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陶瓷燒制技藝

淄博陶瓷燒制技藝

淄博陶瓷燒制技藝,山東省的傳統手工制陶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淄博開始生產瓷器,唐宋時期,制瓷技藝不斷提高,明清時期,博山成為全國一個重要的陶瓷生產銷售中心。建國後,淄博陶瓷開拓創新,形成自己的特色。現在,日用陶瓷、建築陶瓷、藝術陶瓷、工業陶瓷等產品已經遠銷海內外70多個國家地區。 2011年5月23日,淄博陶瓷燒制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秦以前

約前6010年—約前5600年( 後李文化 時期)

據考古工作者對淄博地區最早的古文化遺址——臨淄區齊陵鎮後李官莊“後李遺址”出土的陶器考證,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先民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已開始製作陶器。其早期產品均為夾砂陶,以圓底器為主,器類單調,均以手制。是我國最早製作陶器的產地之一。

約前5500年—約前4300年(北辛文化時期)

中國財富陶瓷城一側的張店區傅家鎮浮山驛村、黃家村附近皆產陶器,所制器物有缽、鼎、壺、罐等工藝水平較後李文化時期有明顯進步,開始大量製作泥質陶,具有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北辛文化的鮮明特色,距今約七千年左右。

約前4040年—約前224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

陶器生產較前有新的發展,生產範圍擴大。主要分布在今張店、臨淄、淄川境內,迄今已發現此時期的遺址30餘處,其早期產品多為紅陶,中晚期為灰陶、白陶及彩陶,在使用原料、成型、燒成等方面,先人們已積累了豐富經驗。

約前2010—約前1530年(山東龍山文化時期)

制陶業在前代基礎上已發展到相當水平。陶器製做成為氏族部落的一種專業勞動。普遍採用快輪成型,產品以黑陶、灰陶為主,種類很多。其中,黑又亮的薄壁陶最著名,產地分布較廣,今臨淄、張店、淄川、周村、桓台、博山、沂源區縣共有產地60餘處。

秦至唐

前221—前207年(秦代)

秦統一中國後立郡縣制、設齊郡,治臨淄,轄今淄博大部地區。制陶業無大發展。仍生產日用陶和建築用磚瓦。

前206—25年(西漢)

制陶業復興,淄川地區發展尤快,建築用陶的燒造技術和品種較前代有了顯著進步和擴大。陶塑,異軍突起。

25—220年(東漢)

低溫綠色釉陶器製作成功。各種陶器大量生產。制陶技術進入了新階段。

220—420年(三國·兩晉)

除西晉得到短暫統一、社會一度安定外,一百多年裡北方連年戰亂,兵連禍結,淄博地區的制陶業一度逆轉。臨淄以及市區北部的陶器生產逐步衰退,制陶業由北向南轉移。

534—550年(北朝· 東魏

今淄川區寨里村窯場興起,以燒造青釉瓷開創淄博瓷器之先河,為中國北方最早生產青瓷的產地。

550—577( 北朝 · 北齊

寨里窯制瓷工藝明顯進步,產品質量日漸精進。以青釉蓮花瓣尊為代表,其胎骨堅緻、釉色瑩潤,造型優美,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同時,燒造黃色鉛釉陶器。

581—618年(隋代)

寨里窯繼續燒造青釉瓷。

唐至元

618—907年(唐代)

“貞觀之治”後,淄川磁窯務(今磁村)窯場崛起。713年(開元元年)於村南建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華嚴寺”。中期,以盛產黑釉瓷標新立異,併兼產青釉、醬色釉產品,創製茶葉未釉。晚期,各種色釉比較純正,器類複雜,形制多樣。

907—960年(五代)

磁村窯首創白釉瓷器,並採用高溫綠斑彩裝飾。

960—1008年(北宋早期)

由於農業、手工業、商業進一步發展,淄博地區的陶瓷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新窯場不斷出現。顏神店(今博山)、八陡、坡地、萬山和淄川鞏家塢、郝家村一帶窯場相繼興起。

1068—1077年(北宋·熙寧年間)

顏神店窯戶集資於北嶺村建窯神廟,窯業日盛。磁村窯以生產白釉瓷為主。燒窯燃料由柴改煤,裝飾出現了剔花、刻花。

1108年(北宋·大觀二年)

顏神店、坡地、萬山、郝家村一帶已發展成為主要陶瓷產地。

1205年(金·泰和五年)

磁村窯工藝技術進入鼎盛時期。燒成採用匣缽、碗籠、裝飾首創二次燒成釉上彩、篦紋、粉槓、白釉黑花、紋胎及各種雕塑。顏神店窯業盛況空前,品種之多,規模之大,堪與磁村窯場相媲美,所產青瓷印花和低溫三彩釉獨樹一幟。

1294年(元·至元三十一年)

淄川坡地、萬山及顏神鎮、八陡等地窯場在前代基礎繼續燒造傳統產品。但器物一般都渾厚體重、裝飾單調。以黑釉、白釉黑花器為多見。

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

淄博地區連年兵燹和天災,民不聊生。陶瓷業遭到嚴重破壞。雨點瓷、茶葉末釉及前代優秀技藝均失傳。著名的磁窯務窯場一厥不振。

明清時期

1393年(明· 洪武 二十六年)

