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村

湖畔村

湖畔村(國語國語[húpàn cūn],方言[wúbeən cēn],自然村和行政村名。

基本信息

簡介

湖畔村(國語國語[húpàncūn],方言[wúbeəncēn],自然村和行政村名。

位於湖北省東南邊陲,古時屬興國州 燕廈區,1950年後屬湖北省通山縣轄。曾為通山縣暢周鄉、暢周公社政府

湖畔村湖畔村

所在地(暢周鄉、暢周公社名系紀念革命烈士葉暢周而命名),在人民公社時期為愛國二大隊,今屬湖北省通山縣燕廈鄉。北緯114.82度,東經29.55度,最低處大橋畈海拔56米,最高處雨山海拔近200米。分為上湖畔、下湖畔(含草坪、大橋)、雨山、吳西坑、下塅等自然村,人口主要集中在下湖畔,以程姓為主。低山丘陵地貌,石灰岩覆蓋江南紅黃土,岩石裸露處多有岩洞和泉水,其中大橋的泉棚和下塅的鳴鼓洞在當地較為出名。農業以種植水稻、紅薯、玉米、小麥為主,雨山盛產油茶。養殖以養豬、養魚為主。工業以生產杭灰、紅筋紅大理石荒料、毛光板為主。

牌坊頂

湖畔村民重耕讀在當地較為突出。

上湖畔程萬年為清乾隆年間將軍。湖畔現有一地名叫牌坊頂,此處在文革前有座據說是清乾隆帝為武狀元程萬年敕建的高大牌坊。民間傳說程萬年當年領兵平定藏區,氣候不適,語言難通,官兵厭戰情緒嚴重。該地區為漢代所謂的大小金川一帶,現在的川藏交界處,三國時代諸葛亮也曾征討過的。這裡為少數民族聚居區,藏民占多大多數,居民彪悍,戰鬥力比強,加上他們獨特的高原環境,作戰難度很大。程萬年為了平定西藏地區,命令手下將領每天必須要拿一碗人眼珠子來見他,完不成任務的軍法從事。通過嚴酷的軍事手段很快就平定了西藏地區,徹底滅了叛亂分子的囂張氣焰,樹起了軍威,震懾了一方,以致後來幾十年那裡的人們一提到程萬年三個字時也都心有餘悸,該地區也因此平靜了上百年。程萬年平定西藏地區後回京就職,有小人向乾隆皇帝進讒言,說程萬年這個名字有欺君犯上之意。一日,乾隆就此事責問程萬年,程萬年從容應答:“自古君臣相伴,臣要君領,君要臣護,若無萬年臣安能護萬歲君?是故,君有萬歲,臣有萬年”。乾隆一聽,也有道理,遂更加重用程萬年,並提撥為駕前侍御,貼身保護乾隆皇帝,也不要求程萬年改名字。

程時福

下湖畔程時福(化名陳時夫)歷任少共福建省委組織部部長、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團1師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長、共青團陝北省委組織部部長、書記,中共環縣、慶陽縣委書記,陝甘寧省委組織部部長、皖浙贛地區任中共特委組織部部長、新四軍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江南指揮部新編第6團政治委員、蘇北指揮部第2縱隊政治部主任,第1師2旅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員,中共蘇中第2地委書記兼蘇中軍區第2分區政治委員、第1地委書記兼第1分區政治委員、蘇中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蘇中區委員會副書記,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1縱隊副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20軍政治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法務部副部長,最高人民法院華東分院副院長、黨組書記。

其它補充

下湖畔程時強曾任最高法院華東分院法官。

下湖畔程時權官至最高檢察院政研室主任。

下湖畔程時傑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電力自動化專家,中科院院士。

吳西坑程時明(又名程世明)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眼科專家,先後參加湖北省醫療隊、率領廣西省醫療隊赴阿爾及利亞、南非盡國際主義義務。

目前在任官員、教師者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