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鎮

湖南鎮

湖南鎮地處福建省長樂東北部沿海,西北部與文嶺鎮交匯區有著名的東湖,湖南之稱由此起。湖南鎮為山區庫區鄉鎮,海拔最高點875m,最低點103m,森林覆蓋率達87.9%。湖南鎮壩擁有中國最高的支墩壩。面積為32.8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湖南鎮湖南鎮
湖南鎮地處長樂東北部沿海,西北部與文嶺鎮交匯區有著名的東湖,湖南之稱由此起。湖南毗鄰長樂國際機場,機場專用貨運公路貫穿東西部。地域面積32.8平方公里,下轄10個行政村,一個社區,人口2.99萬人。

200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4.64億元,農業總產值9456萬元,糧食總產量4727噸,財政收入725.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32萬元。
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進展。新上順鑫針織、星光模具等項目。加快工業用地盤整,金峰工業集中區湖南片區初具雛形。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步伐,發展高優農業,全年共引種優質馬鈴薯346.67公頃、白蘿蔔220公頃;規劃建設生態水產示範區,引導養鰻業向海水養殖業過渡,海興名特優水產品有限公司規模不斷壯大。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農田灌溉設施建設。規劃全鎮路網,完善湖濱商貿市場一期工程建設;加強空港工業集中區湖南片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各項事業都有新進展,社會保持安定穩定。

經濟建設

湖南鎮養殖產業

湖南鎮為山區庫區鄉鎮,海拔最高點875m,最低點103m,森林覆蓋率達87.9%。主要經濟作物有板栗茶葉、生薑、楊梅等。毛竹柑桔生豬、茶葉、食用菌、高山蔬菜、竹產品加工為農業七大支柱產業。2008年來鎮區創辦多家玻纖廠,為鄉鎮增加了不少工業產值。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85元。

湖南鎮是以農業種植為主的鄉鎮,糧食生產在整個農業經濟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8年來,湖南鎮堅持以市揚為導向,圍繞穩糧增收這個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充分利用湖南鎮沙園地優勢,大面積種植馬鈴薯白蘿蔔等高優產品,形成一定的規模;以金利發種鴨場為龍頭,發展禽畜業,2001年出欄生豬8459頭,提供鴨苗480萬,蛋品624噸,鞏固了福州菜藍子建設基地;穩定發展淡水養殖業,控制養鰻業總體規模。本著以技術促發展,以管理促提高,以市場促效益的指導思想,養鰻業穩中有進。

湖南鎮牢牢把握空港工業集中區建設的良好機遇,積極主動謀劃發展高新特經濟園區,2008年正建設的有五個園區。即占地3000畝的大鶴網龍動漫園區、占地500畝大鶴珠寶加工園區、占地1000畝的經紡園區、占地1000畝已建成100幢廠房的福州市物流和加工園區。
2006年年來,湖南鎮基礎設施建設和村鎮建設取得一定成效,農村低壓電網整改基本結束,降低農村供電成本;(鋪設了湖漳路、金湖路、閩沙路、仙湖路及華蘭、南厝自然村總長4.9公里的水泥路;總投資1400萬元,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安置125戶人家的湖濱商貿一條街也已完成先期征地批次和道路競標工作。同時,鄉鎮企業蓬勃發展,2008年境內企業已達90多家,主要以淡水養殖和經編紡織為主,通過加大技改投入和扶強扶優,企業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得以增強。現已有2家企業獲得進出口經營權,2家正在上報.有5家企業著手申請辦理IS09000質量體系認證,使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湖南鎮銀魚稱太湖新銀魚,即太湖短吻銀魚,屬鮭形目、胡瓜魚亞目、銀魚科。1998年開始由省漁政局、市財政局、縣水利局等投入資金70萬元予以移植,現已獲得成功,成為湖南鎮水產品的一大品牌。銀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其中鮮銀魚蛋白質10.75%,脂肪1.37%;乾銀魚蛋白質76.76%,脂肪9.75%。在蛋白質中含高,因此,銀魚具有鮮美的味道。由於銀魚是生長在近海沿岸及溯河進入湖泊、水泊等大中型敞水性水域中,又以天然浮游生物及小魚、小蝦不餌料,所以是綠色無公害食品。

