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

流坑

被譽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於江西省贛中地區,屬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位於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這是一座典型的江右民系古村,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山川形勝,鍾靈毓秀。流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距樂安縣城38公里。全村現有將近5000人,贛語為該村的本地方言,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流坑村有著古老驕人的歷史和高度發達的文明。五代南唐升元年間建村(937-943),始屬吉州之永豐縣,南宋時割隸撫州之樂安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個村子大都姓董,是一個董氏單姓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董氏尊西漢大儒董仲舒為始祖,又認唐代宰相董晉是他們的先祖。據族譜記載,董晉的孫子董清然在唐末戰亂時,由安徽遷入江西撫州的宜黃縣,他的曾孫董合再遷至流坑定居,成為流坑的開基祖。宋代是流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董氏 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興,成為江南大家族聚居的典型。時有“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和“歐(歐陽修)董(流坑董氏)名鄉”之美稱。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毀。明清時代,村中有識之士紹繼祖業,興教辦學,修譜建祠,並發展竹木貿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榮興盛。從宋初到清末,村中書塾、學館,歷朝不斷,明萬曆時有26所,清道光時達28所。全村曾出文、武狀元各1人,進士34人,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簿、教諭,超過百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進士的村子僅有4個,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個文物遺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實在是難得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遊歷,贊:“其處 闤闠 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見《徐霞客遊記》第14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版)這裡說的“五桂坊”,就是為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氏一門五人同時中進士這一盛事而建的紀念牌坊,“五桂齊芳”,歷史罕見,可謂殊榮。近千年來,流坑科舉之盛、仕宦之眾、爵位之崇、經商之富、建築之全、藝術之美、家族之大、延續之久,在江西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也是少見的。

歷史遺蹟

流坑流坑

流坑村是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一個縮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里,流坑董氏依靠嚴密的封建宗族制度來凝聚族眾、維繫秩序、穩定發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動的遺存隨處可見,特別是那版本眾多的譜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難得的人文景觀。現在仍保存有明萬曆十年族譜 3本,清代各房譜牒20多個版本,各種宗廟祠堂58座。大宗祠遺址更是一絕,五根高8米、直徑0 .7 米的花崗岩石柱, 傲視蒼穹,被稱為流坑的“圓明園”。

村落布局

流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明代中葉,村子在族人的規劃、營造下,形成了七橫(東西向)一豎(南北向)八條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設定門樓,門樓之間以村牆連線圍合的格局。巷道內鵝卵石鋪地,並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統。村中現有明清古建築及遺址計 260餘處,其中明代建築、遺址19處,還有重要建築組群18處、書屋等文化建築14處、牌坊5座、宗祠48處、廟宇8處。另有古水井、風雨亭、碼頭、古橋、古墓葬、古塔遺址等32處。村中古建築均為磚木結構的樓房,高一層半,格局多為二進一天井,質樸而簡潔,但建築裝飾十分講究,集木、磚、石雕(刻)及彩畫、墨繪於一體,工藝精湛。明代建築懷德堂中的雀(爵)鹿(祿)蜂(封)猴(侯)磚雕壁畫和永享堂照壁上鑲嵌的“麒麟望日”堆塑,堪稱精品。數以百計的屋宇,堂上有匾,門旁有聯,門頭、牆壁上刻有不少題榜、名額,總計682方(處)。這些匾聯皆有來歷,內涵豐富,意境深遠,或表主人之身世,或顯家族之榮耀,或體現儒家傳統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的美好情境。流坑村古建築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贛式民居的典型風格和特點,面積近7萬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組群完整,街巷仍為傳統風貌,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人文科學價值及環境與建築藝術價值。

