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常山

海南常山

海南常山所屬種子植物門,薔薇亞綱,灌木,高達2米,嫩枝,產海南,生於海拔1000-2000米山谷林下灌叢中。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常山(學名:Dichroa febrifuga,英文名稱:Antifebrile Dichroa、Chinese Quinine),別稱白常山黃常山雞骨常山、狗骨常山、茗葉常山、南常山、土常山大常山恆山大金刀、鴨屎草、雞屎草、雞尿草、雞骨風、雞骨黃山、雞骨木、風骨木、擺子藥、翻天印黃常見、樹盤根、果拜扭、野蘭子、一枝蘭、一枝藍、互草、蜀漆甜茶、 窩逼逼里、過擺留及俄比比尼等,為繡球花科常山屬植物,種加詞 febrifuga 意為“解熱的,退熱的 ”。全株有毒,誤服過量可致嘔吐、腹瀉及頭昏等症狀。本種的醫藥用途因由一位住在常山的和尚發現,故而命名為常山。

植物特徵

常山一般高達2米,嫩枝、葉柄和葉下面均被長柔毛;小枝圓柱形,灰黃色,老枝變無毛,淺褐色。葉厚紙質,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8-16厘米,寬2.5-6.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邊緣在中部以上具疏離鋸齒,上面欖綠色,無毛,有光澤,下面密被長柔毛,側脈每邊5-8條,網脈在上面稍隆起;葉柄長2-4毫米。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展開,長5-7厘米,直徑約10厘米,被長柔毛;花蕾近球形,直徑約2.5厘米;花萼杯狀,長約1.5毫米;裂片5片,展開,卵形,長約1毫夲墰禁查查查譚主查術蜾尖;花瓣5瓣,長圓形,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約3.5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內端具三角形的尖角,無毛;花絲鑽形,長1.2-2毫米,花葯卵狀橢圓形,花蕾時下彎而貼生於花絲上;花柱3(-4),展開,長約1.6毫米,粗大,柱頭近球形;子房半下位。漿果長卵形,連花柱長約4.5毫米,直徑約6毫米,被短柔毛或無毛;種子橢圓形,稍偏斜,具網紋,花期6-7月,果期9-12月。

產地

產地海南。屬於熱帶地區,生於海拔1000-2000米山谷林下灌叢中。
模式標本采自五指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