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醫院

海淀醫院

北京市海淀醫院前身是中共中央華北局黨校衛生科,1955年遷址海淀黃莊,後改名為北京市海淀醫院。50多年來,海淀醫院通過改革不斷發展壯大,現已建設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防保於一體的具有較強實力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北京市海淀醫院北京市海淀醫院
京市海淀醫院位於海淀區中關村科技園區核心區內,北京捷運4號和10號線海淀醫院站進出口處。
北京市海淀醫院現有職工1100餘人,衛生技術人員850餘名,其中高級職稱150餘人,博士碩士90名,國內外特聘及兼職教授近百名。
海淀醫院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設計床位900張,共有40多個臨床醫技專業科室,包括內科、普外科、骨科、婦科等傳統科室及腦科中心、心臟中心基因中心、移植中心、導管介入科、窺鏡中心、血透中心、弱視治療中心、準分子雷射治療中心等一系列新技術科室;共有24個住院病區及CCU、ICU、RICU等重症診療體系。

特色專科

北京市海淀醫院北京市海淀醫院
腦科中心

成立於2000年6月,由我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丁育基教授出任中心主任。丁育基教授歷任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北京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1988年獲國家“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他領導的腦科中心以診治神經系統疾病為特色,開展了各類高難度的手術,如腦動脈瘤夾閉術與栓塞術、顱底巨大腦膜瘤全切術、多發性腦膜瘤與多發性膠質瘤一期切除術、巨大腦血管畸形全切術、高頸髓腫瘤全切術、巨大垂體腺瘤切除術等,手術療效均達一流水平。目前,國內各大醫院開展的各類高難度的手術,海淀醫院腦科中心都能夠開展。
心臟中心
成立於2000年11月,海淀醫院引進專家以冠狀動脈造影與支架治療技術為主,為急性心梗的病人開闢了"綠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初步奠定了區域性心臟治療中心的地位。2001年11月,海淀醫院聘請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外科主任萬峰教授,使醫院的心臟中心成功地開展了各種類型的複雜心臟與血管外科手術,如低溫心臟不停跳和微創冠脈搭橋術、周圍血管搭橋術等,手術成功率達99%以上。2003年,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加盟了海淀醫院,作為在我國率先成功開展射頻導管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內科專家,為推動我國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和介入心臟病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加盟使海淀醫院心臟中心的水平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胸外科
聘請我國著名胸外科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俊教授為主任,開展了肺癌和食管癌等胸部腫瘤診斷和治療。王俊教授在肺癌和食管癌等胸部腫瘤診斷和治療中具有很高的造詣,曾獲得世界胸心外科界最高榮譽獎,他在我國首先開展並積極倡導肺癌術前的縱隔鏡病理分期和規範化治療,創立了我國的電視胸腔鏡外科和胸部微創外科。王俊教授的加盟,開創了海淀醫院胸部微創治療的新局面。
弱視治療中心
2004年7月正式開診,弱視治療中心的醫生均為來自同仁醫院長期從事眼科眼視光學臨床診斷及治療的專業人員。弱視治療中心以同仁醫院眼科沿用多年的眼科經典“後像治療”為基礎,利用自主開發、研製的多種設備和儀器開展改良後像增視治療、HE-Ne雷射增視治療、家用治療儀輔助治療等項目,針對不同類型的弱視患者實施有效的醫療干預,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以促進視功能發育異常患者的早日康復!
準分子雷射治療中心
針對海淀地區高知分子眾多、戴鏡率較高的特點,2004年8月,海淀醫院與同仁醫院合作成立了準分子雷射治療中心,開展準分子雷射角膜原位磨鑲術(LASIK手術),用於矯正近視、遠視及散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VISX準分子雷射機,加之同仁醫院優秀的手術醫生、規範精細的手術方法、全方位的術前及術後指導,為海淀地區近視眼患者進行準分子雷射手術治療搭建了完美的技術平台,使患者能夠“擺脫眼鏡的束縛、輕鬆面對每一天!”

醫療設備

海淀醫院投入巨資,購進各種先進的醫療設備,使醫院擁有了國際最先進的各種醫療診斷治療儀器,包括磁共振螺鏇CT、數字血管造影機等;建設了設備一流、功能齊全、布局舒適的中心實驗室;成立了管理醫院所有信息資源的信息中心,建立護士工作站、醫生工作站,投入PACS系統實行醫院各項檢查結果等的數位化傳輸;手術室設備先進,均達百級、千級潔淨手術室標準;ICU病房布局合理,搶救設備齊全到位;醫院還更新並添置相應設備,陸續建立了醫學檢驗中心、窺鏡中心、血透中心等。

