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木蓮

海南木蓮

海南木蓮為木蘭科木蓮屬植物,海南當地稱為龍楠樹、綠楠、綠蘭等,是海南特產植物,民間用於治瘡和消炎。

基本信息

地理分布

原產我國南部,長江流域各地也有栽培,熱帶亞熱帶地區廣為栽培。生於向陽山坡雜木林中。要分布於海南定安、保亭、樂東、瓊中、陵水、三亞、東方等市縣,生於海拔300~1200m的溪邊、密林中,是海南特產植物。

特性

(圖)海南木蓮海南木蓮

喬木,高達20米,胸徑約45厘米.樹皮淡灰褐色,芽.小枝多少殘留紅褐色平伏短柔毛.葉薄革質.倒卵形.狹橢圓狀倒卵形.很少為狹橢圓形.長10-16(20)厘米.寬3-6(7)厘米.邊緣波狀起伏.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沿葉柄稍下延.上面深綠色.下面較淡.疏生紅褐色平伏微毛.側脈每邊12-16條,稍凸起,乾後兩面網脈均明顯.葉柄細弱.長3-4(4.5)厘米.基部稍膨大.托葉痕半圓形.長約4毫米.花梗長0.8-4厘米.徑0.4-0.7厘米.佛焰苞狀苞片薄革質.闊圓形.長4-5厘米.寬約6厘米.頂端開裂.兩面有粒狀凸起.緊接花被片的基部或靠近基部;花被片9.每輪3片.外輪的薄革質.倒卵形.外面綠色.長5-6厘米.寬3.5-4厘米.頂端有淺缺.內2輪的鈍白色.帶肉質,倒卵形.長4-5厘米.寬約3厘米.肉質.雄蕊群紅色.雄蕊長約1厘米.花葯長8毫米.藥隔伸出鈍或短鈍尖.雌蕊群長1.5-2厘米.具18-32枚心皮.頂端無短喙.平滑.基部心皮長7-10毫米.寬3-5毫米.上部的心皮露出面菱形,有一條縱紋.長寬均約5毫米.花柱不明顯,每心皮具胚珠5-8顆.2列.聚合果褐色.卵圓形或橢圓關卵圓形.長5-6厘米.成熟心皮露出面有點狀凸起.種子紅色.稍扁.長7-8毫米.寬5-6毫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用途

優良木材:材質堅硬,列為海南一類木材,木材紋理通直,美觀雅致,結構細緻均勻,材質很輕稍軟,易加工,少開裂,不變形,心材極耐腐。適用於細木工用材,可作樂器和極其小巧的工藝品,並可作膠合板用材。

藥用:用於治瘡和消炎,並且可以提煉其成份入藥。

園藝:可供觀賞綠化之用。

命名來源

(海南植物志)[Journ. Bot. 68: 204. 1930]
中國植物志:30(1):105

研究發現

1、分析海南木蓮葉的揮髮油成分。方法:採用水蒸氣法提取揮髮油,氣相色譜-質譜-計算機聯用技術分析。結果:共鑑定出49種化合物,占揮髮油總量的99.99%,其中主要成分是橙花叔醇(16.44%);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5.27%);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5.12%);α-丁香烯(4.97%)和丁香烯(4.48%)。

2、利用分光光度法測定了海南木蓮中的總黃酮含量,結果表明:海南木蓮葉中總黃酮的質量分數為5.78%,RSD=2.62%(n=6);枝中為3.05%,RSD=2.16%(n=6).回歸方程A=7.901 4 c+0.002 8,相關係數r=0.999 9.本法操作簡便,測定結果穩定、準確,為開發利用海南木蓮藥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3、對海南木蓮的葉和枝分別用質量分數為95%的乙醇和石油醚提取,提取液採用薄層層析法鑑定,薄層色譜圖呈現海南木蓮的特有斑點,並初步分析了海南木蓮不同部位提取液中的化學成分,對開發利用海南木蓮生藥提供了科學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