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鹽田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深圳市鹽田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原為中英街歷史紀念館,建於1995年),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內環城路9號,是由深圳市鹽田區政府投資興建的一座專題性地誌博物館,1999年5月1日建成開館。

基本信息

簡介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原為中英街歷史紀念館,建於1995年),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內環城路9號,是由深圳市鹽田區政府投資興建的一座專題性地誌博物館,1999年5月1日建成開館。

背景

1898年,由於清政府腐朽無能和英國的武力逼迫,中英兩國簽訂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據此,英國強租新安縣所屬977.4平方公里土地及廣闊的水域,租期99年。1899年3月18日,中英兩國勘界代表完成勘定“新界”界限,中英街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形成的。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街道內中英街一號界碑的東側。1995年1月中英街歷史紀念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的前身)成立。1998年12月28日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成立,是一座專題性地誌博物館。1999年5月1日新館正式開館。基本陳列《百年中英街》,在2006年經過了大手筆的調整充實,在歷史陳列的基礎上增加了較大篇幅的本土民俗生活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內容。展覽復原了15個歷史場景,濃縮了中英街一百年的變遷發展歷史,突出了鴉片戰爭前沙頭角本土歷史和民俗文化,突出了“一街兩制”的人文歷史特色,首次把沙頭角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民俗陳列中剝離,成為全市首家開闢“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的博物館。

中英街

中英街地處沙頭角,沙頭角為原新安縣的領土,它背靠梧桐山,南臨大鵬灣,是一塊歷史悠久、美麗富饒、生機勃勃的熱土,它融古代文明與現代文化於一體,有發展旅遊經濟、文化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中英街原為一條被稱為鸕鶿徑的泥沙河,由於經濟的發展,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享有"購物天堂"美譽的繁華邊貿小街,它雖長不過250米,寬不過3-4米,其歷史變遷卻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中英街矗立的界碑,既是中國貧窮落後、清王朝腐朽沒落和英帝國主義瘋狂侵略的歷史見證,又是改革開放以及香港回歸祖國和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歷史見證。中英街"一街兩制"的特殊歷史背景和人文景觀,不僅在中國獨一無二,在世界上也屬罕見。

展館陳列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較全面的記錄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滄桑。其展樓總建築面積1688平方米,共分為5層:

1層為迎賓大廳,外設觀海平台,可供遊客小憩及欣賞附近海灣山水相連的大鵬灣美景。

2、3層為《中英街歷史》陳列廳,常設陳列共分六部分,它們依次是:熱土、割占、抗爭、變遷、發展、回歸。3層還備有影視廳,可播放各種歷史資料影片。

4層為臨時展廳;現在展出的是反映一百多年前民主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親自策劃和領導的第二次反清武裝起義為內容的《孫中山與三洲田首義》。

5層是博物館辦公場所,有設備良好的館長辦公室、職員辦公室、小型會議室、接待室、美工室。

頂層是觀景台,可鳥瞰大鵬灣和香港新界自然風光。館內現收藏有400餘件近現代歷史文物、民俗文物以及千餘幅珍貴的歷史照片資料,其中近現代文物的收藏最具特色。

我館在陳列表現手法上也做了一些嘗試。如復原陳列再現了晚清東和墟繁榮祥和的集市場面,其規模包括房屋40多座,趕墟民眾200多人,各種道具1000多件,真實地反映了當地人民民眾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商品經濟發展的進程。運用現代電子手段製作的香港、九龍、新界及沙頭角的全景沙盤,直觀地再現了英國殖民主義者瓜分中國領土的罪惡行徑。此外,展覽還從改革開放、精神文明建設、香港回歸祖國等方面,展現了蓬勃發展的中英街新貌。

此外,博物館廣場陳設的中英街警示鐘時刻提醒來這裡參觀的遊客和學生牢記中英街屈辱的歷史,它與中英街1號界碑相互映襯,成為中英街一景。作為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已得到政府和社會各屆的高度重視,經常有國家領導人和社會名人蒞臨參觀並揮毫題詞。

館長介紹

孫霄在書中提出,中英街的歷史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中英分界之後,兩國各管一側;第二階段就是“一街兩國”到“一街兩制”的過渡階段,從《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後直到1997年6月30日;第三階段從1997年7月1日開始至今。他還提到,其實早在1979年“蛇口炮響”之前,1978年7月,當時的省委書記習仲勛就來到了沙頭角。習書記看到“一條小街、兩個世界”的對比後深有感觸,當場指示寶安縣委書記方苞“要優先考慮沙頭角”。這個指示比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時間還早了幾個月。79年後,深圳蛇口創建了一種工業的模式,而在東部的沙頭角則創造了一種商業經營的模式。東西兩翼同時起步,使得深圳經濟特區這部發動機快速運作,為全國樹立了一個樣板。

(圖)深圳市鹽田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深圳市鹽田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館長

孫霄認為,經過這三個歷史階段後,“百年中英街”隨著香港回歸已告終結。隨著改革開放國內巨觀經濟發展,中英街被冷落其實是正常的,這正體現了國內經濟的好轉。未來中英街應該充分開發自身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走“人文中英街”發展之路。愛我中華,勿忘國恥警示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