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堂火災

清華學堂火災

從今晨6時起,整個清華學堂已經被封鎖,四面都有保全值守,不讓師生們靠近。 “昨天白天我還從清華學堂門前路過了,想不到那竟是看她的最後一眼了。 薇吉訶德:凌晨一點多鐘,獲知清華學堂著火的信息。

現場情況

木結構基本被燒毀(2010年11月14日)
今天上午,記者在清華園內看到,起火的清華學堂已經連夜搭起了一層新的圍擋,學堂東面的尖頂已經被燒光,透過東側圍擋能看見裡面被燒得空空如也。據現場保全說,學堂大約三分之一已經被燒沒了。清華學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裡面是木製結構,這裡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都曾是清華學生們每年開學的報到登記的地方,為迎接百年校慶從年初開始維修,裡面早已騰空。

清華學堂火災清華學堂火災
據現場保全介紹,昨天夜裡1時火就燒起來了,最先起火的是學堂的東北側,由於學堂裡面是木製結構,昨夜風又大,大火很快燒到了東側。藉助著風勢,火迅速往西面蔓延。看到火光,幾乎校內所有的保全都趕到了現場,不少保全舉著滅火器衝進去滅火,但火越來越大,保全只能撤離。
描述 80歲老教授看著學堂被吞噬
生物學系09級研究生小郭告訴記者,他凌晨1時從實驗室出來,遠遠就看見學堂上方的夜空被大火映紅。現場火很大,到處都能看見消防車,建築被燒得咯吱作響,保全不住地在裡面呼喊,“裡面的人快出來!火太大了!”到凌晨3時左右,火勢才漸漸被控制,但還能聞見濃重的燒焦味兒。小郭說,當時樓下圍了不少學生,他在人群中看見一位八十多歲的退休老教授,老人推著一輛腳踏車,睡衣外面就套了件毛衣,毛衣還穿反了,老人呆呆地站在原地就這么一直看著學堂,一直看到火勢漸漸小去。
從今晨6時起,整個清華學堂已經被封鎖,四面都有保全值守,不讓師生們靠近。在現場,一名保全因為阻止一名騎車的男學生靠近,兩人爭吵了起來,“我在這兒待了10年啊!從我十年前第一次到清華,我就是來這裡報到的!你能理解我對它的感情嗎?”學生說到這兒,眼眶已經泛紅。旁邊這名年輕的保全情緒一下子沸騰了,“我昨晚一夜沒睡你知道嗎?我每天在這兒值班,已經5年了,我對它的感情你又能理解嗎?”
土木工程學院的學生付嘉告訴記者,這場大火帶來最大的損失就是建築本身,因為除了牆就是木製結構,“心疼那走起來咚咚咚的木樓板啊。”
記者了解到,為了迎接清華百年校慶,從去年開始,就有很多老建築在陸續維修、改建。“老圖書館的木地板被翻新了,水利樓搭上了圍擋,旁邊的二教也在修繕,清華學堂一修就是大半年。”學生們無不惋惜,“老的建築有什麼不好?既然要修,為什麼不好好保護它呢?”
現場有學生稱,他們曾看見學堂裡面住著裝修的工人師傅。但現場施工人員說,裡面並沒住人,起火時學堂裡面是被清空的。記者宋瑋 關切 國內外學子微博上接力傳遞訊息
今天凌晨2時許,微博上傳出 訊息:清華大學校內正在修繕的百年建築“清華學堂”著火,熊熊大火在呼呼的北風中肆虐,真是令人扼腕痛惜。這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雖然消防車來了,但真不知道這座百年學堂還能不能保住,祈禱!
此後,不斷有新訊息在微博上更新,海內外的清華學子徹夜不眠,遠在美國的幾位清華學子通過國內的校友證實失火 訊息後感慨,“誰能賠得起這座百年老學堂?!”
“昨天白天我還從清華學堂門前路過了,想不到那竟是看她的最後一眼了。”一位清華學生傷心地說。幾名清華學生告訴記者,明年4月清華大學將舉行百年校慶,為此對“清華學堂”進行重修,可能是消防工作沒做好,造成了慘劇的發生。
“昨天我還在想著購買‘百年校慶’時回北京的機票,今天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天啊,我的清華!”許多清華學子得知失火 訊息後都扼腕痛惜,一夜不眠。記者 于海波

撲救行動

308名官兵撲救了兩小時
1時01分,市119指揮中心接到火災報警,當即調派9箇中隊,44部消防車,308名官兵到場撲救。大火在近一個小時之後被消防人員控制,3時15分左右徹底撲滅。經初步勘查,過火面積達800平方米左右,但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消防部門正加緊調查火災原因並將及時公布。
此次火災沒有對建築主體結構構成影響。經現場核實,施工單位為北京市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面積4700平方米,開工日期為今年8月8日。目前,火災損失情況正在迅速統計中。
從今年11月10日至明年2月25日,北京消防部門組織開展冬季火災防控“百日會戰”工作。對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逐一開展全面的消防監督檢查,對發現的火災隱患和違法行為,嚴格依法督促整改和懲處。
冬季風乾物燥,天氣寒冷,用火用電增加,是各類火災事故的高發時期。北京消防部門提示,施工單位要定期開展防火檢查和巡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動用明火必須實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

