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線蘭

浙江金線蘭

植株高8—16厘米。根狀莖匍匐,淡紅黃色,具節,節上生根。莖淡紅褐色,肉質,被柔毛,下部集生2--6枚葉,葉之上具1--2枚鞘狀苞片。葉片稍肉質,寬卵形至卵圓形,長0.7--2.6厘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高8—16厘米。根狀莖匍匐,淡紅黃色,具節,節上生根。莖淡紅褐色,肉質,被柔毛,下部集生2--6枚葉,葉之上具1--2枚鞘狀苞片。葉片稍肉質,寬卵形至卵圓形,長0.7--2.6厘米,寬0.6--2,1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邊緣微波狀,全緣,上面呈鵝絨狀綠紫色,具金紅色帶絹絲光澤的美麗網脈,背面略帶淡紫紅色,基部驟狹成柄;葉柄長約6毫米,基部擴大成抱莖的鞘。總狀花序具1--4朵花,花序軸被柔毛;花苞片卵狀披針形,膜質,長約6.5毫米,寬約3.5毫米,先端漸尖,背面被短柔毛,與子房近等長或稍長;子房圓柱形,不扭轉,淡紅褐色,被白色柔毛,連花梗長約6毫米;花不倒置(唇瓣位於上方);萼片淡紅色,近等長,長約5毫米,背面被柔毛,中萼片卵形,凹陷呈舟狀,先端急尖,與花瓣粘合呈兜狀,側萼片長圓形,稍偏斜;花瓣白色,倒披針形至倒披針形;唇瓣白色,呈Y字形,基部具圓錐狀距,中部收狹成長4毫米、兩側各具1枚雞冠狀褶片且其邊緣具(2--)3--4(--5)枚長約3毫米小齒的爪,前部擴大並2深裂,裂片斜倒三角形,長約6毫米,上部寬約5毫米,邊緣全緣;距長約6毫米,上舉,向唇瓣方向翹起幾成U字形,末端2淺裂,其內具2枚瘤狀胼胝體,胼胝體生於距中部從蕊柱緊靠唇瓣處伸人距內的2條褶片狀脊上;蕊柱短;蕊喙直立,叉狀2裂;柱頭2個,離生,位於蕊喙的基部兩側。花期7---'9月。
產地分布:產浙江(遂昌)、福建(建陽將樂)、廣西(龍勝)。生於海拔7001200米的山坡或溝谷的密林下陰濕處。模式標本采自浙江(遂昌)。
浙江金線蘭浙江金線蘭

本種提示

本種營養體與金線蘭[A.Roxburghii(Wall.)Lindl.]頗相似,但唇瓣前部的2枚裂片較寬,倒的斜三角形,爪部兩側各具1枚上面具(2—)3--4(--5)枚小齒的雞冠狀褶片,決非流蘇狀而易區別。
參考文獻:AnoectochiluszhejiangensisZ.WeietY.B.ChanginBull.Bot.Res.9(2):39,6z.4.1989;浙江植物志7:521,圖7698.1993;福建植物志6:666,圖593.1995.
浙江金線蘭浙江金線蘭
浙江金線蘭(葉)浙江金線蘭(葉)

本屬概述

AnoectchilusBl.Bl,Bijdr.:411.20Sep-7Dec1825(‘Anecochilus’),nom.conserv.;Benth.EtHook.F,Gen.Pl.3:598.1833;Seidenf.InDanskBot.Ark.32(2):40.1978.——OdontochilusBl,1.C.地生蘭。根狀莖伸長,莖狀,匍匐,肉質,具節;節上生根。莖直立,或向上伸展,圓柱形,具葉。葉互生,常稍肉質,部分種的葉片上面具雜色的脈網或脈紋,基部通常偏斜,具柄。花大、中等大或較小,倒置(唇瓣位於下方)或不倒置(唇瓣位於上方),排列成疏散或較密集的、頂生的總狀花序;萼片離生,背面通常被毛,中萼片凹陷,舟狀,與花瓣粘合呈兜狀;側萼片常較中萼片稍長,基部圍繞唇瓣之基部;花瓣較萼片薄,膜質,與中萼片近等長,常斜歪;

