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角

《舞賦》:“揚《激徵》,騁《清角》。 註:“《激徵》、《清角》,皆雅曲名。 《琴賦》:“揚《白雪》,發《清角》。

詞語資料

qīng jiǎo ㄑㄧㄥ ㄐㄧㄠˇ
清角
qīng jue 後字用陽平。

詞語解釋

(1).角,古代五音之一。古人以為角音清,故曰清角。《韓非子·十過》:“ 平公 提觴而起,為 師曠 壽,反而問曰:‘音莫悲於清徵乎?’ 師曠 曰:‘不如清角。’” 晉 成公綏 《嘯賦》:“協黃宮於清角,雜商羽於流徵。” 宋 蘇軾 《次韻劉景文贈傅曦秀才》:“未能飛瓦彈清角,肯便投泥戲潑寒?”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四:“ 清 代 王漁洋 去掉了這件外衣,便覺得一變黃鐘大呂而為清角變徵之音。”
(2).雅曲名。 漢 傅毅 《舞賦》:“揚《激徵》,騁《清角》。” 李善 註:“《激徵》、《清角》,皆雅曲名。”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揚《白雪》,發《清角》。” 唐 元稹 《松鶴》詩:“《清角》已沉絕, 虞 《韶》亦冥寞。”

相關傳說

《清角》相傳說黃帝在西泰山會合天下鬼神時所作樂曲。
註:《韓非子·十過篇》: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泰山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凰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