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物理學

液晶物理學液晶物理學
作者:(法)德納然 等編著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6-1
字數:731000
版次:1
頁數:597
印刷時間:2008/06/01
開本:16
開印次:1
紙張:膠版紙ISBN:9787030221254
包裝:精裝

內容

本書第一版於1974年出版後,即被公認為液晶物理領域的經典著作。第一版的成功以及第一版出版後液晶物理學研究取得的霞要進展使得本書第二版的出版變得十分必要。
基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之後新發現的液晶相以及在局域序和各向同性相/絲狀液晶相轉變本質等研究方面取得的新進展,第二版新增加的章節闡述了液晶的主要類塑及其性質,對層狀液晶及柱狀相液晶的對稱性、巨觀性質和動力學性質以及它們的缺陷均進行了詳盡的討論,並用大量實驗事例加以說明。書的最後一章討論了層狀液晶中的相變,包括有名的層狀A相液晶與超導體的相似性。全書從始到終強調對各類問題的數量級分析處理。《液晶物理學》取材的新穎和涵蓋內容的廣泛,使得它無論對初學者和研究工作者都是一本不可替代的指導性著作。
本的兩位作者,P.G.deGennes是199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法國巴黎市物理與套用化學高等學校的校長,J.Prost為該校理論物理化學組負責人。