唇瓣基部與蕊柱貼生,基部凹陷呈圓球狀的囊,囊小,被側萼片的基部包著,或延伸成圓錐狀的距,伸出於側萼片基部之外,下垂或上舉;唇瓣前部多明顯擴大成2裂,其裂片的形狀種種且叉開,罕前部略擴大,中部收狹成或長或短的爪,其兩側多具流蘇狀細裂條或具鋸齒而少為全緣的,基部囊或距的末端2淺裂或不裂,其內面中央具1枚縱向隔膜狀龍骨狀的褶片或罕無,而在它的兩側各具1枚肉質、形狀種種、具短柄或無柄的胼胝體;蕊柱短,前面兩側常各具1枚縱向、平行的翼狀的附屬物或罕無;花葯2室;花粉團2個,每個多少縱裂為2,棒狀,為具小團塊的粒粉質,具長或短的花粉團柄,共同具1個粘盤;蕊喙通常直立,叉狀2裂;柱頭2個,離生,凸出,位於蕊喙基部前方或基部的兩側,極罕2個柱頭緊靠一起而合生成較大的1個,位於蕊喙前面之下的正中央。本屬模式種:

AnoectochilussetaceusBl.約有40餘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至大洋洲。我國有20種,2變種,產於西南部至南部。開唇蘭屬(AnoectochilusBl.)與齒唇蘭屬(OdontochilusBl.)兩者的區別很小,主要據前者的唇瓣基部延伸成圓錐狀的距,距較長,伸出於兩側萼片基部之外,不被側萼片基部包著,柱頭2個,位於蕊喙基部之兩側;後者唇瓣基部凹陷呈圓球狀囊,其囊小,藏於兩側萼片基部之內、被包著;柱頭2個(罕為1個),2個柱頭位於蕊喙基部兩側至基部的前方,確有過渡,極罕2個柱頭緊靠一起合生成1個,位於蕊喙前面之下正中央。多數學者主張將此兩屬合併。我們根據國產20種2變種植物花部結構的觀察研究,贊成C.Seidenfaden(1978年)將齒唇蘭屬。

亞族概述

Subtrib.Goodyednae Klotz. Klotz.In Hayne,Arzbetgew 14:tab.24. 1846,"Goodyereae". 地生或罕有附生或腐生草本,常具近莖狀的圓柱形根狀莖和少數稍肉質的根。莖一 般較細弱,具葉。葉散生簇生席捲式,草質,常有種種美麗斑紋。總狀花序頂生, 具數花至多花;花一般扭轉,具較淺色澤;唇瓣基部通常凹陷成囊狀或有距,內有腺體 或毛,不同程度地與蕊柱基部合生,有時前端擴大,在囊狀基部與擴大前端之間具爪, 爪上常有流蘇或齒缺;花葯生於蕊柱背側,直立;花粉團2個或每個縱裂為2,花粉團 粒粉質,由許多可分的小團塊組成,具或不具花粉團柄,花粉團或花粉團柄從花葯頂端 伸出粘附於粘盤上;蕊喙直立,與花葯近等長;柱頭1或2個。 本亞族模式屬:Goodyera R.Br. 花約35屬,全球均有分布,主要見於熱帶,特別是亞洲熱帶地區。我國有13屬。

本族概述

Lindl,Coil.Bot.App.1821.地生或腐生草本,地下通常有長或短的根狀莖,極罕具塊莖,不具假鱗莖。葉基生或莖生;葉片通常扁平,罕有近圓筒形,少數無葉(腐生種類)。花兩側對稱或罕有近輻射對稱;唇瓣基部一般不具長距;花葯以狹窄基部或花絲連線於蕊柱,常枯萎或脫落;花粉團通常2個,罕有4個,粒粉質,為均勻的粒粉質或由可分的小團塊組成,具或不具花粉團柄粘盤,若有花粉團柄則從花葯頂端伸出;蕊喙長或短,前者常直立並分裂。本族模式屬:NeottiaL.共約80屬,全球熱帶至溫帶均有分布。我國有8個亞族共45屬。

