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頭[漢語詞語]

浪子回頭[漢語詞語]

浪子回頭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làng zǐ huí tóu,浪子指不務正業的遊蕩子弟。浪子回頭指不務正業的敗家子改邪歸正,悔過自新。

基本信息

成語簡介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用於失足青年 。

出 處 《八十一夢·第32夢》:“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理想》第9節 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

示 例 他終於浪子回頭,改邪歸正了。

近義詞: 棄惡從善、迷途知返。

反義詞:執迷不悟。

出自:浪子回頭金不換。

釋義: 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歸正後極其可貴。

英文解釋: A prodigal who returns is more precious than gold.

成語典故

明朝的時候,有一個財主年過半百,才喜得貴子,取名為天寶,天寶長大後遊手好閒,揮金如土,老財主怕兒子這樣下去保不住家業,便請了個先生教他明白事理,輕易不讓他出門,在先生的管教下,天寶漸漸地變得知書識禮了。不久,天寶的父母不幸雙雙下世,天寶的學業從此中斷。

等天寶的先生一走,天寶小時候認識的狐朋狗友又找上門來。天寶故態萌發,整日花天酒地,不到兩年,萬貫家財花了個精光,最後落得靠乞討為生。直到這時,天寶才後悔自己過去的生活,決定痛改前非,一天晚上,他借書回來,因地凍路滑,再加上一天粒米未進,一跤跌倒後,再也沒有力氣爬起來,不一會兒,就凍僵在路旁。

這時,王員外正好路過,見天寶拿著一本書,凍僵在路旁,不禁起了憐愛之心,便命家人救醒天寶。天寶被救醒後,王員外問清了他的家世,對他很同情,便把他留在身邊,打算讓天寶做女兒臘梅的先生,對此天寶求之不得,趕緊拜謝了王員外救命之恩,從此,天寶就留在王員外家勤勤懇懇地教臘梅讀書識字。

臘梅長得如花似玉,而且溫柔賢淑。天寶剛開始只管讀書,時間一長,不禁犯了老毛病,對臘梅想入非非,動手動腳。臘梅氣得找父親哭訴一番,王員外聽後不動聲色。他怕這件事傳到外面,對女兒的名聲有影響,便寫了一封信,把天寶叫來,對他說:"天寶,我有一件急事需要你幫忙。"天寶說:"員外對我恩重如山,無論什麼事,我決不推辭!"王員外說:"我有一個表兄,住在蘇州一孔橋邊,煩你到蘇州把這封信送給他。你這就起程吧!"說完,又給天寶二十兩銀子作為盤纏,天寶雖然不想離開臘梅,但也無可奈何,只好怏怏地上路。

誰知到蘇州,到處都是孔橋,天寶找了半個多月,也沒找到王員外表兄的住處,眼看著盤纏快花完了,他打開信一瞧,不禁羞慚尤分,只見信上寫著四句話:"當年路旁一凍丐,今日竟敢戲臘梅;一孔橋邊無表兄,花盡銀錢不用回!"

看完信後,天寶科想投河自盡,但他轉念一想:王員外非但救了我的命,還保住了我的名聲,我為什麼不能掙二十兩銀子,還給王員外,當面向他請罪呢?於是,天寶振作精神,白天幫人家幹活;晚上挑燈夜讀。三年下來,他不但積攢了二十兩銀子,而且變成了一個博學的才子,這時,恰恰開科招考,天寶進京應試,一舉中了舉人,於是,他星夜兼程,回去向王員外請罪。

到了王員外家,天寶"撲通"一聲跪倒,手捧一封信和二十兩銀子,對王員外說他有罪。王員外一見面前的舉人是天寶,趕緊接過書信和銀子,一看原來說是三年前他寫的那封。不過,在他那四句話後又添了四句:"三年表兄未找成,恩人堂前還白銀;浪子回頭金不換,衣錦還鄉做賢人。"

