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區

羅湖區

羅湖區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地處深圳中部,面積78.7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34.74平方公里,其餘主要為深圳水源保護區和梧桐山森林保護區,森林復蓋率達50.1%,城市綠化復蓋率達64.5%,下轄10個街道辦事處,115個社區居委會,83個社區工作站,10個街道派出所。目前轄區常住人口達146.61萬,其中戶籍人口53.42萬、非戶籍人口93.19萬。羅湖區是深圳經濟特區最早開發的城區,也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區之一。羅湖是深圳主要的金融區之一和商業中心區,2012年,羅湖區生產總值(GDP)1359.05億元,比2011年增長8.6%。羅湖獲得“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文化先進區”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羅湖區於同年10月正式組建,轄福田、附城2個公社和深圳鎮。1982年1月,設立羅湖行政區,轄整個深圳經濟特區。
1983年6月,深圳市把經濟特區劃分為羅湖、上步、南頭、沙頭角4個管理區,羅湖管理區轄附城公社、人民路街道辦與和平路街道辦2個辦事處,同年10月,撤銷附城公社、人民路、和平路2個街道辦事處,設立桂園、筍崗、蛟湖、南湖、黃貝、翠竹6個街道辦事處。
1979年10月至1990年7月,羅湖區是深圳市政府的派出機構。
1990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由原羅湖管理區、沙頭角管理區合併組建新的羅湖區。
1990年9月,羅湖區分別成立第一屆區委和第一屆人民政府。轄區範圍包括沙頭角鎮和南湖、蛟湖、筍崗、翠竹、桂園、黃貝、鹽田、梅沙8個街道辦事處。
1997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沙頭角鎮、鹽田與梅沙街道辦事處從羅湖區劃分出去,新組建鹽田區。至此,羅湖區保持現行政區劃建制。

行政區劃

羅湖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1日成立。

2000年,羅湖區轄8個街道。總人口774805人,各街道人口:掛園街道79615黃貝街道110944東門街道79000翠竹街道181925南湖街道68095筍崗街道126895東湖街道65014蓮塘街道63317(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羅湖區轄8個街道(桂園黃貝東門翠竹南湖筍崗東湖蓮塘)、122個居委會。

2004年,羅湖區轄10個街道。

桂園街道:轄大塘龍、桂木園、人民橋、紅嶺、紅南、紅村、濱苑、鹿丹村、老圍、松園、洪圍、新圍12個社區。

黃貝街道:轄新湖、黃貝嶺、新秀、水庫、新誼、曦龍、湖濱、羅芳、新興、文華、碧波、怡景、鳳凰13個社區。

東門街道:轄湖貝、新龍、湖容、立新、城貝、城東、錦湖、玉蘭、螺嶺、翠園、花場、東風、東門、北門、書院街15個社區。

翠竹街道:轄百仕達、新村、翠嶺、水貝、翠輝、民新、木頭龍、翠竹、翠平、翠寧、愉天、翠錦12個社區。

南湖街道:轄友誼、羅湖橋、建南、新港、建中、文錦、海關、和平、漁屯、羅湖、向西、新南、嘉北、嘉南14個社區。

筍崗街道:轄田貝、北站、洪湖、筍崗、田心、梨園、筍西、湖景8個社區。

東湖街道:轄布心、大望、梧桐山、翠湖、翠新、東民、樂群、太白、翠鵬、金嶺、金湖、金鵬12個社區。

蓮塘街道:轄蓮塘、坳下、西嶺、長嶺、蓮花、仙湖、畔山、鵬興、廣嶺9個社區。

東曉街道:轄東曉、草埔東、松泉、名地、獨樹、綠景、馬山、港發新村、木棉嶺、蘭花、馬崗、木棉花12個社區。

清水河街道:轄清水河、泥崗、銀湖、梅園、草埔西、紅崗、玉龍、龍湖8個社區。

(社區名錄由根據《深圳市行政區劃代碼》整理,截至2004年底)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羅湖區轄10個街道(桂園、黃貝、東門、翠竹、東曉、南湖、筍崗、東湖、蓮塘、清水河)。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羅湖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東起蓮塘,與鹽田區相鄰;西至紅嶺路,與福田區相連;南臨羅湖橋與香港毗鄰;北到原特區管理線,與龍崗區橫崗、南灣、布吉、坂田及龍華新區民治等地交界;地理坐標為東經114°04′-114°21′,北緯22°31′——22°40′。

