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底法

消底法,亦稱謎底抵消法。它和消面法相反,消面法是謎面自行抵消,而消底法是謎底自行抵消多餘的字,用抵消後剩下文字扣合謎面。

概述

消底法亦稱謎底抵消法。它和消面法相反,消面法謎面自行抵消,而消底法是謎底自行抵消多餘的字,用抵消後剩下文字扣合謎面。

舉例

如“黃河遠上白雲間”(打王安石七言詩一句)
謎底是“山水空流山自閒”。謎面是唐王之渙《涼州詞》的名句,謎底出自宋王安石《游鐘山》中一句。今將謎底進行別解,句末的“山自閒”三字暗示句首第一個“山”字消開,全句剩下“水空流”與謎面呼應。
又如:“風光旖旎”(打三國人名三)
謎底是“裴秀、裴景、裴潛”。謎底的“潛”字暗示將謎底前面的“”字消去,剩下“秀景”扣合謎面。
顯而易見,消底法謎比消面法謎難猜得多。因為消面法可以從謎面找出來蛛絲馬跡,但消底法則很難從謎面找出明顯的線索,它必須根據有限的線索去捉摸謎目所包含的底材。所以,必要時可向猜者提示採用消底法破謎,以縮小猜射的思索範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