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粿

清明粿

清明粿是由糯米和粳米製作而成的漢族小吃。主要是用各種菜做的,是漳州等地特有的清明節供品。在漳州詔安地區尤為流行,清明節和農曆三月初三,俗稱舊清明清明粿掃墓必須品。根據味道可以分為甜,鹹,根據餡又有多種,綠豆餡,花生餡,花生番薯餡,糯米餡,蔬菜豬腸餡等等,婦女老少均喜愛之糕點。清明粿漳州詔安地區其他重要節日所做“紅團”主要在皮上添加艾草。其製作工藝十分複雜,餡處理十分講究,一般開水沸騰後,一直沿襲點一直香,香燃盡即可起鍋,預計60分鐘左右即可。

基本信息

慶元

清明粿清明粿
慶元的“清明粿”別具一格,其主料是粳米,輔料則是以炊熟的香菜乾為主,配之肉絲、香菇丁、嫩筍碎等等。製作方法是將佐料入鍋,加入油鹽紅酒之類香料,烹燒熟後,倒入粳米飯中搗拌均勻,再用木槌輕輕杵之,杵軟後捏成鵝蛋形狀的飯糰,即為“清明粿”。

順昌

順昌清明粿系用野生的“龍菇草”的嫩葉和花蕊,揉在粳米臼成的米粿之中,內包豆粉或醃菜等物,以供先靈和自家食用,其風味鮮美,清香撲鼻。不過,這清明粿雖然好吃,但其中的糯米可一定得當心,不可一次性大量食用。

福州

福州特製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節供品,是用菠菠菜(生長於南方的一種野菜,可食,味甘,性涼,搗爛壓成汁呈青綠色)壓榨成汁,滲入米漿內揉成粿皮,以棗泥、豆沙、蘿蔔絲等為餡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較簡單,菠菠菜的青綠色賦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綠意。
清明節前後,福州家家戶戶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時”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

武夷

鼠曲粿。是武夷山人精工細作而成的絕妙點心。 在清明前,採摘鮮嫩的鼠麴草搗爛,取用草汁和 入米漿,蒸熟,包上香菇、筍絲、肉絲、醃菜等製成的餡,做成綠色的大餃子。農村還有不包餡做成磚塊大小 的粿。特點是保存時間長。

其它

“清明粿”等由糯米製作而成的小吃,不容易消化,有的人就是因為吃多了,引起消化道潰瘍,而潰瘍病患者過多食用後,更會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嚴重者可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
江西地區的清明粿是用香艾和糯米製成,有特有的清香,但吃多容易上火。經過多年的發展變化,如今的清明粿有鹹和甜兩種口味。人們為了更好地區分,一般把鹹的製成餃子形狀。內陷有酸筍,醃菜,蘿蔔絲和肉丁等。而甜的內陷主要是芝麻和花生醬,當然也有用白糖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