古村文化

流坑村是古村文化的經典,是我國古典民居建築中的明珠,也是為數不多的人類文明的瑰寶。

流坑流坑

1990年秋,江西省著名歷史學家周鑾書到流坑考察,寫下《初訪流坑村》一文,掀開了這個久藏深閨的古典村落的面紗,把她公之於眾。此後多年,他又組織專家、學者到流坑考察、調查,撰寫了《千古一村——流坑歷史文化考察》等著作。1996年初冬,國家著名文物、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等考察流坑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相見恨晚”,認為流坑村“是我國文物保護、歷史文化地區保護的一個重要發現”。同年11月19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國古代文明縮影》一文,引起全國轟動。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的李鐵映同志當即作出重要批示,使流坑村的保護工作得到國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和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視與支持。1997年8月初,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專程考察流坑村,對流坑古村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流坑村的歷史從五代一直延續到清代,延續時間之久,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之高,建築藝術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內涵之豐富,恐怕是國內其它地區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擬的。”“完全可以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來也可以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揮筆為流坑題詞:“千古第一村”。同年8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批流坑村為江西省歷史文化保護區,同時,21處古建築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流坑村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這些年來,我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認真做好流坑古村文物古蹟的保護管理、開發利用工作。我們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編制了《江西省樂安縣流坑古村落保護規劃》,對古村實行分區(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建築控制地帶)分級(省、縣文物保護單位、精品建築、一般保護建築)保護,按上級要求完成了 33處省、縣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建檔工作,並扎紮實實地做好了文館、秘閣校書祠、明齋繩武先生祠等重要古建築的維修工作。我們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流坑村實際,制定了《樂安縣流坑村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依法加強了對村中文物古蹟的保護和管理。我們堅持創新意識,不斷探索古村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新路子,採取思想教育、村民自治、利益驅動相結合的方法,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認真做好古村的各項工作。我們堅持開展合理利用,使古村文化旅遊業蓬勃發展。村中開闢了十二個景點為主要遊覽內容的半日游活動,辦起了流坑文物陳列館,推出了儺舞藝術表演、烏江漂流等旅遊項目;修通了硬化路面公路,解決了進村難的問題;開通了程控電話和行動電話,解決了通訊差的問題;治理了村中環境,培訓了導遊隊伍,組織了各種旅遊商品的生產與銷售。流坑古村的文物保護和旅遊業正在紅紅火火地發展。目前,我們正舉全縣之力,大手筆做好流坑古村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

發展現狀

快二十年前,流坑在旅遊大潮中剛浮出水面的時候,發展旅遊業被視為機遇,流坑人本以為祖上傳下的舊宅子能成為生財之道,但很快卻發現收益不及想像。古董、木雕之類被盜,新式樓房雜亂無章地建在明清古宅之間,原本渾然一體的古村幾乎沒有了質樸天然的古風。

在流坑遊覽的幾個小時裡,我沒有碰到任何其他遊人,雖然那天很熱,但時節應該是暑期旺季,曾經很傳奇地火爆過幾年的流坑似乎已被旅遊者所淡忘或拋棄了。或許要責怪那位給流坑冠名“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最後標本”的著名攝影家,“標本”一詞從來都不是指向活物的;或許要責怪那位給流坑冠名“千古第一村”的旅遊局領導,“千古”這個字眼跟“永垂不朽”、“浩氣長存”一起出現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發展前景

流坑村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不僅村里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活動,同時在繞村而過的烏江的上、下游,還有雄、險、幽、奇的金竹瀑布,天然而成的石橋古寺;烏江兩岸蜿蜒10餘里的樟樹林帶,古木參天,環境優雅,是理想的度假好去處;烏江河水清澈見底,有急流,有險灘,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漂流活動。通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流坑—金竹”風景名勝區已成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流坑村正在成為一個美好的旅遊勝地。樂安人民熱忱歡迎各屆朋友到流坑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更歡迎大家到流坑來施展宏圖,開創新業,投入到流坑古村的保護建設和旅遊開發中去!

歷史沿革

漢代以前

流坑的歷史,一開始即為董氏所書寫。

流坑董氏的家世淵源,據說可以上溯到西漢著名的大儒、廣川人董仲舒。至今,流坑董氏仍自稱廣川董氏。而按照流坑董氏族譜中最為通行的記述,其家族淵源應肇始於唐德宗宰相董晉之孫董清然,唐朝末年,“值李氏亂,避居臨川之擴源”,由此安家江南。

流坑流坑

1984 年,江西德興出土的南宋初年董鴻墓志銘云:“(唐末)五季之亂,士大夫皆保歙(安徽歙縣)之黃墩。亂定稍出,散其旁數百裡間,……董氏其一也。”德興的董

氏,也是董清然之後,因此,可考流坑董氏祖先曾居皖南,其後輾轉遷移到了江西,更早的歷史,則難以考證。

五代南唐時期

董清然遷移宜黃縣擴源村,到五代南唐時期,其孫輩已是一個繁榮的大家族,董氏全、含、合三兄弟開始分櫱析居。董全遷徙鄱陽海口,因其地後屬德興,所以,董全一系被稱為德興海口派。董含留居宜黃,其後即為宜黃北源派。

而董合一家於五代南唐升元年間(937-943)西來流坑,這裡當時尚屬吉州廬陵縣,後改屬永豐縣雲蓋鄉,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割崇仁天授、樂安、忠義三鄉及永豐雲蓋鄉設樂安縣,隸撫州,自此,流坑便屬撫州樂安。所以,董合一系先叫廬陵派,以後又叫樂安流坑派。董合,便是流坑董氏的一世開基祖。

