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測風塔

初步資料表明,我國陸上風電可開發量為2.5億千瓦,在海水深2m至15m之間的海域風電可開發量為7.5億千瓦,我國風電的大規模開發潛力在海上,特別是水深小於15m的近海,更是今後幾十年風電發展的方向。 由於海上豐富的風能資源和當今技術的可行性,海上風電將成為一個迅速發展的風電市場。 至15m之間的海域風電可發電力為7.5億千瓦,我國風電的大規模開發潛力將在海上,特別是深度小於15m的近海,更是今後幾十年的風電發展的方向,因此海上風資源的測量調查也日益為大家重視。

風電是可再生的無污染的能源。海上風能資源豐富而且穩定,風況優於陸地,且受土地利用、噪聲污染、鳥類保護、電磁波干擾較少,不涉及土地徵用等問題。初步資料表明,我國陸上風電可開發量為2.5億千瓦,在海水深2m至15m之間的海域風電可開發量為7.5億千瓦,我國風電的大規模開發潛力在海上,特別是水深小於15m的近海,更是今後幾十年風電發展的方向。 開發海上風能首先需要弄清近海區域風的變化規律及特徵。近岸陸地氣象站所測風速由於受到地面粗糙度及大氣穩定度等因素的影響,與海上風速有一定差異,不能直接用來代表海上風況。獲得海上風資源數據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在海上建立測風塔。目前我國已建成的海上測風塔很少,可供借鑑參考的資料更少。本文主要對黃海北部海域某近海測風塔的設計與基礎施工情況進行總結,希望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和借鑑。
由於海上豐富的風能資源和當今技術的可行性,海上風電將成為一個迅速發展的風電市場。初步資料表明,我國陸上風電可發電量為2.5億千瓦,在還誰深2m 至15m之間的海域風電可發電力為7.5億千瓦,我國風電的大規模開發潛力將在海上,特別是深度小於15m的近海,更是今後幾十年的風電發展的方向,因此海上風資源的測量調查也日益為大家重視。主要測量要素包括氣象要素(風速、風向、溫度、壓力、濕度)和海洋物理的要素(波、浪、流速、潮、海水鹽度、濁度等,重點測量海流、波、浪)
我們根據CSI在國外海上風電方面的經驗和技術,針對海上風能評估測量要素,設計出SR3000系統。對於海上測風,CSI的英國公司(CSL公司)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指導了我們的系統開發。系統採用樣分級檢測達到歐洲MEASNET標定要求的Class1級的A100LM風速儀(wind speed ltd)原Vector)公司產品。作為專業的氣象儀器公司,我們遍布全國的氣象梯度測驗也直接給予我們的系統有力保障,確保所測數據的質量。
SR3000海洋風能評估測量組成:
海上部分:數據採集器、通信模組(GPRS)、氣象感測器和太陽電源系統、航空障礙燈構成。
海下部分:挪威Nortek公司AWAC超音波式剖面流速波浪測量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