目錄
第1章液晶的主要類型和性質
1.1引言:什麼是液晶
1.2液晶的結構單元
1.2.1長型有機小分子
1.2.2盤狀有機小分子
1.2.3長螺旋棒
1.2.4聚合物
1.2.5締合結構
1.2.6小結
1.3絲狀液晶和螺旋狀液晶
1.3.1單軸絲狀液晶
1.3.2具有不同對稱性的絲狀液晶
1.3.3螺旋狀液晶
1.3.4小結
1.4層狀液晶
1.4.1層狀A相液晶
1.4.2層狀C相液晶
1.4.3“六角形”層狀液晶
1.4.4“晶態”層狀液晶
1.4.5D相
1.5柱狀相
1.5.1六角相
1.5.2立方相與斜角相
1.5.3“反相”
1.6再論長程式、準長程式和短程式
1.6.1“窮漢”的液晶彈性理論
1.6.2漲落
1.6.3長程式、準長程式和短程式
1.7液晶的驚人特性
第2章絲狀液晶中的長程式與短程式
2.1序參量的定義
2.1.1微觀方式
2.1.2巨觀方式
2.1.3微觀與巨觀方式間的關係
2.2絲狀序的統計理論
2.2.1剛性棒和剛性小盤的平均場計算
2.2.2具有S2相互作用的平均場計算
2.2.3計算機計算
2.3絲狀相-均勻相相轉變的唯象描述
2.3.1高於Tc時的朗道自由能
2.3.2靜態預轉變效應
2.3.3雙軸相
2.3.4平均場方法的失效
2.4混合物
2.4.1混合系統的重要性
2.4.2普遍傾向
第3章絲狀單晶體中的靜態畸變
3.1連續統理論原理
3.1.1長程畸變
3.1.2畸變自由能
3.1.3畸變能公式的討論
3.1.4邊界效應
3.1.5絲狀液晶傳遞力矩
3.2磁場效應
3.2.1分子抗磁性
3.2.2磁相干長度的定義
3.2.3Frederiks轉變
3.3絕緣絲狀液晶中的電場效應
3.3.1介電各向異性
3.3.2畸變誘導極化率(彎電效應)
3.4校列中的漲落
3.4.1光散射實驗
3.4.2絲狀液晶單晶體中的取向漲落和相關
3.4.3取向漲落引起的光散射
3.5絲狀液晶的流體靜力學
3.5.1自由能與分子場
3.5.2應力與力
3.5.3力矩平衡
第4章絲狀液晶中的缺陷和織構
4.1實驗觀察
4.1.1黑絲
4.1.2紋影結構
4.1.3缺陷的類型
4.2向錯線
4.2.1“強度”的定義
4.2.2向錯線周圍的畸變場
4.2.3線張力概念
4.3點向錯
4.3.1積分強度線的不穩定性定理
4.3.2紋影織構的解釋
4.3.3對點缺陷的其他實驗觀察
4.4磁場作用下的壁
4.4.1180°壁
4.4.2與Fredriks轉變相伴的壁
4.4.3由壁向線的變換(‘鉗夾’)
4.5臍點
4.6表面向錯
第5章絲狀液晶的動力學性質
5.1“絲狀液晶動力學”方程
5.1.1指向與流的耦合
5.1.2動力學變數的選取
5.1.3流動絲狀液晶的熵源
5.1.4摩擦定律
5.2測量Leslie係數的實驗
5.2.1強取向場下的層流
5.2.2超聲剪下波的衰減
5.2.3無外場時的層流
5.2.4變化外場
5.2.5非彈性光散射
5.3電場作用下的對流不穩定性
5.3.1基本電參量
5.3.2低頻下的實驗觀察
5.3.3Helfrich解釋
5.3.4向更高頻伸
5.4分子運動
5.4.1介電弛豫
5.4.2核自旋——晶格弛豫
5.4.3聲學弛豫
5.4.4平移運動
5.4.5摩擦係數的溫度變化
5.4.6高於Tc的準緩慢運動
第6章螺旋狀液晶
6.1理想螺旋的光學性質
6.1.1平面織構
6.1.2布拉格反射
6.1.3任意頻率下的傳輸性質(正入射
6.1.4解釋
6.1.5結論與推廣
6.2影響螺距的各種動因
6.2.1物理化學因素
6.2.2外場
6.3動力學性質
6.3.1平面織構中的小運動研究
6.3.2巨觀流動
6.3.3對流不穩定性
6.3.4熱通量誘導的力矩
6.4螺旋狀液晶中的織構和缺陷
6.4.1織構
6.4.2奇異線
6.5藍相
6.5.1實驗觀察
6.5.2雙扭曲理論
6.5.3朗道理論
第7章層狀液晶與柱狀相的巨觀行為
7.1層狀液晶和柱狀相的連續統描述:靜力學
7.1.1變數選取
7.1.2非手征層狀液晶的畸變自由能
7.1.3柱狀相的畸變自由能
7.1.4邊界條件
7.1.5特殊幾何
7.1.6外力誘導的相變:Helfrich-Huraut效應
7.1.7外力誘導的相變:機械張力引起的波動
7.1.8外力誘導的相變:層狀A相液晶中的熱-光效應
7.1.9漲落
7.2手征層狀液晶和柱狀相的連續統描述
7.2.1手征S*A與S*C
7.2.2手征S*C(S*1,S*F與S*K)
7.2.3電力項
7.2.4電場引起的螺旋解旋
7.2.5漲落
7.2.6表面錨定
7.2.7特殊幾何
第8章層狀液晶與柱狀相的動力學性質
8.1綜合描述
8.1.1預先評論
8.1.2基本方程
8.1.3層狀A相與柱狀六角相液晶
8.1.4波盪模式
8.1.5滲透模式
8.1.6聲學波
8.1.7橫模式
8.1.8SBhex與Sc流體動力學
8.1.9對模式結構的評論
8.2流動性質
8.2.1典型幾何
8.2.2穿過障礙物的流動
8.2.3流動校列
8.3彈性疲竭
8.3.1“窮漢”式推導
8.3.2展曲模量
8.3.3巨觀非線性應力-應變關係
8.3.4重正化群結果
8.4流體動力學之失效
8.4.1“窮漢”式推導
8.4.2更普遍的結果
8.4.3柱狀相
8.4.4實驗狀況
第9章層狀液晶與柱狀相中的缺陷
9.1實驗觀察
9.1.1層狀液晶中的大畸變
9.1.2柱狀相中的大畸變
9.1.3位錯
9.1.4向錯
9.1.5壁
9.2位錯及其所伴隨的應力/應變
9.2.1層狀液晶中的畸變
9.2.2柱狀相中的應變場
第10章層狀液晶中的相變
10.1A→←N相轉變
10.1.1平均場描述
10.1.2與超導體的相似
10.1.3臨界現象
10.1.4各向異性標度
10.1.5實驗狀況
10.1.6尋找各向異性不動點
10.1.7N-SA相變的本質
10.1.8“窮漢”的位錯釋放相變
10.1.9扭曲晶粒邊界
10.1.10當前狀況
10.2絲狀A相-絲狀C相轉變
10.2.1超流相似
10.2.2金茲堡準則
10.2.3實驗發現
10.2.4一級SA→←SC相變
10.2.5N-A-C點
10.2.6二維SA-SC相變
10.3涉及六邊形相的相變
10.3.1SA→←SBhex相變
10.3.2六邊形排序的諧波與標度性質
10.4窘組層狀液晶
10.4.1實驗事實
10.4.2窘組層狀液晶模型
10.4.3雙層、部分雙層層狀液晶、非公度相和反相
10.4.4凹人行為
10.4.5SA-SA孤立臨界點以及層狀液晶泡
10.4.6分子層面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