特色小吃

湖南鎮太平燕
太平燕

燕皮是用精選豬後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細條,用木棰搗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細孔絹篩篩過的薯粉和適量清水,反覆攪拌,不斷壓勻,初成硬坯,然後放在條板上,軋輾成薄片。敷上一薄層薯粉,摺疊起來,略乾為鮮燕皮。繼續晾乾為乾燕皮,一般包裝久貯一年不壞。包餡前,用刀切燕皮成約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餡選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等共剁成醬,後加少許醬油、蔥白調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狀,蒸熟即成肉燕。福州人常將“扁肉燕”與去殼鴨蛋相配作菜餚,因福州話“蛋”叫“卵”,“鴨卵”音諧“壓亂”,取“壓”了“亂”就會平安之意,故稱“太平燕”,“燕”與“宴”同音,又稱“太平宴”。 “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慶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時鳴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長輩即席致謝後,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灣同胞和海外福州僑胞喜愛,到福州來,必帶燕皮回去饋贈親友。

鍋邊糊

鄭東廓《福州風土詩》中有“梔子花開燕初雛,余寒立夏尚堪慮,明目碗糕強足筍,舊蟶買煮鍋邊糊”。說明鍋邊糊這道小吃在福州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由於配料多樣,質地軟嫩,美味可口,經濟實惠,深受人們的歡迎。將大米用清水浸泡2-3小時,加清水磨成米漿,加精鹽待用。香菇、紫菜水發後,香菇切成細條,蔥切蔥珠,蒜切段。將蔥白、蒜頭下鍋稍煸,再將豬肉糜、水發香菇、紫菜、蝦皮一起下鍋,加清水燒到七成熟起時,在鍋邊抹花生油,用碗舀米漿沿鍋邊均勻澆一周,蓋上鍋蓋,見鍋邊米漿圈起時,用鍋鏟將米卷鏟入鍋中,再摻入適量清水,依上法分3-4次澆完。當澆完最後一次米漿前,調入魚露,煮熟後投入味素、蔥珠、蒜段即可起鍋。

芋粿

芋粿主要是糯米磨成漿,經過製作,依靠糖、花生豆沙、油等佐料而成。時令和節俗不同,分為、粿、糕4大類。為圓形,內有虛有實,油炸或流滾粉成,如油、抱滾。抱滾外面滾上拌好的豆粉、黑芝麻和糖,宜邊揉邊吃。形扁圓,皮薄餡多,或蒸熟,或油炸,如糯米、菜絲、豆沙。粿多三角、四角、菱形,以蒸為主,也可油炸,如芋粿、九重粿、粳米、白八粿、糖粿。糕多圓形或三角,鬆軟有彈性,以蒸為主,如盞糕、白髮糕、荸薺糕。粿多是甜食的,也有花生粿、鹹餡粿等是鹹味的品種。

蠣餅

蠣餅扁圓形,色黃、殼酥香,味道美,是福州市民常用的早點之一,風行數百年不衰。成品皮香酥,餡鮮美,色金黃。 將大米、黃豆,分別用水浸3-4小時,摻水磨成濃漿,加入精鹽攪勻後待用。豬肉剁成肉餡,蔥切珠狀,用醬油調成餡料,牡蠣肉洗淨,瀝乾。將特製鐵勺在油里加熱後,取半湯匙料漿倒入熱勺內,在米漿上放肉餡、牡蠣,再蓋上一湯匙米漿,放入油鍋,炸至餅面呈金黃色時撈出,瀝乾油。

教育事業

湖南鎮湖南鎮
2008年6月13日,東風國小各處室負責人在陳昌來校長的帶領下,來到衢州市湖南鎮中心國小,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東風國小與衢州市湖南鎮中心國小結成手拉手對口幫扶兄弟學校關係已有一年,一年來,東風國小與衢州市湖南鎮中心國小通過參觀、學習、結對等活動已結成了深厚的友誼。本次送教下鄉活動,東風國小又送去了一堂示範課和一個講座,進一步加強兩校間的交流學習。