隋唐之前

隋唐之前,流坑一帶悉為荒壤,“猶是魚鳧之境”,“榛篁森翳,人莫有居者”。當此中原板蕩天下紛擾之際,青山綠水、別有天地的流坑,無疑是一方棲息耕居的理想之地。

開拓之初,所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是流坑董氏的真實寫照。董合一家先在案山腳下烏江迴轉角處的白泥塘駐留建宅,墾荒植田。在很短的時間裡,董合一族人丁迅速興旺起來。

據史料記載,董合之子董楨“以豪俠自任, 時方擾攘,盜賊盈野,乃糾率義勇,保固鄉里,賊不敢犯,賴以為濟者甚眾”。董氏由此在流坑立穩腳跟,並成為當地有勢力、有影響的大戶人家。不久,因族內人丁繁衍漸盛,白泥塘一帶土地遂顯狹促,董氏又把烏江東岸三面環水的白茅洲開闢出來,闔家遷往耕居。後來,在堪輿大師楊筠松的指導下,董氏家族再將家業從白茅洲遷到烏江西岸一片名叫“中洲”的高地,即現在的流坑村所在地,由此擘劃出一個日後彪炳歷史的“千古第一村”——流坑。

自此,流坑一帶已被董氏營造成類似王安石筆下“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的世外桃源。

可以想像,在當時中原土族紛紛遷徙江南的時代大背景下,如此這般擇山水形勝之地以興家旺族的事例應不在少數,只是,像流坑董氏遽然興旺發達,在宋代一舉成為科甲聯中、仕宦眾盛而稱雄於江右的巨家大族的範例卻寥寥可數,原因何在?

隋唐時期

如果說,明朝萬曆年間董燧從精神到物質對董氏宗族與流坑村的重建,使流坑董氏“數千百人之精神,萃之一堂,聯之一心”,建築布局擘劃惠澤後代迄於今日,那么,流坑董氏第三代——董楨長子董文廣,則是流坑董氏成為“科舉昌盛、仕宦眾盛”的江右巨家大族的關鍵人物。

對此,流坑董氏第四代傳人董 傪 在北宋至和元年(公元 1054 年)撰寫的《登科題名錄》有頗為中肯的記述——

流坑流坑

予伯祖文廣,始以通經為儒。不事章句,東遊金陵,值(南唐)李氏亂,乃嘆曰:“是不足事,以污吾祖。”棄而西歸。即而王師平江南,乃與吾祖議曰:“吾等老矣,不可復仕。幸而生見太,當有子弟以儒名家。”悉出金帛,多營書史,大啟黌舍,招延學徒,士自遠方多歸之

。至祥符中吾父一舉中進士,鄉里以為榮。識者謂:“董氏當擾攘之時,以豪勇自奮庇捍鄉里;太平之時,復敦儒學,教育子弟,宜有其後以大厥族。”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董文廣超拔於世的智識、善舉,讓此前僅是一鄉村庶族地主的流坑董氏大放異彩。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 年),流坑董氏第四代董淳第一個中進士。宋仁宗景佑元年( 1034 年),流坑董氏第四代董洙、董汀,第五代董儀、董師德、董師道五人同科進士,稱“五桂齊芳”,被士林傳為佳話,族人特建“五桂坊”以示慶賀、紀念。南宋文天祥《謝恩表》中有“花耀貼金,一門而五董”之句,即典出於此。宋欽宗靖康元年( 1126 年),第七代董藻在以謀略取士的特設科中,名選第一,時稱武狀元。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 1148 年),第八代董德元廷試第一,以有官列第二,恩例與大魁等,稱“恩榜狀元”。

宋代時期

宋代,是流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這一時期,流坑董氏中進士多達 26 人,並且通過科舉入仕,形成了流坑董氏自己的文化傳統,發展成為一個政治地位和社會聲望甚高的大家族。元代大理學家吳澄在為流坑董氏族譜作序時說道,董氏在宋代“仕宦之眾,莫之與倫”,溢美之詞,其實堪副。

與此同時,科舉仕宦之興,還為董氏家族在經濟上帶來了莫大好處。

兩宋官祿豐厚,又奉行“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因而隨著政治之榮顯,給流坑帶來的是經濟上的發達和村社建設的繁榮。

如南宋董定得在鹹淳七年(公元 1271 年)中進士後,官吉州司法,以“官祿豐厚”,在短短數年間便“家雄於貲,田連村貲,田連村陌,山林川陸,跨有鄰疆”。由此一列,余可概覽。可見,從宋代開始,流坑董氏就開始了以田產助科宦,以科宦擴田產、固宗族的生存模式。這些為後來流坑董氏家族長盛不衰確立了重要的根基。

