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

渡槽

渡槽,指輸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窪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普遍用於灌溉輸水,也用於排洪、排沙等,大型渡槽還可以通航。渡槽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渡槽作為一種水利設施,就在這種背景下在全國各地開始大規模興建,它見證了近代中國農業、水利發展的起承轉合。渡槽又稱高架渠、輸水橋,是一組由橋樑,隧道或溝渠構成的輸水系統。渡槽建在石牆上,跨越澤溫的山谷。渡槽下有5個小橋拱,讓溪水流過。公元前690年,在今蘇聯的戈梅利河向特比圖河引水,曾架設一座拱形渡槽,長274.3m、高9.1m,並用砂漿勾縫防滲。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英文:詞義:兩端與渠道相連線的橋樑式水槽。

引證解釋

渡槽,也叫過水橋。兩端與渠道相接。 輸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窪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普遍用於灌溉輸水,也用於排洪、排沙等,大型渡槽還可以通航。渡槽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

未央 《壯麗的頌歌》:“在洙津渡的漣水河上,渡槽工地人山人海,巨大的拱梁已經雄跨在湍急寬闊的河面上空。”

簡介

渡槽又稱高架渠、輸水橋,是一組由橋樑,隧道或溝渠構成的輸水系統。通常架設于山谷、窪地、河流之上,用於通水、通行和通航。用來把遠處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鎮、農村以供飲用和灌溉。

沿革

渡槽渡槽

世界上最早的渡槽誕生於中東和西亞地區。公元前700餘年,亞美尼亞已有渡槽。公元前703年,亞述國一西拿基立下令建一條483公里長的渡槽引水到國都尼尼微。渡槽建在石牆上,跨越澤溫的山谷。石牆寬21米,高9米,共用了200多萬塊石頭。渡槽下有5個小橋拱,讓溪水流過。

古希臘的許多城市建有良好的渡槽,但古羅馬人最為認真,把供水系統看作是公共衛生設施的重要部分。羅馬第一條供水渡槽是建於公元前312年的阿庇渡槽;第十條也是最後一條則是公元226年建成的阿歷山大渡槽;最長最壯觀的是建於公元前114年的馬西亞渡槽,雖然水源離羅馬僅37公里,但渡槽本身長達92公里。這是因為渡槽要保持一定坡度,依地形蜿蜒曲折地修建。

中國修建渡槽也有悠久的歷史。古代人們鑿木為槽,引水跨越河谷、窪地。據記載,西漢時修渠所建渡槽稱為“飛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所建渡槽多採用木、砌石及鋼筋混凝土等材料,槽身過水斷面多為矩形,支撐結構多為重力式槽墩,跨度和流量一般不大,施工方法多為現場澆築。20世紀60年代以後,施工方法向預製裝配化發展。各種類型的排架結構、空心墩、鋼筋混凝土U形薄殼渡槽及預應力混凝土渡槽相繼出現。隨著大型灌區工程的發展,又促使採用各種拱式與梁式結構渡槽以適應大流量、大跨度、便於預製吊裝等要求,並且開始套用跨越能力大的斜拉結構形式。

許多水利工程、引水工程等大量地使用著渡槽,創造出很多富有特色的新式渡槽、現代化渡槽。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由於水利設施落後,直接影響了農村的發展。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引水灌溉就成為一項突出的民生工程。渡槽作為一種水利設施,就在這種背景下在全國各地開始大規模興建,它見證了近代中國農業、水利發展的起承轉合。

南水北調工程中,40餘座引水跨越山谷和江河的渡槽,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引水渡槽。日前,由武漢大學王長德教授帶頭的該項目通過專家評審,成功解決了在我國建設世界最大渡槽的技術難關。

渡槽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690年,在今蘇聯的戈梅利河向特比圖河引水,曾架設一座拱形渡槽,長274.3m、高9.1m,並用砂漿勾縫防滲。公元前19年在今法國境內修建了蓬迪加爾渡槽。該渡槽長274m、高49m,為塊石乾砌拱形結構。中國最古老的渡槽,距今已有2000餘年。早期修建的渡槽多為木石結構。20世紀30年代出現了鋼筋混凝土渡槽。60年代以後,隨著大型灌區工程的發展,各種輕型結構渡槽、大跨度拱式渡槽被廣泛採用,預製裝配式施工方法也得到推廣。結構形式優選理論、新型材料、電子計算機技術及先進施工技術等已開始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