2008年8月13日下午,天下著滂沱大雨,衢州市湖南鎮中心國小多功能教室里,氣氛活躍,全校老師和40多個孩子都在認真聽課。東風國小蔡詠教導帶來的示範課《橋》,樸實無華,異彩紛呈,師生互動自然,精心的教學設計,靈活的教學方法,感人的教學語言,牽動著每一個聽課人的心。孩子們為遠方老師的到來興奮不已,積極性很高,充分展示了農村孩子的熱情和機智。課後,我校副校長、省教壇新秀肖紹國老師作了《課堂節奏的修辭化解讀》的主題講座,就課堂節奏這一概念,進行了獨特、詳盡的解讀,還結合了王崧舟、盛新鳳等特級教師的課例,和在座老師探討了如何調控課堂節奏,增強課堂魅力,獲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讚譽。隨後,在余校長的帶領下,參觀了學校的電腦室、書法室、音樂室等等,兩校領導還就今後聯誼、交流的形式和構想進行了探討。通過這次活動,不僅促進了城鄉之間的教學交流和聯繫,更使兩校教師在面對面的交流研討中增進了友誼,攜手共同進步。

黨政建設

湖南鎮領導考察
湖南鎮黨委書記陳家登說—做好“三接”文章發展“三型”產業。
根據報告,結合湖南實際,要牢牢把握空港發展的後發優勢,主動融入金峰組團和濱海組團的發展大格局中,堅定不移地發展工業,大力推進湖南工業園區建設,著力加快空港工業區建設步伐。
湖南鎮要突出做好“三接文章”,著力發展“三型”產業。即要突出“承接”,著力發展臨空戰略型產業。做足“以港興鎮”文章,把發展臨空產業作為迅速壯大湖南工業總量、提升工業發展水平的首選戰略和首要突破口,爭取在福州空港工業集中區標準廠房內引入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先進的臨空產業項目;要突出“對接”,引進協作配套型產業,加快與金峰工業區和空港工業集中區的產業對接,儘快實現配套化、園區化、集群化,形成產業鏈,全面啟動湖南工業園區建設,大力推進空港工業區二期、三期的開發建設,促進長源紡織、PA66等大項目落地。要突出“嫁接”,大力提升傳統優勢型產業。扶持發展欣美針織、富盛製衣、鑫航針織、祥美印染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名牌產品,努力培育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全鎮上下認真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協調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高計生工作水平,堅持不懈打擊偷私渡活動,取締非法宗教,狠剎“黃賭毒”,結合“嚴打”專項鬥爭,進一步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力開展清理農村合作基金會工作,維護了社會安定穩定,為湖南鎮經濟建設順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社會事業

湖南鎮湖南鎮
湖南鎮2008年新發展的高山蔬菜特色示範村。掛鈎幫扶單位市農辦出資10萬元,幫助建好滴管、道路等基礎設施,免費提供種子,激發了村民的積極性,全村共種植高山蔬菜600畝,人均1畝。村黨支部書記吳雲峰相告,村集體統一收購,拿到市農貿城出售,茄子、辣椒等高山蔬菜賣價每斤要比客商上門收購提高0.2元,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全村230戶農戶有一半以上高山蔬菜收入超過2萬元,其中3萬元以上的有15戶,村民的增收致富路子越走越寬廣。

2008年,省委省政府實施了烏溪江庫區農民增收致富工程,湖南鎮黨委政府積極抓好落實。在市委辦、市農辦、市交通局和區委辦、區農辦等掛鈎單位的幫扶下,先後籌集500萬元資金,建設了高山蔬菜、食用菌、農家樂、來料加工和毛竹豐產基地等7個市級特色示範村,惠及全鎮3000農戶。像2個種植面積1200畝的高山蔬菜特色示範村,還帶動了周邊6個村新發展高山蔬菜3800畝。

