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座落在蕭縣丁里鎮蔡凹村,舊址的主體建築位於蔡凹村中心的楊家台子,為清末古建築群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是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重點景區之一。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淮海戰役爆發,在殲滅黃維兵團後,淮海戰役總前委成員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等首長,在安徽省蕭縣丁里鎮蔡凹楊台子召開會議,研究渡江作戰部署和部隊整改方案,並在院內合影留念。

基本信息

簡介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總前委同志在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文昌宮及祈集鎮小李莊度過50個日夜。文昌宮建於唐代,先叫昌帝廟,三進院子。現內設淮海戰役紀念館,介紹淮海戰役的主要經過和參與戰役的解放軍、國民黨高級將領。還有劉伯承、鄧小平等領導人的舊居,以及當年總前委會議室。
總前委雕塑總前委雕塑
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爆發,在殲滅黃維兵團後,淮海戰役總前委成員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等首長,在蔡窪楊台子召開會議,研究渡江作戰部署和部隊整改方案,並在院內合影留念。在此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軍指揮部已遷入該村,到49年元月,淮海戰役結束,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共在蔡窪工作28天。現該村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及總前委會議舊址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原室內用具如老式床、桌椅、條幾等保存完好。現設淮海戰役紀念館,介紹淮海戰役的主要經過和參與戰役的解放軍、國民黨高級將領。還有劉伯承、鄧小平等領導人的舊居,以及當年總前委會議室。現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陳列

原狀陳列:充分利用總前委舊址原用房屋及淮海戰役中所用各類物品進行復原陳列,真實再現總前委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指揮風範。

珍貴藏品

毛澤東電報手稿:毛澤東以中央軍委名義給總前委發電數十封,我館展出的是珍貴的手稿真跡;
總前委用品:淮海戰役期間總前委所用各類物品;
軍用地圖:淮海戰役中總前委用的軍事地圖;
電台:總前委和中央軍委聯繫、向下發布戰鬥命令所用。

商丘舊址

淮海戰役總前委商丘舊址淮海戰役總前委商丘舊址
1948年12月31日,淮海戰役總前敵委員會由安徽宿縣遷至商丘(現商丘市睢陽區)張菜園村,1949年3月24日遷往安徽省合肥 。期間,鄧小平、劉伯承、陳毅在此指揮了淮海戰役第三階段的戰鬥,並於一九四九年二月九日在此召開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五位委員及中原局、華東局負責人康生、饒漱石、宋任窮、張際春等參加的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指示,討論和決定了大軍南下渡江作戰的部署。
在商期間,總前委、司令部設張菜園,政治部設洪莊,後勤部設在商丘古城北的聖保羅醫院。劉伯承、鄧小平住周樓,其他機關和部隊分散駐鄰近20餘村。 淮海戰役結束後,中原野戰軍,淮海戰役總前委改為渡江作戰總前委,仍由劉伯承任野戰軍司令員,鄧小平任總前委書記兼野戰軍政委。
1949年2月9日,淮海戰役總前委在商丘召開了由總前委全體委員及中共中央中原局、華東局負責同志參加的會議。會議由總前委書記鄧小平主持,具體討論、決定了南下渡江作戰的時間、部署、戰勤準備及部隊政治教育等問題。同時,總前委向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渡江作戰方案和準備工作意見》的報告。這是繼1948年12月16日總前委全體成員會議後的又一次全委擴大會議。
1995年,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被商丘地委宣傳部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丹陽舊址

丹陽舊址丹陽舊址
1948年11月16日,為了統一指揮淮海戰役前線兩大野戰軍作戰,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5人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

1949年4月下旬,總前委移駐丹陽,肩負解放和接管上海的光榮任務。5月6日,鄧小平從南京到達丹陽,與前期到達的陳毅、饒漱石、張鼎丞、舒同、粟裕等會合。
總前委的領導機關設在寶塔弄5號戴家花園大宅內,院內有一幢3開間的2層小樓,鄧小平、陳毅在這裡度過了20多個不眠之夜,指揮上海戰役。
總前委駐丹陽舊址於1995年4月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丹陽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捐資100餘萬元,在原址院內擴建展廳,成立總前委紀念館,使總前委的豐功偉績得到充分展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