地形

羅湖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多為丘陵山地和沖積小平原,深圳最高峰-海拔943米高的梧桐山即坐落在轄區東部。

氣候

羅湖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冬短夏長,常年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怡人。轄區年平均氣溫22℃,年均日照時數為2060小時,年降水量1948毫米。

自然資源

水是羅湖區的重要資源。50年代末建成的深圳水庫,位於轄區的梧桐山下,庫容量達4577萬立方米,日供水量40萬噸,滿足了深港兩地生產和生活之需。

人口民族

2011年 羅湖區2011年 羅湖區

2009年,羅湖戶籍人口為44.28萬人,辦理居住證人口為93.82萬人。各街道人口: 桂園街道79615人、黃貝街道110944人、東門街道79000人、翠竹街道181925人、南湖街道68095人、筍崗街道126895人、東湖街道65014人、蓮塘街道63317人。

羅湖區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發展

綜合

2012年,羅湖區生產總值(GDP)1359.05億元,比上年增長(下同)8.6%。全區第一產業增加值0.10億元,下降16.1%;第二產業增加值107.20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1251.75億元,增長8.9%。三次產業結構為0.0:7.9:92.1。全區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83.12億元,增長11.1%,占全區GDP比重達65.0%,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0.6%,對全區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81.1%;現代服務業增加值918.76億元,增長8.9%,占GDP67.6%,占第三產業73.4%,貢獻率為68.5%;金融、商貿物流、黃金珠寶和文化創意四大重點產業增加值917.65億元,增長10.1%,占GDP67.5%,貢獻率為78.1%,其中,金融業增加值531.82億元,增長10.0%;商貿物流業增加值333.99億元,增長10.0%;黃金珠寶業增加值32.62億元,增長18.5%;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62.14億元,增長12.1%。

第一產業

2012年,羅湖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0.10億元,比上年下降16.1%。全區林果場面積為2500畝,下降69.2%;產量385噸,下降28.4%。全區水產品產量1367噸,增長2.4%。

第二產業

2012年,羅湖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01.37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全區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804.15億元,增長1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331.65億元,增長65.1%。全區工業產品產銷率為100.3%,提高0.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85.9%,降低1.0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39.40億元,下降29.2%,其中利潤總額30.8億元,下降33.7%。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174297元/人·年,增長16.1%。企業虧損面8.6%,降低1.0個百分點。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6.49億元,比上年下降2.8%。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2年,羅湖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35.03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720.91億元,增長16.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14.12億元,增長15.6%。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零售總額分類中,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增長17.0%,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0.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4%,通訊器材類下降3.1%,汽車類下降0.5%。

對外經濟

2012年,羅湖區外貿進出口總額359.68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進口總額107.69億美元,增長8.1%;出口總額251.99億美元,下降6.8%。從出口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44.93億美元,下降21.1%,占出口總額的57.5%;加工貿易出口61.21億美元,增長28.2%;其它貿易出口(其中94.9%是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45.85億美元,增長17.3%。從十大類傳統大宗商品出口額看,增長最快的是家用電器、高新技術產品和電訊設備及器材,分別增長28.4%、13.8%和5.7%。從出口市場看,對亞洲出口下降2.0%,對香港和北美洲出口增長24.0%和3.8%,對歐洲、非洲出口分別下降20.4%、26.4%。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88個,比上年下降7.1%。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8.39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契約額7.11億美元,下降61.9%。生產性服務業中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共新批項目111個,下降3.5%。