王員外驚喜交加,連忙扶起天寶,對他問寒問暖,又親口把臘梅許給天寶。

從此,"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俗語便流傳開來。

故事

浪子回頭金不換

故事徐志摩祖輩的一段公案浪子回頭金不換——2009-04-17

俗話說富不出三代,往往第一代省吃儉用艱苦創業,積累了一定資金,第二代在上輩積累財富的基礎上大大的發展起來,到了第三代已是家財萬貫,那時第三代就飄飄然起來,惰性就迅速上升,好逸惡勞,乃至遊俠好博,一擲千金,日久即使金山銀山,也會揮霍一空。這就是富不出三代的潛規律。

當然這個潛規律也不是鐵板一塊,即使已是浪蕩子,只要猛然回頭同樣可重振家業,乃至青勝於藍。這使我想起徐志摩祖輩的一段公案,這段公案在我的《徐志摩傳奇》里沒有寫進去,以後他人所寫的徐志摩傳記中我也沒有讀到過,這是一個浪子回頭的典型。

徐志摩的曾祖父徐宗泉,曾是一個揮霍無度的浪蕩子。宗泉的父親徐開錦在嘉慶道光年間遷居到硤石鎮的上東街,從事商業,頗為發達,可謂家財萬貫。宗泉是其獨子,從小嬌生慣養,因為家中有錢,他就吃喝玩樂,並染上了賭博惡習,父母屢屢告誡,不但不聽勸規,而且揮霍更加無度。

年長日久,父母已心灰意冷。於是他父母點起香燭,跪在祖先遺像面前邊哭邊訴:“宗泉不肖將墮家業,為今之計惟有將祖遺田產分半捐助廣善堂充作善舉,余則聽之,然冀後之或悔悟也。”

廣善堂是當時硤石的一個慈善組織,那時正為基金不足而憂心忡忡,行將廢除。現在得到徐開錦捐助的良田三百畝,廣善堂有了經濟實力就重舉善事,受施者日眾。徐家從此也種下了善根。

徐開錦夫婦年事漸高,宗泉賭興非但沒有收斂,而且愈發放肆,家裡拿不到錢,就四處借債,人們知道徐家家道豐厚,也放心借給他。但到了除夕之夜事情就暴露了。來索債的人成批成群,喧鬧之聲不絕於耳。宗泉看到這個局面恐慌萬狀,急得不知所措。其父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把索債人全部請他們站到門外,由你一一去償還。”說著他把內房裡錢櫃的鑰匙交給了宗泉。低頭長嘆。

嘉慶、道光年間通用制錢,百串制錢要往返許多次。等到償還完畢,宗泉已疲憊不堪,癱坐在椅子上,上氣不接下氣,神情十分頹喪。這時他父親語重心長地言道:“你僅僅現成地取錢,就感到疲乏不堪,那我積錙累寸創下這份家產,那是何等艱辛,要疲乏到何等地步?!”

宗泉聞言,淚如雨下,從此以後他一反故態,不僅注重節約,而且勤勤懇懇地從事經營,幾年以後,宗泉所積聚的家產竟數倍於往昔。敗子回頭金不換一時在硤石傳為美談,也有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因為他父親將家產一半捐給了廣善堂,善有善報。

宗泉不僅重振了家業,還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授給了子孫,他生有六子,個個樸實而謹明。就以其曾孫徐志摩而言,過去指責他為公子哥兒,未免言過其實。說陸小曼生活奢侈,這是事實。其實志摩生活是相當勤奮而樸實的。他在美國留學其間,是一邊學習一邊打工掙錢的;回國參加工作後,就再沒有用過家裡的錢,他在上海、北京教書期間,都同時兼兩個院校課程,還要主編《晨報副鐫》、《新月》及《詩刊》,又寫下了數百萬文字及詩篇。這是一個公子哥兒萬萬不能做到的。他的生活也相當樸素,他剛到北京任教期間,所帶的兩件長袍一件是破的,另一件烤火時燒了一個洞,那時他住在胡適家中,是胡適夫人給他綴補的。他的飲食也很有度,有一次他請在硤石開智學堂張惠衣吃飯,他挨著張惠衣的耳朵說:“我們以一元為度。”這既是他的美德也是他的家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