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翳墜翳丸

浮翳墜翳丸是一劑藥方,出自《金鑒》卷七十七。

基本信息

組成:石決明1兩,知母1兩,細辛5錢,五味子半兩,生地黃2兩,人參2兩半,防風1兩,兔肝1具。
主治:浮翳內障之證,初患之時,不癢不疼,從瞳神內映出白色,暗處看則其翳寬大,明處看其翳略小,全無血色相混。緣腦風沖入於眼,胞胎流下,致成內障。
用法用量:每服3錢,茶清送下。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中藥方劑之浮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