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中村

概述
城中村,是深圳特有的一種城市和農村結合的形式
有關深圳城中村的報導,往往與違建、二奶、治安混亂聯繫在一起,而鮮見正面情況。對於城中村的原住民、租戶和個體經營者,他們則處於話語權利系統的弱勢一方。事實上,由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所引發的"城中村"景觀,不僅是當代中國所特有的經濟現象,更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分析紛繁的文化成份,研討其中的文化衝突和融合,乃是十分必要的。羅湖是深圳特區最老的建成區,羅湖的自然村最早完成由農村轉城市、村民轉居民的“兩個轉變”。深圳著名的地標建築,如地王大廈、深交所、深圳書城,以及泰寧花園都市名園雲峰花園等商廈和現代化社區,就是羅湖在拆除了16箇舊村後建設而成的。在經歷了第一次舊村改造後,全區現有的24個大小“城中村”,如何能徹底遏止違法建築,整體改造成與國際化城市相符的新區呢?近年來,羅湖區為此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羅湖選擇的創新做法是———“一村一策”。具體來說,就是從各村的特點以及具備的經濟實力出發,賦予其特殊、優惠的改造政策,先易後難,抓試點,樹典型,成熟一個、改造一個,實現“一了百了、一好百好”。 對此,羅湖區委書記湯錦森和區長劉學強進一步闡述道,要通過“一村一策”改造“城中村”,進行城市更新,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及競爭力。 目前,已完成改造的漁民村、已完成立項的蔡屋圍老圍村、已勾勒出藍圖的田貝村,拉動著羅湖在“城中村”改造中闖出各具特色的改造之路。 漁民村:改造,成了新典範 由20幅生動逼真的銅鑄浮雕作品組成的藝術長廊,向我們講述著漁民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作為深圳從邊陲小鎮發展為現代化城市的一個縮影,漁民村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大力發展多種產業,成了首個“萬元戶村”,蓋起了32棟小洋樓;1984年的春天,小平同志親臨視察,在這裡看到了“中國農民走向富裕的希望”。最近兩年,在新一輪舊村改造中,漁民村人又大膽地推倒已不合時宜的“握手樓”“接吻樓”,重建新家園,成為我市“城中村”改造的典範。 漁民村在歷經兩年的改造中,究竟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在改造模式上,漁民村創造出了獨特的“村股份公司自己組織改造,村民自籌資金,政府政策支持”的改造模式。由村股份公司組織改造,就避免了房地產公司為經營利潤而高強度、高密度地開發,違背改造本意和影響村民利益;村民自籌資金,採取靈活的多元化融資機制,由股份公司擔保、銀行貸款,竣工後銀行將其轉化為樓宇按揭貸款,使融資機制活起來;政府的傾斜政策有力地支持改造,由此降低了改造成本。 漁民村重建,打破了“一戶一棟”的舊居住建設模式,將整個村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考慮,村民住宅與城市小區規劃全面接軌,消除了各種安全隱患,為城市各層次的正規管理提供了有效硬體保障。這樣,既實現了與國際化花園城市的自然銜接,又消滅了“城中村”的痕跡,徹底剷除了違法建築的“溫床”。同時,開放開闊的空間也引導人們從一家一戶的傳統生活方式向開放式、互補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轉變,成為真正意義的現代都市人。無疑,改造兼顧了社會、政府和村民的三者利益。湯錦森書記把漁民村改造後帶來的可喜變化歸納為“三贏效應”,很有說服力。(下轉A8) 上圖:羅湖區蔡屋圍新八坊的“握手樓”經過近期重新規劃改造後,面貌煥然一新。舉目望去,樓與樓之間的距離拉大了不少,道路變得寬闊多了,周圍環境乾淨了許多,並且安裝了監控系統,管理得到有效加強。本報記者許光明攝 (緊接A1)對政府而言,政府贏取了管理社會的主動權和土地資源的有效整合,以科學的規劃使新房的建設節約了31%的成本,最佳化了城區環境;對村民而言,在改造中把小農意識轉化為市場經濟意識,又升華為經營城市的觀念,同時從改造中獲得了實惠;對社會而言,舊村改造的過程也是增強民主觀念、法制意識的過程,為我市“城中村”的全面改造提供了新鮮經驗。 記者注意到,漁民村舊村改造的規劃設計還遵循科學規劃,為城市的未來發展留下了空間,充分考慮到以人為本,融工作、生活、娛樂、休閒於一體,為村民創造了一個文明高尚的居住環境,提升改造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品位。新村建成之後,由專業物業公司負責,統一出租、統一管理、統一分配。如此整體託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特區農村城市化。 