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鼓

渤海大鼓

-渤海大鼓是霑化縣河家村鼓書藝人魏尊昌在西河大鼓的基礎上獨創的一種藝術形式

渤海大鼓

動人動人

渤海大鼓是霑化縣河家村鼓書藝人魏尊昌在西河大鼓的基礎上獨創的一種藝術形式

渤海大鼓演唱的流傳地區比較廣泛,原渤海老區包括霑化、無棣、陽信、惠民、濱城、利津、鄒平、博興,屬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淄博市桓台縣、高青縣。德州地區的樂陵縣、商河縣、慶雲縣。濟南市的章丘縣、濟陽縣。河北省的鹽山縣、孟村縣。北至遼寧省喀佐市,都有渤海大鼓的藝人傳承演唱。

渤海大鼓既有較高的藝術性和文學性,而且具有較大的藝術發展空間,並且對中國曲藝藝術及曲藝音樂的發展有一定科學的借鑑意義和研究價值。

歷史淵源

渤海大鼓是鼓書的一種,因起源於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濱州市霑化縣(渤海老區),故而得名。於1950年8月,在原霑化縣駐地(今古城鎮)成立了“霑化縣民眾鼓書院”.渤海大鼓就是在鼓書院期間,由魏尊昌、蘭尊俠、謝寶華等在木板大鼓的基礎上,形成了富有渤海地區風格的大鼓流派。他們將東路大鼓、西河大鼓、老牛摔韁、河間大鼓等鼓書流派的精華兼收並蓄、糅合一體;結合多年經驗積累,發揮其個人演唱技巧所形成。他們在長期藝術實踐中不斷融入新唱法,逐步完善為由大開板、慢板、剎板、流水板、快板、四板構成。經過鼓書院藝人們的不懈努力,在1950——1966年,就稱之為渤海大鼓。後參加省、市文藝會演,正式定名為“渤海大鼓”。

特點

一、雖然將諸多鼓書種類的特點糅合於其中,但又不類同於其他書種,他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個“新”字。如其他鼓書中也有[四板]板式,待唱段達至高潮階段,渤海大鼓又派生出一個[翹板],運用連續激進的甩腔唱法,引起觀眾注意,激發觀眾情緒,預示此唱段較重要。[剎板]是整段唱腔的結束部分,他所不同於其他鼓書形式[剎板]的區別就是有兩種演唱方法。一種是:[小剎板],唱中有評,結束音落在主音徵上,使唱段結束。另一種唱法是:結束音落角,給人一種似結非結,令人回味的感覺,頗有新意。

二、音樂唱腔質樸明快,口語化比較強,觀眾容易接受。有的唱腔大量使用空拍,切分、倚音,能夠充分表達矛盾衝突的激烈程度,富於激情。

三、句法上的創新。[流水板]是唱腔的核心部分,敘事性較強,在句法上運用了1+2的句式結構,(即第一個樂匯一小節,第二個樂匯兩小節)。第一個樂匯一般為句子的主語,節奏較緊湊。後一個樂匯是謂語、賓語,節奏較舒緩,很具有敘述的特點。

四、順轍壓韻的念白。如[掇子句]、[賦贊]等,在勾畫人物臉譜及物什描述方面有新的突破。詼諧風趣的語言,誇張的手法,用順轍壓韻的念白或快板書形式表達的淋漓盡致,使觀眾喜聞樂見。

唱法及組成元素

渤海大鼓將東路大鼓、京劇河北梆子等戲曲、曲藝的鏇律融於其中,為濱州特有。

渤海大鼓唱腔高亢委婉,樸實俏麗,剛柔相濟,聲情並茂,尤以演唱“三國段”最為著名。渤海大鼓鏇律千變萬化,根據表現內容的需要,唱腔時而挺拔激越,跌宕起伏,時而婉轉纏綿如流水行雲,聽起來韻味無窮,繞樑三日。渤海大鼓的聲譽不徑而走,在華夏曲壇獨樹一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