投資103萬元,新建了停車場、碼頭、游步道和接待中心,新添了快艇等娛樂項目的湘思村農家樂,如今活力四射。“生意挺好的,國慶長假開始後,每天接待4桌,天天爆滿。”說起打造農家樂特色示範村,“姐妹農家”業主姜水仙一臉笑容。據悉,湘思村現有農家樂17家,日可接待遊客1000人,床位180張,自2008年年6月底開張以來,至今已接待遊客11000多人次,相當於以往全年的數量。“上個月我做了1700多元,工資不比城裡打工低。”在服裝加工場做工的應誠姣說,鎮裡引進服裝來料加工,又免費組織大家培訓,上崗後加工費她月月都能拿到1500元以上。鎮黨委書記朱國明相告,2008年來料加工特色示範村破石村有服裝加工和毛線鉤織兩個加工場,從業人員300人,其中做服裝來料加工的60多位婦女月均收入1000元以上,鉤織毛線的每人每天加工費也有二三十元。以農戶入股發展的華家村和東倉口村兩個食用菌特色示範村2008年正在建設中,一期種植白菇150萬袋,香菇50萬袋,產值預計可達400萬元以上。埂頭村的500畝毛竹豐產林今年僅冬筍每畝就可增加20多斤,增幅20%以上。

旅遊資源

湖南鎮衢州節理石柱

湖南鎮壩為中國最高的支墩壩。位於烏溪江上,是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運及供水等綜合效益的水利工程,1980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積2197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水庫庫容為15.82億立方米。壩基岩層為流紋斑岩。壩系混凝土梯形支墩壩,壩段水平斷面呈梯形,最大壩高129米,壩頂長425米。泄洪建築物設於河床中部,採用壩頂溢流與底孔泄流相結合,最大泄量11000立方米/秒。引水式地麵廠房設在右岸,裝機4台共17萬千瓦,年發電量5.4億千瓦小時。在左岸壩段預留一條直徑為5.4米的鋼管,備作將來引水發電之用。

壩後為烏溪江風景區重要組成——仙霞湖。其景觀以湖光山色及電站雄姿、避暑療養為特徵。景點分布比較鬆散,又相對集中。其中有著名的破石四景,距湖南鎮1.5公里,景區古木參天,十分幽靜。景色有筆架山、雙蝶峰、牡丹台、墨硯池。
衢州節理石柱則是鎮中之寶,根據專家推算有5000萬根節理石柱深藏在湖南鎮境內,占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而且有縱橫交錯形成的多個平面,看上去猶如刀切豆腐,真乃巧奪天工。單個柱體為六邊形柱體,保存完好,蔚為壯觀。令人稱奇的是:節理石柱齊齊折斷之處形成的一個個平面,就如同泥水匠鋪設的地磚那樣平整和有立體感,真可謂鬼斧神工。這些流紋質碎斑熔岩形成的柱狀節理極為發育,其火山岩原生柱狀節理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分布之密集、規模之大,在國內實屬罕見,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旅遊觀光價值。從規模和科研價值上,都可與世界聞名的英國北愛爾蘭玄武岩柱狀節理“巨人之路”和美國響岩體柱狀節理“魔鬼塔”相媲美。
湖南港又是一個濱海鄉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大力發展海濱林公園旅遊項目前景廣闊。2008年已與開發商簽訂了租用土地150畝,總投資1400萬元的鵬謝牛山國防教育基地協定,現已進入總體規劃時期。開發金沙濱浴場和象鼻山項目也正在洽談中。
湖南海岸線長約四公里。濱海風光旖旎獨特。藍天、大海、沙灘、岩礁、森林等等的美麗組合,似乎給人以千古不變的遐想和千姿百態的夢幻。北部象鼻山、豬腳山承受著天風海浪永不疲倦的拍打,造就了神龜參佛、神雞望海等許多天然傑作。山腳下金沙灘,沙黃如金,銀沙灘,沙白似銀,柔美勝過彎彎的月牙,把她的倩影映留在海面。福州空港工業區第一期開發湖南東片,占地1927.76畝,其中福州市標準廠房100座占地976畝,2008年,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標準廠房已全面動工興建,預計2005年底交付使用,屆時,將極大推動湖南經濟新發展。

