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陀山

海陀山

海陀山位於河北省赤城縣西南。東挽承德,西連張家口,北靠壩上草原,南接北京市。總面積達11224.9公頃,主峰海陀山海拔2241米,是京北第一高峰。海陀山又稱大、小翮山,兩千年前王次仲將篆書改為隸書、三拒秦始皇封爵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該區距北京130公里。穿越八達嶺,經延慶縣北行即可到達。海陀山脊是赤城縣和北京市的分界嶺,山陽為松山自然保護區,兩區聯袂,以山為本,陰陽結合,構成了一座雄渾壯闊的綠色寶庫,像一面區大的屏風橫亘於首都之北,成為抵禦沙塵暴入京的重要防線。

地理位置

海坨山海坨山

海坨山位於延慶縣張山營鎮北部與河北省赤城縣交界處,東挽承德,東南距延慶鎮約18公里,西連張家口,北靠壩上草原,南接北京市。總面積達11224.9公頃,屬軍都山。海陀峰海拔2241米,是京郊僅次於靈山的第二高峰,山高林密,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次生油松林,是北京周邊地區最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海坨山高峰有三個:大海坨、二海坨、三海坨。大海坨山頂是一個長近10公里,寬500米,最窄處不過百米的草甸平緩山頂,南側斷裂升降顯著,山勢險峻。

從前赤城、延慶一帶曾是一片汪洋,海陀山只是水中的一塊礁石,經過主要發生在中新生代的燕山造山運動之後,石長水落,形成了海島式的高山,名曰海陀山。即使現在,海陀山也仍然像是海中一島——在華北平原上高聳起一座海拔2000多米的山峰是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因與東岩山相對,遂

海陀山海陀山
又名西岩山。海坨山又名“大翮山”。相傳大翮山及其南側小融山,是秦代隸書發明人王次仲變鳥飛走時,掉下的兩根羽毛變成的。兩千年前王次仲將篆書改為隸書、三拒秦始皇封爵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該區距北京130公里。穿越八達嶺,經延慶縣北行即可到達。海陀山脊是赤城縣和北京市的分界嶺,山陽為松山自然保護區,兩區聯袂,以山為本,陰陽結合,構成了一座雄渾壯闊的綠色寶庫,像一面區大的屏風橫亘於首都之北,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對於潮白河流域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防風固沙、增強水源涵養能力、調節氣候,改善首都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等具有特殊意義,是首都的重要生態屏障,也成為抵禦沙塵暴入京的重要防線。

海陀山常年平均氣溫比北京城區低13攝氏度。每年10月到次年6月可能出現的“海坨戴雪”的神奇景觀。冬季是海坨山雪景最美的時候。海坨山以典型的北溫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著稱,它以其多變的景觀、難易適中的線路,成為京郊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大本營。

海坨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99年7月,在大海陀鄉政府的努力下,投資35億,集滑雪場、高爾夫球場、地熱、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旅遊綜合開發項目,依託旅遊項目的引導,工業和現代化農業也在快速發展,海陀山區將不僅是抗日教育基地和旅遊勝地,也一定是一個環境優美、經濟發展、人民富裕的地區。

資源物產

海坨山海坨山

海坨山是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區內生物門類齊全,包含了中國特有動、植物類群,植物資源和經濟動物多種多樣,具有多樣性、稀有性和代表性。

由於氣候的原因,這裡的植被呈顯的垂直帶譜,為典型的北溫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在華北地區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其林相保存完好,物種繁多,松樺成林,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有各種動植物2000多種,單位面積區系種類比例高出全國平均數的27倍以上,軟棗彌猴桃黃檗、核桃楸、野大豆、刺五加等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又使海陀山成為候鳥遷徙的必居之地,更是野生動物的一方樂土。這裡有鳥類125種,獸類29種。白肩雕、金雕斑羚金錢豹等均屬珍貴之列。可謂名山秀水,草木青崒,寶獸常住,鳥不思飛。

交通情況

可在北京德勝門乘919長途汽車到達延慶車站,然後轉乘920到松山路口下車,可到達松山景區,沿著景區公路乘車行大概20分鐘即可到達西大莊科村。也可然後包小面去西大莊科村。首5:50,末19:00,票價10元 ,到延慶行程約1小時;大西莊科村、大海坨村、啤酒溪有水源,中途無水源。西大莊科——大海陀村交通不便,只能包車前往。延慶——大海坨村,包小面車120元/車;西大莊科——大海陀村包小面車80元/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