校方回應

不對主體結構構成影響
今天一早,清華大學的網站上貼出了共208字的《關於我校一修繕工地失火情況的通報》。
“11月13日凌晨1時,由北京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清華學堂修繕工程工地發生火災,北京市消防局出動消防車輛迅速到場,火情被及時撲滅。火災過火面積800平方米左右,無人員傷亡, 不對主體結構構成影響。火災原因和損失情況正在調查之中。
火情發生後,學校領導迅速趕到現場,北京市、海淀區和消防局的有關領導也親臨現場指揮撲救。
目前,學校已召開會議,再次緊急部署開展防火安全大檢查,進一步加強冬季防火工作,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微博直播

荷蘭吊橋:九點出門,去學堂看了一眼。西邊正面看不出火燒過的痕跡,清華學堂幾個字還在,就是白色門楣立柱上赫然可見一個巨大黑色手掌印。學堂四周全部拉了繩,前面站著三個保全,陸陸續續有學生過來看,還有大隊中學生呼嘯聚集,保全就讓大家離開。
薇吉訶德:凌晨一點多鐘,獲知清華學堂著火的信息。從23號樓窗外看去,白煙裊裊,相信火勢相當之大。趕去,現場已被封鎖。我最喜歡的清華學堂啊,非常有感覺的一棟建築,毀於一旦。(哀痛)從多個相冊中找出曾經與之合影的照片。
金兼斌:最先發現並打119以及報學校的是新聞與傳播學院的保全們!這是清華學堂維修前期發生的火災。幸好發現及時,這場夜半大火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控制,主要受破壞的是內部正在維修的木結構部分,學堂的主體結構未受影響。大火一度離我的辦公室只有咫尺之遙,其時窗戶已經滾燙。由於吹的是北風,大火未過來。
@ST溫柔的耗紫:震驚啊,實在無法相信!學堂留下我們太多記憶了,永遠被當做拍照背景的學堂牌匾、永遠吱吱作響的樓梯、永遠被刻得斑駁的製圖教室的木板桌、永遠轟隆不停息的複印室……

通報情況

北京消防局於2010年11月19日召開了記者會,通報本月13號凌晨清華大學火災原因以及處罰的情況。 記者:據北京市消防局火查處處長介紹,根據對清華學堂火災現場的大量勘察、訪問和模擬實驗,現在已經確定了起火的部位和起火點,排除了燃放煙花人為故意等因素,目前正在蒐集和固化相關的證據,火災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經過初步的估計大概是18萬多元。
現在已經查明,在當天晚上10點鐘的時候,施工人員動用了明火,而且在施工工地現場居住。北京市消防局表示,現在蒐集證據的難度比較大,有關起火部位目前已經被繞毀,在現場只有幾名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存在隱瞞現場現象,而且沒有其他人員以及監控錄像。
據北京市消防局指揮中心主任介紹,當時正在修繕的清華學堂的樓板已經被拆除,只有大屋頂和牆面,對於消防工作的進行有一定難度。消防局在當天夜裡1點01分接警,經過50分鐘在1點51分控制了火勢頭蔓延,開始行清理殘火,最終在3點15分最終撲滅,整個撲火過程有效和及時。
在處罰方面,目前已經有八名人員進行了依法拘留,其中施工承包方北京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被合併處罰8萬元。對於防水分包單位,河南恆昌防水防腐有限公司合併處罰4萬元,兩者累計合併處罰12萬元。對於清華大學將會追究它監管責任不落實責任,將會依法從重從嚴進行處罰,相關的手續還正在履行當中。

事件處理

2010年12月27是,北京市文物局要求各區縣文委、各文博單位,要深刻吸取清華學堂火災事故教訓,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力度,特別要加強文物修繕施工工地的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執行文物修繕的相關報批程式。
市文物局原定在本次會議上宣布對清華學堂火災事故的處罰決定,後臨時取消。相關負責人表示,一些具體細節還要進行研究。記者從12月1日開始執行的《北京市文物行政部門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辦法(試行)》中了解到,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其工程設計方案未經文物行政部門同意、未報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批准,對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風貌造成破壞,較重處罰可適用30萬元到50萬元。

大草坪東邊,矗立著一座式樣別致的二層樓房。這座樓為德國古典風格,青磚紅瓦,坡頂陡起,這就是清華校園中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清華學堂大樓。在清華建校初期興建的第一批校舍中, 清華學堂大樓被稱為“一院”或“一院大樓”。
1909年清政府成立了遊美學務處,負責直接選派學生游美,同時著手籌設游美肄業館。1910年11月,遊美學務處向外務部、學部提出了改革游美肄業館辦法。其中提到,因已確定清華園為校址,故呈請將游美肄業館名稱改為“ 清華學堂”。12月,清政府學部批准了這個改革辦法。之後,清末兼管學部和外務部的軍機大臣那桐於宣統辛亥年(1911年)為 清華學堂題寫了校名。我們今天看到的 清華學堂大樓大門外,正額“ 清華學堂”四字即為那桐手書。
清華學堂是清華建校初期興建的首批校舍的主體建築,總面積約為4650平方米。 清華學堂曾用作學生宿舍,開設國學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學家李濟,文學家吳宓等曾會聚在此。
——摘自史軒的回憶文章
2001年12月12日, 清華學堂和大禮堂同方部、科學館、大圖書館和體育館一起,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與清華大學早期建築一同進入保護名單的還有,北京大學未名湖燕園建築、武漢大學早期建築和東北大學舊址,這些建築大多數建於20世紀初,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堪稱中國近代大學建築的佳作和典範。將名校建築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這還是第一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