社會事業

科技

2005年末,羅湖轄區科技企業共有1100餘家,比1999年增長2.8倍;全區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47.05億元,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45.92億元,產銷率達97.8%,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達15億元;2005年末累計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9家,認定的“雙軟”企業有89家;2003-2005年,獲深圳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的高新技術項目有61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25項、三等獎29項,獲獎科技人員484人。

教育

羅湖區是深圳經濟特區的老城區,是深圳的商貿、金融和信息中心。近年來,在市、區各級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全區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羅湖教育事業取得了優先長足和持續發展,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教育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教育整體水平位居全市前列,適應了羅湖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基本滿足了人民民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為我區實現教育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到目前為止,全區共有學校、幼稚園167所。

按辦學層次分,高級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完全中學5所,初級中學10所,國小51所,幼稚園99所;

按辦學體制分,有公辦學校52所(其中,直屬學校50所,鐵路系統辦學2所),公辦民助學校1所,國有民辦學校8所,簡易民辦學校8所(還有1所已經批准籌辦),公辦幼稚園11所(其中,直屬1所,非直屬10所如婦聯辦幼稚園等),民辦幼稚園88所。

按學校等級分,有國家級學校1所,省一級學校(幼稚園)20所,市一級學校(園)33所,區一級學校15所。

截止2004年底,在校學生、幼兒104965人(其中,中小學生88392人,在園幼兒16573人。)。

轄區內還有信息技術學院、黨校、行政學院、電大、老年大學、衛生學校、財經學校等大中專院校,以及深圳中學等市屬中國小4所,有各類成人教育機構40多家。 全區教育系統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員工4633,其中,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1人,特級教師11人,高級職稱681人,中級職稱2471人,初級職稱1079人;學歷結構:研究生(碩士)91人,本科2278人,大專1804人,中專363人。

今天,隨著深圳市成為廣東省首個教育強市,並努力創建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羅湖教育正朝著教育現代化的目標不斷邁進。放眼未來,羅湖教育工作者豪情滿懷,我們堅信羅湖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衛生事業

深圳市人民醫院始建於1946年,前身是寶安縣人民醫院,1979年更名為深圳市人民醫院。1996年,經國務院僑辦批准,成為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2005年,經暨南大學批准,我院與深圳眼科醫院及華僑城醫院聯合升格成為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伴隨著經濟特區的成長,深圳市人民醫院已發展成為一個功能齊全、設備先進、人才結構合理、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為一體的深圳市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醫院先後裝備了磁共振、全身CT、先進型號的螺旋CT、ECT、高壓氧倉、大型X光機、B型彩超、彩色都卜勒、各種內窺鏡、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大型全自動細菌分析儀、心、肺功能監護系統、先進型號的兩台直線加速器、數字減影機、流式細胞儀、1.5T核磁共振(MR)、DR等醫療設備。大量高新技術設備的引進, 極大地推動了診療水平的提高,在腫瘤的綜合治療、介入診斷治療學、微創外科、人類基因疾病的診斷治療、細菌學和血液學的臨床檢驗等技術領域跨入國內、省內的先進行列。

旅遊景點

深圳古玩城

深圳古玩城深圳古玩城

深圳古玩城是經政府特批的,深圳市唯一一家文物監管專業市場.總面積六萬平方米.八年來一直以民營自有資金投入場館建設,已形成了包括兩岸三地在內的近七百家古玩商戶入駐,規模巨大;作為羅湖區的文化產業,一直受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已投巨資改造內外環境,傳統文化形象鮮明美觀.