浙江衢州湖南鎮

湖南鎮水庫
湖南鎮位於衢江區西南部,烏溪江中游,地屬浙江省衢州市,北距衢州府城34公里,是個山區庫區鎮。東交黃壇口鄉舉村鄉,南接嶺洋鄉,西界江山市,北枕後溪鎮、廿里鎮。百里烏溪江縱貫全境,瀝青公路緊接315省道,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郵電通訊發達。境內青山綠水,風光秀麗。

鎮域面積137.08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里村、鮑家山村、埂頭村、東倉村、破石村、湖南村、華家村、金家山村、周壠村、山尖岙村、朝書村、白塢口村、元墩後村、蛟壟村、上侶村、東倉口村、岩家山村。全鎮共17個行政村,146個自然村,176個村民小組,3520戶,11868人。

湖南鎮為山區庫區鄉鎮,海拔最高點875m,最低點103m,森林覆蓋率達87.9%。主要經濟作物有板栗、茶葉、生薑、楊梅等。毛竹、柑桔、生豬、茶葉、食用菌、高山蔬菜、竹產品加工為農業七大支柱產業。近年來鎮區創辦多家玻纖廠,為鄉鎮增加了不少工業產值。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85元。

湖南鎮水庫位於浙江衢縣境內,在錢塘江幹流衢江文流烏溪江上,系烏溪江梯級開發的一級水電站,距二級電站(黃壇口)29公里。水庫壩址以上集水面積2151平方公里,河道長116公里,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770毫米,多年平均流量83m3/s。

湖南鎮水庫樞紐由砼梯形支墩壩、5孔壩頂溢洪閘、4孔中孔泄洪洞、發電輸水隧洞及引水式電站組成。水庫大壩壩高129米,壩頂高程242米,壩長440米,按0.1%頻率洪水設計,0.01%十△頻率洪水校核,水庫總庫容20.67億立方米(相應水位240.25m),正常庫容15.82億立方米(正常水位230m),死庫容4.48億立方米(死水位190.0m),以全超高方式設定防洪庫容5.5億立方米。水庫工程於1970年3月復工興建,1983年12月竣工。電站裝機4台,總容量17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5.6億千瓦時,保證出力5.37萬千瓦,在電網中主要擔負調峰任務。

湖南鎮壩為中國最高的支墩壩。位於烏溪江上,是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運及供水等綜合效益的水利工程,1980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積2197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水庫庫容為15.82億立方米。壩基岩層為流紋斑岩。壩系混凝土梯形支墩壩,壩段水平斷面呈梯形,最大壩高129米,壩頂長425米。泄洪建築物設於河床中部,採用壩頂溢流與底孔泄流相結合,最大泄量11000立方米/秒。引水式地麵廠房設在右岸,裝機4台共17萬千瓦,年發電量5.4億千瓦小時。在左岸壩段預留一條直徑為5.4米的鋼管,備作將來引水發電之用。

壩後為烏溪江風景區重要組成——仙霞湖。其景觀以湖光山色及電站雄姿、避暑療養為特徵。景點分布比較鬆散,又相對集中。其中有著名的破石四景,距湖南鎮1.5公里,景區古木參天,十分幽靜。景色有筆架山、雙蝶峰、牡丹台、墨硯池。

衢州節理石柱則是鎮中之寶,根據專家推算有5000萬根節理石柱深藏在湖南鎮境內,占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而且有縱橫交錯形成的多個平面,看上去猶如刀切豆腐,真乃巧奪天工。單個柱體為六邊形柱體,保存完好,蔚為壯觀。令人稱奇的是:節理石柱齊齊折斷之處形成的一個個平面,就如同泥水匠鋪設的地磚那樣平整和有立體感,真可謂鬼斧神工。這些流紋質碎斑熔岩形成的柱狀節理極為發育,其火山岩原生柱狀節理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分布之密集、規模之大,在國內實屬罕見,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旅遊觀光價值。從規模和科研價值上,都可與世界聞名的英國北愛爾蘭玄武岩柱狀節理“巨人之路”和美國響岩體柱狀節理“魔鬼塔”相媲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