而現今仍矗立在村西口的南宋為紀念狀元董德元而建造的“狀元樓”、村中的“五桂坊”遺址以及人們常傳為佳話的“桂林書院”、“西山書院”等告訴人們,宋代的流坑村已經是一個具有相當規模和建有許多紀念性文化建築的大村落。

科舉昌盛,使流坑董氏仕宦如雲,歷史上流坑村總共出進士 34 名、舉人 78 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簿、教諭,超過百人,還有兩名御醫和諸多未入仕途的文人學士。

元代時期

元代,流坑經歷了近百年的動盪和劫難。元軍兵下臨安(今杭州),流坑董氏匯入了文天祥領導的抗元大軍,保衛鄉梓。及兵敗,“鄉以勤王故,遭兵禍稍酷”,流坑為元軍鐵騎踐踏殺掠,摧毀殆盡。隨後十餘年間,又是“山寇劫掠,出沒不時,流坑適當衝要,鄉無寧居”,族人流徙他鄉。及後,更慘遭“丙申之難”,為本縣夏普所率武裝圍攻破村,董氏少壯“奔迸四出,老弱斃於兵刃者不勝計”。此後,董氏族人再一次散亡四方,流離顛沛,流坑村也成為一片丘墟。

有元一代,董氏科宦甚稀。值得一提的是,動亂使董氏族中精英特別重視宗族制度的建設,至順癸酉( 1333 年),族人繼南宋始修族譜之後又二修族譜,至正年間( 1341 — 1367 年)又議建宗祠。到元末,流坑又重新昌盛起來。

1365 年,朱元璋平定江西之後,董姓陸續返回故園流坑,“芟荊掃礫,復有其居”;“不數年,弦歌而居”。就這樣,董氏家族隨著明初社會逐漸安定而休養生息,並很快重新繁衍昌盛起來。

宋時,流坑董氏家族中董幀一系獨秀,文廣、文肇、文晃和文享四大支,族稱明法、屯田、校書、道者四大派,經宋末元代的歷次兵匪襲盪,到明朝初年惟存屯田、校書二支。此後,屯田派一枝獨秀,漸漸衍生出七房,與文晃一支合而為八。直到現在,仍然一如其初。所以,明代以來的流坑,已是一個規模甚大的單親宗族聚集而居的村落。

明代時期

進入明代,以書香仕宦名世的流坑董氏復開登科之例,仕者漸盛。成化二十年( 1484 年),第二十代董時望再中進士,後官至御史,在族中傳譽甚高。第十六代董琰,字子莊,曾任茂名知縣,後遷翰林院編修,與修《永樂大典》,又為南京國子監司業,趙王府長史,且著作頗豐,文才時望,在流坑稱得上一流的人物,村人建翰林樓紀念。當然,此時流坑的科舉仕宦與宋代相比相差甚遠,呈下降趨勢,但著書立說者很多,仍不失為江右“文獻世家”。

到明代中後期,董氏族人受長江中下游商品貿易的影響,利用烏江之便利,進行竹木貿易,使流坑村有了新的發展。

與此同時,在族內一批精英的不斷努力下,流坑董氏的宗族組織和社區建設得到了很大發展,進入它的全盛時期。從明初到萬曆年間,董氏族人三次撰修族譜,三次修建大宗祠,採取強化族領、制訂族規、增置族產等許多措施以凝聚族眾,並且推崇心學,重視教育,激勵族中子弟發奮讀書、光宗耀祖。反映在村社建設上,出現了“三多”,即祠堂多、書院多、紀念性文化建築多。

據族譜記載,萬曆年間流坑村內建有祠堂 26 座,書院 26 所,各種紀念性文化建築 30 多座。明代中葉,第二十二代董燧對流坑村進行了重新規劃和建設。他在宋元村落建設的基礎上,於村西側拓展了南北方向、綿延如龍的“龍湖”,將村盤分成東西兩大部分,且使東部村落主體部分形成了四面環水之勢。又在村落主體部分按七橫(東西)一縱(南北)辟出八巷,沿巷建設房宅,形成規整有序的村落布局,使流坑這個人眾繁庶的村落很像一座城地,也像一方都會。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遊歷流坑時曾贊:“其處闤闠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見《徐霞客遊記》第147 頁,上海古籍出版社版)這不僅給流坑厚重的人文積澱留下了又一掌故,而且給我們留下了對當時流坑村村景的寶貴描述。