深圳古玩城充分利用南國視窗的地理環境,以中國古代玉器為龍頭,對外廣泛團結台、港、澳古玩商家,一直致力於疏通海外傳世文物回流渠道;對內則積極回響政府文化立市號召,致力於弘揚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積極投資軟硬文化環境改造,提升文化品味;充分認識到祖國八千年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積極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產業化發展路子,不斷增加企業的文化含金量,以文化品牌效應帶動商業發展,求品味,立信譽,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東深展覽館

東深展覽館東深展覽館

東深展覽館地處風景美麗的東湖公園內,座落在深圳水庫主壩右側條形山邊,於1997年落成開館,該館以大量的圖片、文字、模型、視聽資料,全面展示了東深供水工程35年來的發展歷程;形象地反映了東深供水工程在對香港、深圳和工程沿線供水中所發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充分體現了資源、環境和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該館以建設規模、水工機電管理、水質保護、科技興水、社會效益、精神文明、領導關懷等主題板塊分區布展,內容豐富,布局合理,風格雅致。

東深展覽館已被命名為深圳市環境教育基地。

地王大廈

地王大廈地王大廈

高達三百多米的地王大廈,是深圳最高樓宇與標誌性建築,也是深港交界的最高觀光點之一。亞洲第一個高層主題性觀光項目--“深港之窗”,就座落在巍峨挺拔的地王大廈頂層。

地王頂層的觀光項目,不同國內外其他高層建築單純的登高望遠,也不同於一般的餐飲休閒,它創新地運用國際旅遊休閒的新穎高技術手法,挖掘深港兩地的人文地理景觀和歷史文化、都市文化的底蘊,以“深港之窗”為主題形象的展現在遊客面前。

地王觀王旅遊項目內設十幾個主題遊樂區,沿著南望香港、北瞰深圳兩個半圓形觀光區憑窗而眺,您不但能從三百米的高空360度盡覽深圳全景,還能一睹香港的秀麗風光,深圳河猶如一條流動的綠色紐帶緊緊地連線著深港。

兒童公園

兒童公園兒童公園

兒童公園位於深圳市筍崗東雅園立交橋附近,面積近6公頃,它是深圳市區兒童主要的遊樂場所之一。

這裡有適合幼兒的遊樂場、嬉水池,有少年兒童愛好的太空梭、摩天輪衝浪,種類電動遊樂設備如自控飛象、雙人童車、金龍滑車、自控飛碟、小火車、小飛機等最受小朋友的歡迎,而且較為集中,方便父母看管小朋友,每逢節假日,兒童公園內喜氣洋洋,充滿遊人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東方神曲

東方神曲東方神曲

東方神曲娛樂天地毗鄰東湖公園和深圳水庫,方圓五萬多平方米,集神州大地名山聖境於一處,匯華夏歷史仙佛諾神於一園,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是瑰麗多姿、豐富多彩、浩如煙海、源遠流長的中國神話的縮影世紀。東方神曲集中國神文化之大全,用多種藝術手法再論了人們熟悉知的、在中國民間有重大影響的三千神仙八佰佛,按天、地、人分三大景區,即天園、地府、人環。目前,建成對外開放的三十多個景點自成一體,已熱情地向遊客敞開了探索、了解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和神秘文化的第一扇大門。

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是深圳最早建設的風景區,其主體景點是深圳水庫,水面面積約5000畝。深圳水庫是深港兩地居民的主要生活用水來源,水庫周圍樹木茂密,風景十分優美怡人。在水庫大坎周圍,建有紅樓、坎上亭、湖心亭、勞樂亭,同時還有亞熱帶植物園,鐵索橋、賽車場、燒烤場等,每年春秋兩季在這裡舉行大型花卉展覽,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欣賞。

