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頭鎮

淤頭鎮

淤頭鎮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中部,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地。1992年5月,原來淤頭鄉和禮賢鄉合併為淤頭鎮,成為江山市五個中心鎮之一。該鎮村莊綠樹成蔭、環境優美,農業、工業各方面都得到協調發展。 江山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八次會議對賀村鎮、淤頭鎮的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淤頭鎮,併入賀村鎮。

基本信息

概況

淤頭鎮位於江山市西部。面積47.2平方千米。總人口30625人(2009年末),其中農村人口27298人。轄1個居委會、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淤頭,距市區20千米。205國道過境。禮賢村1267—1276年為縣治,有“鹹淳故治”之稱。

沿革

1950年設淤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6年改鎮。2001年,東接清湖鎮、石門鎮,南連茅坂鄉,西鄰新塘邊鎮、吳村鎮,北靠賀村鎮,面積45.6平方千米,人口29432人,轄淤頭居委會及淤頭、西念、前江、溪灘、高路、石排山、達溪淤、達埂、朱塘峰、華塔、陳塘邊、山塘、棠坂、陳塘塢、新莊、六峰山、水角塘頭、達山底、和村、新建、光輝、泉塘後、東岸、永興塢、山前、慈塢、官前、溪東淤、車家塢、市上、石後、萬青山32個行政村,218個村民小組。

2005年末,面積45.6平方千米,人口2.96萬人,轄淤頭、西念、前江、溪灘、高路、石排山、達溪淤、達埂、朱塘峰、棠坂、水角塘頭、和村、永興塢、山前、官前、慈塢、市上、石後、新建、光輝、華塔、陳塘邊、山塘、陳塘塢、新莊、六峰山、達山底、泉塘後、東岸、溪東淤、車家塢、萬青山3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淤頭村淤達路101號。2007年,將鳳林鎮烏鷹壟村劃歸淤頭鎮管轄;調整後,淤頭鎮轄3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不變(淤達路101號)。

基本概況

鎮內一角 鎮內一角

淤頭鎮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中部,距城區20公里,總面積53.06平方公里,轄行政村16個,截至2008年,總人口30426人。淤頭鎮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地,位於江山市中西部,距城區20公里。東接清湖鎮、石門鎮、南連茅坂鄉,西鄰新塘邊鎮、吳村鎮,北靠賀村鎮。江山港自南往北從鎮中部流經全境,新老205國道由北向南穿鎮而過,黃衢南高速、46省道跨鎮而過。康莊公路、聯村公路相映輝。本鎮於1992年5月由原來淤頭鄉和禮賢鄉合併而成,是江山市五個中心鎮之一。 2011年12月,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江山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浙政函〔2011〕347號)精神,淤頭鎮轍鎮為村合併到賀村鎮,鎮政府駐地:賀康路62號。

人口資源

淤頭鎮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22401
11208
11193
家庭戶戶數 7604
家庭戶總人口(總) 21854
家庭戶男 10900
家庭戶女 10954
0-14歲(總) 5125
0-14歲男 2837
0-14歲女 2288
15-64歲(總) 14691
15-64歲男 7114
15-64歲女 7577
65歲及以上(總) 2585
65歲及以上男 1257
65歲及以上女 132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0977

教育事業

尊師重教 尊師重教

淤頭鎮有中國小共11所,具體如下:

江山市淤頭鎮中心國小

江山市淤頭鎮光輝國小

江山市淤頭鎮初級中學

江山市淤頭鎮國小

江山市淤頭鎮山塘國小

江山市淤頭鎮市上村國小

江山市淤頭鎮新建國小

江山市淤頭鎮棠坂國小

江山市淤頭鎮永興塢國小

江山市淤頭鎮石後國小

江山市淤頭鎮高路國小

文化底蘊

鄉鎮活動 鄉鎮活動

南宋鹹淳三年設禮賢縣,並修建有城隍廟,光緒六年對城隍廟進行重建,保存完好,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農曆五月十五,十月十五都有隆重廟會。

經濟狀況

工業

境內有江山市消防產品製造基地、浙江省小企業創業基地、銀碓山、淤達山工業基地等,截至2008年,共有企業315家,其中億元企業2家,規模以上企業28家,2008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2.5億元。隨著市委加快中部開發的戰略實施,淤頭鎮業已成為蓮華山中部經濟區主戰場之一。

農業

美麗鄉村一角 美麗鄉村一角

境內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浙江天蓬畜業有限公司、全市首家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禮賢生豬合作社等,2008年生豬養殖實現年出欄28.6萬頭,占全市的四分之一。2008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6712元。

所獲榮譽

淤頭鎮申報建設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淤頭鎮申報建設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該鎮村莊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截至2008年,有省級綠化示範村2個,衢州市級綠化示範村4個,江山市級綠化示範村7個。是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2008年被評為省級生態鎮。

該鎮社會穩定、乾群和諧,截至2008年,有省級全面建設小康示範村2個,是衢州市級平安鄉鎮,2008年榮獲市委五項制度、五新爭先先進集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