清代時期

清代初期,流坑社會發生了重要變化。一方面,董氏的科舉功名已是江河日下,大為衰落,最終從一個朱紫踵繼的仕宦巨家蛻變為鄉間的平民宗族。另一方面,族人在明末開始竹木商運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商品經濟,特別是發達的竹木貿易。他們從烏江上游的金竹、招攜等地,販運竹木到贛江沿岸的三湖、樟樹、南昌等埠,以及長江下游的南京、揚州、常州等地銷售,從而使流坑的社會經濟在清朝前期步入它的黃金時代。

那時,烏江上游的竹木貿易完全為流坑董氏所壟斷,竹木資源為董氏各房派之公產,出現了竹木貿易的行會組織——木綱會,並依靠宗族力量控了烏江的竹木運輸。竹木貿易的突出發展,不僅使董氏擺脫了明代後期經濟上的困境,而且在族內新生了一個人數很多的處於中心地位的商人群體。這些商人在發家致富之後,紛紛通過捐納的途徑,擠入士紳、官僚階層,又以巨額的財富積累,積極從事宗族和社區建設,如擴大族產、修建祠堂、編刻族譜、立學助教、修橋鋪路、倡義施惠等舉措,使流坑又一次繁榮興盛。儘管屢受戰亂影響,但村落建設在清代前期和中期仍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道光年間,村中祠堂增至 83 座,書院、學館增至 28 所,今天村中尚存的這一時期的大量的古建築和文物,使我們不難想像當年流坑的繁華和興旺。

1840 年鴉片戰爭以後,國運的衰弱,也給流坑帶來了不幸。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樂安是紅色革命根據地,流坑村當時是根據地的一部分,流坑人民為革命鬥爭作出了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流坑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山村經歷了新中國農村從土地改革到改革開放各個時期的發展里程,仍然較好地保留了她古樸典雅的傳統風貌和融於自然的田園環境。

從 1990 年秋開始,對流坑村歷史文化和傳統建築的研究、宣傳、保護、利用工作有序開展,塵封的明珠得以重放異彩。 2001 年 6 月,流坑村古建築群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 年 10 月,流坑村被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自此,流坑村保護文物古蹟、發展旅遊經濟工作更加彭勃地開展。

現在,流坑村有 1209 戶, 5205 人,耕地 3298 畝,山地 58000 畝,依然是全縣數一數二的大村子。

交通指南

流坑地址: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

流坑乘車路線:

1、如何到樂安縣:坐飛機的可經南昌轉乘到樂安的車子;坐火車的可經贛州、吉安、鷹潭等地轉車,吉安、鷹潭、撫州等地均有中巴到樂安,撫州到樂安40元(春運票價),車程2小時40分鐘;吉安到樂安50元(春運票價),車程3小時。

2、樂安縣到流坑(途經牛田鎮):每天中巴兩班,分別是08:40和15:00,38公里,車程約1小時,票價6元;流坑到樂安縣中巴每天三班,分別是7:00、7:30和10:00,就在風味餐館門前乘坐。

其餘時間可在村口乘坐機動三輪車(當地人叫"拐的")到牛田鎮(2元/人,一般坐兩個人就走),牛田到樂安縣城的車子較多(流坑距牛田約8公里,車程15分鐘)。

3、南昌到流坑,從南昌乘到撫州的長途汽車,再從撫州長途汽車站乘車到樂安,票價15元;樂安到流坑,票價5元,人滿即走。 南昌長途汽車站(南昌火車站附近)每天7∶45旅遊汽車直達樂安,票價40元左右。

4、青原汽車站-樂安縣潭港鎮的三叉路口下車(約120km,3小時)-流坑古村(小面的10元,班車5元,25分鐘)

5、從永豐縣城可以坐直達班車到流坑,每天4班,最早7:30,最晚15:30。

6、自駕車可沿撫吉高速高速公路在流坑路口下,經連線線駛入流坑。

青原區汽車站-樂安縣(6:30、10:30、12:30、14:40有四班, 在三叉路口下車RMB28元,6:30那一班從火車站開出)

樂安縣-青原區汽車站(8:00-13:30約每小時一班, 在三叉路口上車RMB28)

樂安縣-牛田鎮(5:00-17:00,每半小時一班)

備註:樂安縣有兩個車站,開往縣外(如吉安、撫州等)的車子從老站發車,開往縣內(如牛田、流坑等)的車子在新站發車,老站和新站之間可坐"拐的"來往,1元/人。樂安往來各地的車均要經過一個重要的三岔路口,叫"潭港"路口,那裡有一個流坑的大型廣告牌,可在此攔車前往各地。

流坑門票30元(已改為50元/張,導遊票亦為50元/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