亞科概述

地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具根狀莖、塊莖或假鱗莖。葉莖生或基生摺扇狀、對摺或具網狀脈,草質至革質。花序(或花葶)頂生或側生;花通常兩側對稱,有特化的唇瓣,少有例外,一般扭轉,具1室子房;蕊柱通常具1枚能育雄蕊;花粉粘合成團塊,稱花粉團;花粉團2--8個,粒粉質或蠟質,其一端常伸出花粉團柄並連線於粘盤,也有直接連線於粘盤或通過粘盤柄連線於粘盤的,較少既無花粉團柄又無粘盤柄與粘盤的;柱頭1或2,凹陷或凸出;蕊喙通常存在,大或小。果實通常為蒴果;較少呈莢果狀。種子通常兩端有延長的翅,較少無翅並有厚的外種皮。本亞科模式屬:OrchisL.共約690餘屬,全球均有分布。我國有4個族,42個亞族共167屬。

蘭目分類(三)

細葉石斛
細毛火燒蘭
香港雙袋蘭
小葉毛蘭
小花杓蘭
新疆火燒蘭
西南尖藥蘭
小雙花石斛
溪頭石豆蘭
小花火燒蘭
狹瓣貝母蘭
細花蝦脊蘭
細柄石豆蘭
西南蝦脊蘭
蝦脊蘭屬
雪峰蝦脊蘭
蝦脊蘭
西藏隔距蘭
小葉石豆蘭
狹唇卷瓣蘭
線瓣石豆蘭
香港卷瓣蘭
狹葉蝦脊蘭
小花牛齒蘭
小白及
小片齒唇蘭
小兜蕊蘭
香花指甲蘭
香花蝦脊蘭
香港金線蘭
小齒唇蘭
細葶無柱蘭
西南齒唇蘭
西藏無柱蘭
小花釵子股
細距兜被蘭
小羊蒜
新型蘭
銹色羊耳蒜
小花對葉蘭
斜瓣翻唇蘭
小羊耳蒜
細莖沼蘭
狹葉鳶尾蘭
心葉羊耳蒜
狹唇角盤蘭
羊耳蒜屬
盂蘭屬
煙色斑葉蘭
雅致玉鳳花
盂蘭
雲葉蘭屬
圓柱釵子股
雲南盆距蘭
粵瓊玉鳳花
玉鳳花屬
硯山毛蘭
疣天麻
岩坡玉鳳花
原天麻
燕石斛
硬葉蘭
雲南美冠蘭
雲南杓
玉龍杓蘭
雅致杓蘭
隱柱蘭
眼斑貝母蘭
圓唇蝦脊蘭
羽唇叉柱蘭
元陽石豆蘭
異唇蘭屬
銀蘭
雲北石豆蘭
圓葉石豆蘭
疣鞘貝母蘭
銀帶蝦脊蘭
鴨跖草
圓柱葉鳥舌蘭
異型蘭
雲南叉柱蘭
一花無柱蘭
一柱齒唇蘭
艷麗齒唇蘭
圓鈍沼蘭
雲葉蘭
鳶尾蘭
芋蘭屬
鳶尾蘭屬
雲南角盤蘭
紫花芋蘭
中泰玉鳳花
紫斑玉鳳花
折唇羊耳蒜
中緬玉鳳花
直立山珊瑚
中華盆距蘭
針葉石斛
紫瓣石斛
竹葉毛蘭
竹枝毛蘭
足莖毛蘭
重唇石斛
竹枝石斛
紫點杓蘭
紫花美冠蘭
足柱蘭屬
中甸杓蘭
腫節石斛
指葉毛蘭
足柱蘭
珍珠矮
直唇卷瓣蘭
紫紋卷瓣蘭
中華蝦脊蘭
澤瀉蝦脊蘭
直葶石豆蘭
鑽齒卷瓣蘭
中華叉柱蘭
鎮康貝母蘭
浙杭卷瓣蘭
錐莖石豆蘭
直立卷瓣蘭
中華卷瓣蘭
窄苞石豆蘭
竹葉蘭屬
指甲蘭屬
蜘蛛蘭屬
窄果脆蘭
窄唇蜘蛛蘭
錐囊壇花蘭
指甲蘭
浙江金線蘭
中華壇花蘭
紫背沼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