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詞

清真詞

周邦彥被譽為是宋詞的集大成者,吳梅《詞學通論》說:“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蘇〔軾〕秦〔觀〕之終,後開姜〔夔〕,史〔達組〕之始。”盧前《詞曲研究》亦說:“一來這時是慢詞成熟的時候;二來由他開了南宋詞壇的局面,正是繼往開來,惟他獨尊。”

概要

知音清韻、典雅深麗
清真詞清真詞
周邦彥被譽為是宋詞的集大成者,吳梅詞學通論》說:“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蘇〔軾〕秦〔觀〕之終,後開姜〔夔〕,史〔達組〕之始。”盧前詞曲研究》亦說:“一來這時是慢詞成熟的時候;二來由他開了南宋詞壇的局面,正是繼往開來,惟他獨尊。”這些話雖誇張,也有其真實性。事實上,宋詞由初期晏〔殊〕、歐〔陽修〕的婉約,到張〔先〕、柳〔永〕的慢詞興起,都未脫晚唐、五代艷習;蘇軾豪放傑出,不受音律約束,已詩為詞,遂大變詞的風貌與內容

“填詞”的倡導者

及周邦彥出,不但在格律上使詞與樂府合流;就是在風格、內容上,亦能融化諸家長處,使詞雅俗共賞。這是因為周邦彥一方面是當朝樂官,高居領導地位,手訂古今詞調,自作亦典雅嚴整,極為時人推崇,歷久不衰。另一方面他首重協樂用韻,為詞立下嚴密法度,不管填舊詞或自製曲,皆有定型,用字句韻,皆有定格。《四庫提要》說:“邦彥妙解音律,為詞家之冠,所制諸詞,不獨音之平仄宜遵,即仄字中上去入三聲,亦不容相混,所謂分寸節度,深契微芒。”所以不但南宋姜、史詞派,奉為圭臬,就是到了清代,仍有人奉為祖師,故周邦彥是位“填詞”的倡導者

美成融合曆代詩歌中最優美的素質

不可否認的,美成富有文學天才,加上他的博覽群書,遣詞用語,更能融合曆代詩歌中最優美的素質,而且又精明音律,自度新聲,所以在創作上給她一個莫大的助力。清真詞一般說來,音律精整,鋪述瞻麗,刻劃工致,字句錘練,描摹物態,曲終其妙,詞法講究,結構曲折。詞由晚唐,五代到宋初,是令詞獨盛的時期;慢詞到了柳永,蘇軾以後才盛。但當日的慢詞,多為自度,在音律字句上,並沒有達到嚴整的階段。因此,在同調的詞中,字句長短常有不同。這種情形到了秦觀,賀鑄之後,漸趨嚴整,直到美成出,以經通音律的天才,從事審音度調的工作〔他做過管理全國音樂的大晟府官職〕,因而才達到嚴整的階段,足為後世的準繩。

相關介紹

“清真詞多用唐人詩語,檃括入律,渾然天成。長調尤善鋪敘,富艷精工,詞人之甲乙也。”《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陳振孫)
朱祖謀說:“兩宋詞人,約可分為疏、密兩派。清真介在疏、密之間,與東坡、夢窗分鼎三足。”〔朱評《清真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