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宜昌三峽機場

自2004年海航機場集團重組宜昌三峽機場以來,宜昌三峽機場用融中西方文化精粹的海航文化鍛造自身,以海航集團先進的管理理念實現了企業的重塑,使一個老國企重新煥發出青春活力。 2007年,宜昌三峽機場創新市場開發策略,在湖北荊州、荊門兩地設立了城市候機廳,以自身的航空資源優勢,挖掘周邊市場潛力,力爭使機場輻射荊州、荊門、恩施和重慶東部地區。 “十一五”期間,我們力爭將宜昌三峽機場建成航空貨運物流集散地,規劃、建設臨空產業區,開通香港、韓國和日本的國際和地區航線,年旅客吞吐預計達到200萬人次,航班起降架次預計將達到25000架次。

宜昌三峽機場

是三峽工程的重要配套項目,國家一類航空口岸。自2004年海航機場集團重組宜昌三峽機場以來,宜昌三峽機場用融中西方文化精粹的海航文化鍛造自身,以海航集團先進的管理理念實現了企業的重塑,使一個老國企重新煥發出青春活力。機場破亂陳舊的環境得到徹底的整治,風格獨特的巴楚文化特色與現代機場融為一體,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和諧共進;企業效益實現了從負債累累到扭虧為盈的轉變,企業收入與員工收入同步增長,幹部、員工隊伍思想穩定,企業凝聚力不斷增強。
重組後的四年是宜昌三峽機場飛速發展的四年,在海航集團的正確領導下,機場發展步伐加快,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萬人次,通航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重慶、溫州、濟南、杭州等14個城市,並開通了香港包機航班,年旅客吞吐量等生產指標較重組前翻了一番。在安全管理上,宜昌三峽機場牢固樹立“安全是海航事業的高壓線”的安全理念,積極推進安全、運營、服務三大體系建設,連續三年蟬聯湖北省內機場安全考核第一名,實現了通航十一年安全無事故的目標,更於2007年榮獲了全國民航機場安全管理“金爵杯”獎。2007年,宜昌三峽機場創新市場開發策略,在湖北荊州、荊門兩地設立了城市候機廳,以自身的航空資源優勢,挖掘周邊市場潛力,力爭使機場輻射荊州、荊門、恩施和重慶東部地區。
“十一五”期間,我們力爭將宜昌三峽機場建成航空貨運物流集散地,規劃、建設臨空產業區,開通香港、韓國和日本的國際和地區航線,年旅客吞吐預計達到200萬人次,航班起降架次預計將達到25000架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