞條


參考連結

http://hbxx.school.luohuedu.net/hbxx/index11.aspx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