仙湖植物園

深圳仙湖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

深圳仙湖植物園位於深圳特區東北角,東倚梧桐山,西臨深圳水庫,占地8800多畝,始建於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八年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個集科研、科普、旅遊於一體的著名植物園與風景區。植物園共保存植物6000多種,建有蘇鐵保存中心、木蘭園、珍稀樹木園、棕櫚園、竹區、蔭生植物區、沙漠植物區、百果園、水生植物園、桃花園、裸子植物區、盆景園等十幾個植物專類園。全園分為天上人間景區、湖區、廟區、沙漠植物區、化石森林景區和松柏杜鵑景區等六大景區,另建有別有洞天、兩宜亭、玉帶橋、龍尊塔、聽濤閣、攬勝亭等十幾處園林景點,以及獨具特色的古生物博物館。

梧桐山風景區

梧桐山風景區梧桐山風景區

梧桐山風景區是深圳特區內唯一的廣東省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梧桐煙雲”被評為“深圳八景”之一。該景區位於深圳特區東部,橫跨羅湖和鹽田、龍崗三區,包括東湖公園、仙湖植物園和沙頭角林場,面積共31.82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山體和自然植被為景觀主體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風景區。

梧桐山為蓮花山余脈,歷史上是"新安八景"之一,有較豐富的人文景觀。清代詩人橋順詠詩曰:"梧桐山,高倚天,冬來秋霞雪,雨後多煙雲。山中奇植人爭勝,蘢蔥之竹龍鬚草。"山中植被良好,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最高峰達海拔九百四十四米,為深圳市第一高峰。梧桐山地區氣候變幻莫測,山峰常年雲霧繚繞--時而輕煙淡抹,時而濃霧成蓋。在藍天的映襯下,綠色植被隨峰谷起伏,山野一展質樸,奔放的線條,展示出一幅清新和諧的自然景象。

城市名片

廣東省教育強區 廣東省先進文化區
深圳市第二屆計畫生育模範區 廣東省體育先進區
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梳理行動先進單位 全國民政工作先進
第五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優秀組織獎 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區
深圳市再就業先進工作單位 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區
深圳市城中村和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單位 全國三八紅旗單位
深圳市政府法制工作先進單位 廣東省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區
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 深圳市市容環境轄區管理優秀單位

政治

姓名 職務
倪澤望 區委書記、區人大主任
賀海濤 區委副書記、區長
吳裕中 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長
張斌 區委常委、副區長
郭志文 副區長
鄒永雄 副區長
孫輝 副區長
王萍
副區長
莊睿寧 副區長

發展目標

十一五及至更長一段時期,圍繞建設和諧羅湖、效益羅湖和國際化城區的總體目標,不斷鞏固和發展現代服務強區建設成果,努力把羅湖建設成為立足深圳、服務全國的集金融、物流、 信息、專業服務等現代服務功能於一體的商業活動中心區,以現代商貿、都市旅遊,娛樂休閒為支撐的消費天堂,以創新產業為導向的文化產業基地。

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左右,2010年達到75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9600美元以上,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30億元,年均增長6.5%,中心城區的集聚,輻射和帶動能力顯著增強,服務業增加值占本地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4%,2010年萬元生產總值建設用地5.1平方米,萬元生產總值電耗小於584千瓦時,萬元生產總值水耗小於21立方米,分別比“十五”期未下降25%-6%和14%。

轄區內城中村

埔尾村、南村、蔡屋圍、清慶新村、水庫新村、羅芳村、新湖村、南村西、向西村、螺嶺老區、玉龍新村、田心村、羅湖村5坊、筍崗南村、羅湖新村、清水河村、水貝村、巴丁村(巴登村)、漁民新村、泥崗東村、蔡屋圍村舊坊、泥崗北村、羅湖村6坊、泥崗西村、田貝村、向西村、樟峰村、湖貝村、嚇圍新村、學圍村、龍尾新村、金園大廈、紅裙樓、筍崗村、田心村、羅湖村五坊、湖貝新村、蔡屋圍、蔡屋圍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廣州市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深圳市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珠海市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汕頭市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韶關市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佛山市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江門市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湛江市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茂名市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肇慶市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市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梅州市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汕尾市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河源市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陽江市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清遠市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東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揭陽市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雲浮市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