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三昧寺

待定;法不孤起,仗緣方生。 突然之間,有人驚呼,神龜變石。 三昧禪寺,又添傳奇。

基本信息

三昧寺簡介

海南陵水三昧寺座落於海南省陵水縣城南門區,背靠風景秀麗的南門山,面朝大海方向,幽靜詳和;
三昧寺是海南建寺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據當地百姓口傳,唐代高僧鑒真大師與其弟子一行東渡日本時,遭遇颱風,船隻被風吹到陵水附近,禪師一行登岸後,便在陵水開演“般舟三昧”妙法,後人便在此興建起“三昧禪寺”,使這一地區佛教曾非常昌盛,故在海南地區享有“三千世界禪林,百萬人家福地”的聲譽,並有石聯之作,而寺內的三昧晨鐘更列為陵陽八景之首;
飽經歷史滄桑,千年古剎迎來了一片生機,以天時,欣逢新的宗教法規頒布,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開放的寺院後山基礎上劃出了30畝新地作為寺院擴建之用;以地利,三昧寺位於陵水縣城南,四周群山環繞,東聯萬寧興隆,香水灣,西至南灣猴島,與三亞南山寺位於同一地理縱列,北可達五指山,近臨大海,與風帆石、吊羅山等等旅遊勝地臨近,南來北往的交通非常發達;以人和,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留學尼泊爾歸國的常賢法師進住三昧寺組建僧團,奉行“解行並重,禪淨雙修”理念,嘗試夏冬安居,讀頌大乘經典,樹立良好學風、道風、立志把三昧寺建設成名符其實的十放從林;

三昧寺擴建部分功德項目

臥佛殿: 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 功德估算約500萬元;
歸來亭: 功德估算約50萬元;
三昧晨鐘: 功德估算 20萬元;
放生池: 功德估算待定;
三昧齋堂: 功德估算 待定;
三昧藏經閣: 功德估算 待定;

千年神龜緣起

法不孤起,仗緣方生。海南颶風,百年難遇。颱風吹起,地動山搖,樹折瓦飛。海濤洶湧,龍宮靈龜,浮出海水。愚痴漁民,不識神靈,網捕回家,正欲屠宰。海南信眾,集資贖龜。新港碼頭,放龜入海,神龜隨船,直回岸邊,信眾疑惑,不知何意。
三昧禪寺,住持常賢,知有因緣,帶回陵水,神龜入寺,悲從中來,流淚不止,一小時後,眼閉氣絕。新村冰廠,龍梅居士,運來冰塊,覆蓋全龜。僧眾念佛,晝夜不捨,神龜破冰,伸出其頭,信眾摸頭,頭部熱溫,持續很久。次日再經,路遇活佛,年咒加持。常賢知其,得以往生。買來棺木,如殮安葬。無奈神龜,龐然大物,八百餘斤,幾百勞士,安葬之後,耗盡體力,個個驚嘆,如此神龜,空前絕後。
突然之間,有人驚呼,神龜變石。果不其然,暮西之處,有一石頭,正似龜形,頭朝西方,安然往生,已成定數,常賢法師,更發大心,修墓刻碑,塑龜真身,再修涼亭。
三昧禪寺,又添傳奇。佛法無邊,真實不虛,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龜的前身,於三昧寺,曾經修行,只因犯戒,墮入畜生,一千多年,真誠懺悔,靈龜成神。再聞佛法,得已超生,是故世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敬請深信,念佛法門,不可思議,二六時中,念念相續,一念彌陀,決定生西;

臘梅酷暑綻奇雹

嚴冬臘梅竟然在海南酷暑中綻開。2007年6月中旬以來,陵水縣三昧寺的香客信徒像潮水般湧進寺廟內,就為一睹在北國冬雪開放的臘梅竟在海南酷熱的天氣中綻放。
據該寺廟住持常賢法師介紹,這棵臘梅是一位居士今年初從貴州特意帶來三昧寺供佛禮佛的,當時臘梅開滿了朵朵紅花,給寺廟增添了不少生趣。然而,春節過後,這棵臘梅卻慢慢地枯萎凋謝,最後枝幹枯死。僧人們本想把它拔掉,但由於它枝骨奇特,便用一些假花點綴在上面裝飾寺院門面。
在這棵臘梅枯死近3個月的時間裡,恰逢陵水大旱,天空也沒有下過幾場雨,寺院的水井更是旱到見底,僧人們的日常用水都是從別的地方運來的。由於嚴重缺水,僧人們沒有給這棵臘梅澆過水。誰知,5月24日浴佛節那天,他用一小瓢的浴佛水給這棵已枯死的臘梅澆水後,它竟在次日抽出了新芽,接著又在一個星期內結出7朵花蕾。
對此,記者採訪了花卉專家。專家說,這實在離奇,臘梅屬落葉灌木,開花時間在12月至翌年3月。因臘梅入冬初放,故又名冬梅,所以別說在酷暑中綻放,就連在北方這個季節也沒有開花的。其性喜光亦略耐陰,較耐寒,耐乾旱,忌水濕,故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
這棵枯死的臘梅為什麼能抽出新芽結出花蕾呢?專家們認為,也許是它沒有死透,一逢水即發新芽。至於這棵臘梅為什麼能在炎炎酷暑中結出花蕾?專家都搖頭稱奇,無法解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