蔡屋圍:改造,崛起金融城 位於地王大廈腳下的蔡屋圍老圍村,是深圳對外展示的一個視窗。這裡,鱗次櫛比的高樓、特色鮮明的各大銀行機構,烘托出金融中心的鮮明格局。然而,在深南大道兩旁高樓的背後,部分低矮的“城中村”,依然制約著金融中心發展的步伐。 如何抓住“城中村”改造的機遇,在提升自身環境的同時,為崛起的金融城增光添彩?蔡屋圍琢磨出了“由蔡屋圍股份公司、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京基地產公司合作改造”的改造路子,把“城中村”改造納入金融中心區的改造項目中。這樣,村集體、村民的積極參與,可以有效地降低拆遷的難度;開發商的加入,又解決了資金問題,保障了村集體和村民的利益。 記者了解到,本次改造占地約4.7萬平方米,拆除舊房面積約15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為38萬平方米,其中商業面積6.5萬平方米,辦公及商務公寓20.5萬平方米,住宅及住宅配套設施11萬平方米。經過改造,將進一步形成人民銀行、深交所、銀監局和保監局為核心,各商業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國內外金融機構聚集的金融城。 這一經過深思熟慮的改造規劃方案已得到市規劃國土部門的審批,並列入我市2004年重大項目。目前,蔡屋圍股份公司一方面組織對被拆遷房屋進行權屬資料登記和補償安置房屋戶型的調查,並委託測量單位對房屋查丈面積進行核定;一方面召開多次業主動員大會和協調會,特別是對港澳同胞及海外華僑開展舊村拆遷的解釋和宣傳。迄今,已有170多戶居民反饋了房屋屬權登記表。萬事俱備,蔡屋圍村新一輪拆遷改造的號角即將吹響…… 在緊鑼密鼓進行金融中心區改造項目的同時,蔡屋圍股份公司還對其他現有的屋村展開一系列改造,主要是從治安和環境整治著手,創建群防群治高科技管理的現代化小區,力求與整個金融區和諧發展。 以新十坊為例,前幾年,這裡由於外來人口不斷增多,治安和刑事案件頻發,且基礎設施陳舊落後。怎么辦?蔡屋圍股份公司推行“管理物業化、治安防範科技化”——成立新十坊管理處、實行統一中介服務的出租屋租賃、組建專業保全隊伍;投入百萬資金,建立高科技監控防範體系,形成“覆蓋到面、監測到線、控制到點”的全方位、全天候、立體式網路。此外,總投資4000萬元,把物業公司引進新八坊、新九坊和清慶新村,將村里所有管線都埋到地下,改善最佳化環境。 田貝村:改造,再書新紀錄 說到田貝村,不能不說其創造的兩個“零紀錄”:一是,該村多年來沒有出現違法建築,村裡的房子基本上都是3、4層樓高;二是,治安環境好,近年來都沒有發生治安刑事案件,今年又榮登羅湖“百日無案件”社區。 那么,這兩個罕見的“零紀錄”是如何創造的呢? 記者了解到,田貝村有80棟3-4層的獨立樓房,業主160多戶。經過10多年的時間,房屋雖然老化,卻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層高,這在全市的“城中村”都是罕見的。之所以能有效控制,一方面在於該村的領導班子團結有力,有遠見。他們意識到,搞違法建築有許多的隱患和風險,而且拆了建、建了拆,浪費了資源和精力。正因為村幹部帶頭不建,對村民們自然也形成了有效的約束。另一方面,該村的集體經濟搞得好,或發展建材生意,或投資商鋪和商品房,無須從違法建築的租金里謀利,村民的日子也同樣“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治安環境方面,村里多管齊下,率先成立了民兵應急分隊,實行24小時電子監控,在出租屋租賃上也嚴格監管,確保租戶的素質。有不少租戶表示,“我們之所以願意多出點租金,住在田貝村,圖的就是這裡安全整潔。” 擁有兩個“零紀錄”的田貝村,在“城中村”改造上也躍躍欲試。田貝村原住宅區雖規劃完整、布局方正,但歷經多年,已顯破舊,不能滿足村民們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在大多數居民支持下,村委提出了規劃設計方案,即“由田貝村委自行改造”的模式。目前,該方案已進入報批階段。根據方案,田貝將順應地形,以新建辦公樓和兩棵老榕數為中心,沿周邊建設基本相同的9棟高層住宅樓,外加1棟28層的辦公綜合樓,形成圍合式的布局,滿足住宅通風、採光、日照的要求,又可以使小區有一個相對安靜、封閉的內向型院落。 記者在規劃設計方案說明中看到,本規劃設計以城市設計為前提,運用共享空間、灰空間、屋頂花園等設計手法,賦予建築生機和活力,帶狀商業步行廣場、超大的塔樓架空轉換層觀景平台以及空中花園的相互穿插,無不使人感受到生態建築的鮮明特色。 字句是抽象的,但規劃展示給村民們的改造前景無疑是美好的。他們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充分發揮主動性,自主改造“城中村”,早日走進新家園,在兩個“零紀錄”的光環下再書寫新的紀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