陶瓷生產得到恢復發展。主要產地集中在顏神鎮一帶,規模較大的窯場有李家窯、北嶺、山頭、窯廣、八陡、西河、福山等。

1558年(明· 嘉靖 三十六年)

顏神鎮窯業空前繁榮,“陶者以千數”,四方商販,聚集於此,八陡窯以生產琉璃瓦獨擅其能。

1662年(明·天啟二年)

西河窯場殊盛,有窯百座,產缸、盆、及黑釉碗等。業陶者在村東建窯神廟。

1642年(明· 崇禎 十五年)

淄川大崑崙西山一帶發現白釉石(白藥石),繼此顏神鎮附近窯場用以製做白釉產品。

1652年(清·順治九年)

顏神鎮陶瓷業迅速恢復。鎮內大街南、李家窯及山頭、窯廣、八陡等窯場日盛。

1662年(清·康熙元年)

顏神鎮及周圍十里鄉村窯場四起,鎮內窯貨設市,山頭、西河村窯貨有市所,產品銷周圍數縣,“百里之外鄉村僻址有其縱跡”。

1665年(清·康熙四年)

顏神鎮人孫廷銓所著《顏山雜記》成書,對當地陶瓷、琉璃、煤炭生產作了較詳細記載,是一部研究博山清代早期陶瓷歷史的重要著作。

1670年(清·康熙九年)

葉先登篡《顏神鎮志》成書,其“物產”篇對當地陶瓷記載頗細。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

淄川峪頭河村(今渭頭河村)孫氏建窯生產黑陶碗,乃此地最早陶瓷廠家。

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

博山陶瓷業空前興旺,北嶺、務店、山頭、窯廣、八陡、福山為當時7大窯場,產品各俱特色,爭奇鬥妍。博山城內商旅輻至,已成為相當繁盛的陶瓷生產中心和銷運輸。

石金元在博山北嶺村創辦“義祥窯廠”,楊佃福在山頭創辦“福同德窯廠”。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

山東省工藝傳習所總辦黃華委古董商王子久於博山下河街(今博山消防隊附近)設立工藝傳習所,研究改良博山陶瓷。這是山東第一個官辦窯廠。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

博山縣成立商會,窯行、爐行為分會。

1909年(清·宣統元年)

山頭窯匠侯兆良試成茶色、燎綠、燎藍顏色釉。

1910年(清·宣統二年)

陶瓷藝人陳希齡在博山工藝傳習所研製成功茶葉末釉,使失傳數百年的這一歷史名釉恢復生產。

1911年(清·宣統三年)

博山工傳習所研究白瓷、烤花,出品尚佳,後因受顏料所限未能推廣。

20世紀初

20世紀初,淄博陶瓷生產,除生產技術的改進和細瓷的生產引入注目外,還有工業陶瓷的興起。1918年前後, 博山五龍開始陶管和鋼磚、鋼瓦的生產,1930年開始了耐火材料的生產。1944年秋,原在青島經營大德鐵工廠的李荊山在五龍村栗子溝興建鼎豐窯業廠( 現淄博工業陶瓷廠前身),至解放後,生產耐火材料、耐酸壇、管等。

建國後

建國後,淄博陶瓷生產在黨和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經過全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飛速發展,全面振興。生產設備多數已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生產規模,除傳統產地外,又有擴展,花色品種,不斷增多,產品質量,日益提高。陶瓷原料、陶瓷機械、陶瓷生產、科研、人才培養,基本配套。淄博陶瓷生產已成為布局合理、生產協調、產品多樣、門類齊全的重要基地。

工藝特徵

舊時燒窯測溫儀器遠未問世,只有用“藥土”製作的“藥雞”,燒成工看“藥雞”掌握燒成溫度,憑經驗操作。燒成分小火、中火、大火三個階段,燒成時間因窯內容量和煤質而定,大窯最多的要燒7天,小窯也要燒2天。燒窯時溫度可達1300度,窯內溫差很大,一般在200度左右,所以可以燒制耐火度不同的各類陶瓷產品。當地人們一直習慣把經驗豐富的燒成工稱為“活窯神”。

工藝流程

將坯體置於匣缽後裝入窯車,從進口駛入隧道型窯體預熱帶緩緩升溫,至窯體中部經高溫燒成帶完成從生坯到成品的蛻變,然後冷卻駛出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淄博陶瓷題材廣泛,從日用品到陳設品再到同林建築用瓷,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當時魯中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和面貌。

傳承現狀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淄博陶瓷燒制傳統技藝也面臨著機械化、高科技的衝擊:20世紀80年代,以淄博陶瓷延續百年的圓窯(俗稱“饅頭窯”)逐漸退出為標誌,傳統的陶瓷燒制技藝也面臨著老藝人相繼退休、去世,手工製作技藝瀕臨失傳的局面,急需進行全面的保護和傳承。

歷史影響

社會活動

1990年舉辦“中國·淄博陶瓷琉璃藝術節”,吸引了國內外的廣大顧客。淄博陶瓷,作為傳統產業,聲名遠播,前途遠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