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探測器

深海探測器

1554年義大利人塔爾奇利亞發明製造了木質球形潛水器,對後來潛水器的研製產生了巨大影響。第一個有實用價值的潛水器是英國人哈雷於1717年設計的。

歷史

過去人們利用潛水器大多是探尋沉船寶物,這些潛水器都是沒有動力的,它們須由管子和繩索與水面上的母船保持聯繫。

20世紀50年代以後,出現了各種以科學考察為目的的自航深潛器。

1948年瑞士的皮卡德製造出“弗恩斯三號”深潛器並下潛到1370米。雖然載人艙嚴重進水,但開創了人類深潛的新紀元。

1951年,皮卡德和他兒子造出了著名的“的里雅斯特”號深潛器。深潛器長15.1米,寬3.5米,可載三人。

1953年9月在地中海成功下潛到3150米。

1955年“的里雅斯特”號賣給美國,同時皮卡德和他兒子為美國建造新型的深潛器。新的“的里雅斯特”號於1958年建成,首次試潛就達到5600米,第二年達到7315米。

1960年,美國利用新研製的深潛器“-591”首次潛入世界大洋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下潛深度10916米。

1953年,第一艘無人遙控潛水器問世,1980年法國“逆戟鯨”號無人深潛器下潛6000米。日本“海溝”號無人潛水探測器(最大潛水深度1.1萬米),1997年3月24日在太平洋關島附近海區,從4439噸級的“橫須”號母船上放入水中,成功地 潛到10911米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底部,這是無人探測器的潛水世界最高記錄。

作用

潛水器可以完成多種科學研究及救生、修理、尋找、探查、攝影等工作。如“阿爾文”號曾找到過落入地中海的氫彈和“泰坦尼克”號沉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