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植物學會

浙江省植物學會

浙江省植物學會Botanical Society of Zhejiang (BSZ) 始建於1933年,是浙江省植物科學工作者自願組成,依法登記成立的學術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的法人社會團體。

學會簡介

是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植物學會的組成部分,是發展我國、我省植物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業務主
11
管單位是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業務指導單位是中國植物學會,登記管理單位是浙江省民政廳社團登記管理處。目前學會有會員800多人,掛靠單位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學會的宗旨是團結和組織廣大植物學科技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繁榮促進我省植物科學事業的發展,普及植物學知識,促進植物學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服務,為加速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做貢獻。反映廣大植物學科技工作者的呼聲和維護其合法權益,為廣大植物學工作者服務。活動中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發展科技的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優良作風。積極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尚,發揚科學道德風尚,團結廣大植物學工作者,開展學術上的自由討論,交流科學研究和教學經驗,按照本章程和民主辦會原則,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的開展工作。

業務範圍

(一)積極開展植物科學的學術交流,有重點的組織科研、教學的學術講座和科學考察,促進科學發展;
(二)大力普及植物學科學技術知識,推廣先進植物科學技術,向社會提供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
(三)組織編輯、出版、發行植物科學的學術書刊;
(四)組織植物學科技工作者參與國家有關植物科技政策、科技發展戰略的科學決策,對國家經濟建設中有關植物科技的重大決策進行科學論證和科技諮詢;@sohu.com
(五)組織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和競賽(浙江賽區)的工作及相關培訓。
(六)接受委託承擔科技項目評估、科技成果鑑定、技術職務資格評審,組織、舉辦科技展覽等;
(七)發現並推薦人才,表彰、鼓勵在植物科技活動中取得優秀成績的會員和科技工作者;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
(八)經常向有關部門反映植物學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正當呼聲,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九)積極開展植物學科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加強同國內外的植物學學術團體和植物學工作者的友好聯繫;
(十)舉辦各種培訓班、講習班或進修班,傳播植物學知識和先進技術,努力提高會員的學術水平;
(十一)舉辦為植物學工作者服務的各種事業活動。

學會機構

理事會
名譽理事長余象煜鄭朝宗韋直過全生陳啟常
理事長傅承新
副理事長丁炳揚金則新蔡延奔於明堅柳新紅
秘書長於明堅(兼)
常務理事傅承新丁炳揚金則新蔡延奔黃堅欽柳新紅洪利興李銘紅黃愛軍張方鋼於明堅胡紹慶徐建忠趙鸝邱英雄
名譽理事樓爐煥
理事丁炳揚於明堅王蘭州呂洪飛李鈞敏李根有李銘紅邱英雄何東濤張方鋼張慶勉陳征海陳錫林金則新周初霞鄭紹建趙鸝胡仁勇胡紹慶柳新紅洪利興陶正明錢湫泓倪穗徐禮根徐建忠黃堅欽黃愛軍章藝余金良傅承新鮑淳松潘文戎蔡延奔曹家樹金孝鋒趙雲鵬陳建華陳少波吳玉環季夢成
分支機構
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傅承新(兼)
科技開發工作委員會主任洪利興
教學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李銘紅
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柳新紅(兼)
組織工作委員會主任黃愛軍
秘書處
副秘書長趙雲鵬金孝鋒
秘書處成員於明堅趙雲鵬金孝鋒姜維梅蔣金火趙麗安高彩雲

分支機構組成

分支機構組成分支機構組成

學會服務

服務項目:
••生物多樣性知識培訓;
•植物物種認證和分類鑑定、植物物種多樣性研究;
•植被多樣性研究;
•植物遺傳多樣性分析;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和競賽浙江賽區的工作及其培訓;
•藥用、觀賞等植物的分子鑑定;
•藥用、觀賞等植物的快繁技術和轉基因技術;
•藥用、食用等植物的有效成分分離、分析與鑑定;
•生態市、縣、鄉鎮建設規劃;
•生態河、生態湖等建設

學會科研

·《優良中藥品種日本三島柴胡的引種栽培研究》(李銘紅)
·《中藥梔子的GAP標準栽培體系研究與利用》(李銘紅)
·銀杏系統發育地理學研究:冰期避難所與祖先群體的探索(趙鐵橋)
·延胡索種質資源調查(歐丹燕)
·菜頭腎種質資源調查(歐丹燕)
·了哥王活性成分研究(歐丹燕)
·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測試指南項目:植物新品種測試指南-紅豆杉(鄭軍獻)
·千島湖棲息地片段化對鳥類多樣性和群落聚群格局的影響(胡廣)
·中藥資源評價平台的建立(浦錦寶)
·中藥三葉青的人工繁育研究(浦錦寶)
·蠶副產物在中醫藥領域綜合利用(第二位)(浦錦寶)
·蠶砂提取物研製國家中藥Ⅱ類新藥生血寧(第三位)(浦錦寶)
·浙江菌類藥資源調查及利用研究初報(第五位)(浦錦寶)
·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路古田山常綠闊葉林樣地建設(於明堅)
·基於不同生境條件的目標森林群落構建技術研究(於明堅)
·片段化森林的物種多樣性維持機制研究(於明堅)
·千島湖片段化森林群落聚群規律及人為干擾的影響(於明堅)
·“磐五味”藥材種源遺傳分析與藥效成分指紋圖譜建立(趙雲鵬)
·抗腫瘤中草藥貓人參的活性成分及其積累特性研究(趙雲鵬)
·重要藥源植物品種選育和規範化栽培技術研究(趙雲鵬)
·教學標本標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試點(蔣金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