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燉蘿蔔牛肚

清燉蘿蔔牛肚

清燉蘿蔔牛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做法簡單,是比較常見的家常菜。

原料

熟牛肚400g、白蘿蔔500g、鹽1小勺、 胡椒粉1小勺、牛肉湯700ml(沒有就用熱水代替)、料酒1小勺、蔥姜少許。

清燉蘿蔔牛肚 清燉蘿蔔牛肚

挑選牛肚和清洗:新鮮牛肚較陳舊牛肚富有彈性,顏色較淡,無腐敗氣味。挑選牛肚時注意選肚外面(有腸油的一面)要乾淨,切莫有草料或糞渣類污物,因為太難清理、太難洗了。
洗牛肚比較簡單,先把糞便沖洗淨,放一大把鹽,把肚適時翻轉抓揉兩遍,放鹼水抓洗一次,再用醋抓洗一次,清水洗淨,完畢。此法簡單、乾淨、安全可靠。

做法

做法一

1、熟牛肚買回來上面抹少許鹽揉搓,用溫水沖洗乾淨,去掉表面的油脂。生牛肚洗乾淨,放在煮沸的水中,中火浸煮半個小時,即成熟牛肚,白蘿蔔洗淨;

2、牛肚切條,白蘿蔔切塊,蔥姜切成小塊;

3、鍋內加開水或者牛肉湯燒滾,加入牛肚,蔥姜,料酒。大火燒開小火燉20分鐘;

4、加入蘿蔔塊繼續燉半小時,出鍋前加鹽和胡椒粉調勻即可。

同一個蘿蔔,不同的部位,所含的營養成分也是不同的。

第一段:從蘿蔔的頂部開始到3~5厘米處,此段含維生素C最多,但由於其質地較硬,可切成絲或條,採用快速烹調、爆炒的方法,當然也可以將其切絲後煮湯來喝,或者將其剁碎,做成包子或者餃子的餡料,同樣味道極佳。

第二段:蘿蔔的中間部分,此段不僅富含維生素C,而且含糖量較多,質地較脆軟,可切丁做成沙拉,或切絲用糖、醋拌冷盤,炒煮也很可口。

第三段:從蘿蔔的第二段到尾部的一段,這一段有較多的澱粉酶和芥子油類物質,吃起來會有些辛辣味,但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慾,建議用來做醃拌菜。

做法二

主料:蘿蔔250克、牛肚100克

輔料:陳皮5克

調料:姜5克、胡椒2克、鹽3克、味素1克、植物油15克

做法:

1、將蘿蔔洗淨,切塊。

2、陳皮、生薑洗淨,搗爛。

3、胡椒打碎,用紗布包。

4、牛肚洗淨,切塊。

5、起油鍋,放入生薑、牛肚,炒片刻鏟起,放入瓦鍋內,再放入蘿蔔、陳皮、胡椒,加清水適量,文火燜三小時,至牛肚熟爛,湯水將乾為度,調味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