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胸膜痛

流行性胸膜痛,是一種疾病症狀。

流行性胸膜痛概念

是由B組柯薩奇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其特徵是有劇烈的上腹痛或胸痛.

流行性胸膜痛詳細介紹

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小兒最常見,可由B組柯薩奇病毒6個型中任何一型引起.臨床特徵為突然發作的嚴重,頻繁,間歇性(通常是胸膜)上腹部和下胸部疼痛,伴有發熱,常常頭痛,咽喉痛和全身不適.可出現局部壓痛,感覺過敏,肌肉腫痛,軀幹和四肢肌痛.通常2~4日痊癒,但也可能在幾日內復發,某些病例症狀可持續幾周.高達5%的病例併發症有睪丸炎,無菌性腦膜,偶爾並發纖維素性胸膜炎和心包炎.
該病流行時很容易診斷,但散發病例或流行早期有時會誤診為自發性氣胸,急性闌尾炎,胰腺炎,肋軟骨炎,內臟穿孔,流感樣呼吸道感染或心肌梗死.實驗室診斷包括從咽部或糞便中分離到病毒及血清特異性中和抗體效價升高.
雖然有少數死亡病例的報導,但若無併發症,本症預後良好.有可能發生B組其他型柯薩奇病毒的重複感染.治療為對症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