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

湖塘鎮是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政府駐地,是武進區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全鎮面積84平方公里,轄陽湖、馬杭、鳴凰三個街道辦事處。

概述

37個行政村和17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0萬人,其中常駐人口12.8萬人,是江蘇省“百強鄉鎮”之一,並兩次獲“中國鄉鎮之星”的殊榮,2002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織造名鎮”。

基本情況

湖塘自古即以“紡織之鄉”、“菊花之鄉”和“江南工商重鎮”而聞名,現已形成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初步構建了以生化製藥、信息電子等高科技高附加值項目為先導、傳統紡織印染業和機械製造加工業為基礎、外向型企業為視窗,各類性質企業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工業體系。2002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GDP)31.5億元。其中全鎮一、二、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為2.76:54.8:42.44。實現預算內外財政總收入為3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82.6億元,實現工業銷售收入80.1億元。
紡織業是湖塘鎮的傳統特色產業,現已形成棉、麻、化纖等門類齊全,紡、織、染、後整理和服裝等行業鏈完善的紡織工業體系,實現了紡織裝備從有梭向無梭、紡織產品從配套加工向自主開發的兩大根本轉變,形成了燈芯絨、牛仔布和色織布等為代表的湖塘特色產品,全鎮現有各類大大小小紡織印染企業1000多家,年生產各類紗30000噸,布40000萬米,印染布5000萬米,紡織印染業經濟規模約占全鎮工業經濟量的70%,其中近85%的產品銷往國外,確立了與“中國織造名鎮”相匹配的人才、裝備、規模、信息和市場基礎。現在,全鎮規劃啟動了面積為5.2平方公里的紡織工業園和日污水處理能力為2.8萬噸的印染工業區,制訂落實了一系列鼓勵各種性質紡織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的政策,促使湖塘由紡織大鎮向紡織強鎮邁進。
湖塘歷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鎮”戰略,目前,全鎮已構建了幼兒教育——基礎教育——成人教育全面發展的終身教育體系,培育形成了以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湖塘橋中學、湖塘初級中學、湖塘中心幼稚園為代表的一批省級示範(視窗)學校,鞏固確立了優勢名校群體效應,湖塘也因此率先被確認為“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鄉鎮”。
湖塘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座落在鎮西南的淹城古城堡遺址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春秋時期地面城池建築,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常州畫派”創始人、湖塘籍人士惲南田以其詩、書、畫三絕名響九洲、譽滿海外;植根於江南靈秀和豐厚文化基礎的傳統工藝為湖塘贏得了“菊花之鄉”、“留青竹刻之鄉”和“紅木雕刻工藝之鄉”等一串串耀眼的光環;同時湖塘也是傑出的民主鬥士、“七君子”之一——李公朴先生、史良女士的故鄉。
以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湖塘鎮初步建立了覆蓋鎮、村的養老和醫療社會保障體系,勞動和社會保障機制不斷完善,保險基金的籌集、支出和管理逐步納入規範化發展軌道。在此基礎上,鎮政府採取社會自然人和政府聯合投資的方式興建了常州地區規模最大的“夕陽紅康樂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湖塘鎮依託武進城區開發建設的機遇,大力實施“民心工程”,各項社會事業得到快速、協調發展。以改善民眾生活居住環境為抓手,初步建立了村級衛生一體化管理體系,並順利通過“江蘇省衛生鎮”達標驗收;廣播電視完成了光纜化改造,民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獲得“江蘇省體育先進鎮”、“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鎮”等榮譽稱號;高度重視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被評為常州市計畫生育先進鄉鎮。
湖塘鎮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針,黨建精神文明水平和全社會文明程度也不斷提高,先後獲得了武進區、常州市、江蘇省“紅旗黨組織”、“六好鎮黨委”、“文明鎮”等系列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