醫院特色

海淀醫院始終堅持把醫療質量的提高與醫德醫風的建設定於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科技海醫、人文服務”的醫院服務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深層次“人性化”服務,努力構建良好的醫德信譽,提高醫院美譽度。特別是近幾年回響中關村科技園區“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五年上台階、十年創一流”的號召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建設和發展,給醫院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一個以改革求生存、求發展的理念在醫院上下已基本形成,醫院的硬環境和軟環境都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為打造一流醫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海淀醫院根據自身的地理優勢及人文優勢,全面規劃醫院的建設,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深化醫院管理機制及體制的改革,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戰略,促進新醫療、新技術、新業務的開展,全面推進各專業的提升,保持醫院協調、健康的發展。同時,醫院還將進行周邊環境的改造,建成一所醫療與休閒相結合,融建築、樹木、花卉、噴泉、雕塑於一體的庭院式醫院,使醫院的整體綠化面積達到35%以上,成為一所真正符合“綠色奧運”精神的奧運定點醫院。

其他信息

所屬地區
北京市海淀醫院
北京市-北京
乘車路線
公車332、320、302、355、716、718、732、727、725、717、808、801、814、816、944路車等在海淀黃莊下車即可到達海淀醫院
信息簡介
醫院已有50餘年的歷史,前身是中共中央華北局黨校衛生科,1947年遷至北京西苑,改名為中共中央華北局黨校附屬醫院,1953年更名為中央直屬機關第七醫院,1955年遷址海淀黃莊,改名為北京市海淀醫院,綜合實力得到全面提高。

詳細介紹

海淀醫院海淀醫院
北京市海淀醫院是一所融醫療、科研、教學、防保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醫院占地面積4萬1千平方米,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醫院門診科研樓12層+地下2層,醫院住院樓10層,擁有病床1000張,設有30個臨床醫技專業科室、十三個住院病區及CCU、ICU監護急診搶救系統,一個中心實驗室。醫院的顱腦神經外科、心內科、創傷骨科、眼科中心等被設為重點學科,腦科中心以診治顱腦及神經系統疾病為特色,其顱腦神經外科對顱底巨大腦膜瘤全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及全腦血管造影、顱內動靜脈畸形手術等已達國際先進水平,住院病人來自全國10餘個省市和地區。心內科近年來開展的冠脈介入性治療射頻消融術、單雙腔起搏器安裝等臨床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創傷骨科利用脊髓造影等影像學輔助檢查,套用先進的內固定技術、外固定支架、髖部加壓空心釘及滑動鵝頭釘、人工關節置換等方法治療臨床各種骨折。眼科開展超聲乳化摘除白內障、安裝人工晶體術等。神經內科開展經頸動脈注藥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經動脈導管溶栓治療腦血栓,顱骨鑽孔血腫清除以及腦室穿刺引流術。消化內科配有日本奧林巴斯胃腸鏡和高清晰度的電子胃鏡,可進行診斷、會診及疾病資料的存儲,開展了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診胃鏡檢查及治療。內分泌內科開展糖尿病課題已達國內水平。外科開展經頸靜脈途經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腫瘤栓塞術及食道癌支架術等,套用腹腔鏡系統開展了外科及胸科手術,只需切開1.5厘米小口即可進行,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等優點。婦產科開展麻醉人流手術,套用腹腔鏡系統開展部分婦科手術口腔科開展人工種植牙技術。高壓氧治療一氧化碳中毒,腦梗塞、腦外傷綜合症等疾病。放射導管室開展腫瘤介入治療,血管性病變介入治療,內支架植入術等達到國內水平。醫院現有職工900餘人,衛生技術人員600餘名,其中正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90餘人,本科及大專以上人員占醫師總數的91%,享有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3名,海淀醫院擔負著北京中醫藥大學和海淀衛校的臨床教學及實習任務,同時也是北京市公費醫療和海淀區大病統籌定點醫院。承擔著近60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及北京市“120”急救服務工作。年門診量58萬人次,急診5萬餘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000餘人次,大、中手術8000餘例。醫院現有醫療設備萬元。2000年一北京市海淀醫院年投入1270萬元,配置了動態心電儀、眼科超聲乳化儀、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全身CT機,骨密度儀、手術顯微鏡系統、大型高壓氧艙,彩色超聲都卜勒診斷儀,心臟動態監護儀,CCU、ICU監護設備,心血管造影系統和數字胃腸造影機,800mA大型X光機,全功能自動麻醉機,內腔鏡系統,自動心肺復甦機,血液透析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等先進的醫療設備,為診斷高效、準確提供了有力保證。北京市海淀醫院1996年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1996年評為“愛嬰醫院”,2001年被海淀區和海淀區衛生局授予“海淀區先進黨委”和“海淀衛生系統先進黨委”、“海淀文明行業示範視窗”,醫院自1997年起,連續四年被評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醫院現為海淀區衛生系統的重要服務視窗。近年來,醫院與多家大醫院協作,參加部、市級的科研課題,有多項課題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和海淀區科技進步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