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翁尼斯鸚鵡屬

派翁尼斯鸚鵡屬

談到鸚鵡的分類,其實這是生物學家的專業工作,依據著眼點不同會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有些以居住地區做分類,有些以血緣為基礎分類,而且正統之分類應該依據學名作分類,然因為需要使用到拉丁文,對於台灣讀者而言很不容易了解,所以實用上比較傾向以英文名作分類。循序漸進了解目前台灣常見的鸚鵡種類,往後看到鸚鵡就不會再霧煞煞。首先要了解主要有哪些鳥屬(genus),所有的鸚鵡都屬於鸚形目,在鸚形目之下會再分出幾個鳥屬,如金剛鸚鵡(Macaw)、亞馬遜鸚鵡(Amazon)、巴丹鸚鵡(Cockatoo)等,這些鳥屬當然都具有鸚鵡的特徵,然因為外型、體態有明顯差異,所以分在不同的鳥屬。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物種名稱】 派翁尼斯鸚鵡
紅嘴鸚哥紅嘴鸚哥

【拉丁學名】 Pionus
【英文名稱】 Pionus Parrot
【科屬分類】 鳥綱鸚形目鸚鵡科、派翁尼斯鸚鵡屬。

名稱來源

白額鸚鵡派翁尼斯鸚鵡,取這一屬鸚鵡的屬名PIONUS為名字,細分為8個品種。“派翁尼斯”這個名字,是個集合名詞,和凱克Caique 或亞馬遜Amazon ,可以直接拿來稱呼鸚鵡名字的名詞,不太一樣。舉例:黑頭凱克——是Black-Headed Caique、黃額亞馬遜 ——是Yellow-Crowned Amazon,但是 派翁尼斯的藍頭鸚鵡,稱呼是——Blue-Headed Parrot,而不是——Blue-Headed Pionus。
“PIONUS”這個屬名的字源,來自希臘字PIONOS,是意思是 plump(豐滿),sleek(毛髮光滑),意指原棲地亞馬遜河流域的富裕、加上派翁尼斯容易發胖的意思。
派翁尼斯 是PIONUS 屬的中小型鸚鵡,以品種的不同,體長由24公分到31公分不等,體重介於200公克,到270公克之間不等。
白額鸚鵡白額鸚鵡

外形特徵

藍頭鸚鵡藍頭鸚鵡
藍頭鸚鵡 派翁尼斯鸚鵡和同樣分布在 亞馬遜河流域,Amazona屬的亞馬遜鸚鵡,兩者的血緣最為接近。〈P醫生提供國外資料,說明亞馬遜屬,和藍頭鸚鵡差不多大小的黃臉亞馬遜鸚鵡(Yellow-Faced Amazon, Amazona xanthops),分類討論上,指出它有可能是 派翁尼斯屬! 或者從亞馬遜屬獨立出來,自成一屬。〉
派翁尼斯鸚鵡和同樣生長在南美洲,Pionites屬的凱克鸚鵡,也有血緣的關係。從兩者的屬名,就可瞧出端倪。所有的派翁尼斯鸚鵡,相同於亞馬遜鸚鵡(某些特定品種的亞馬遜,公母是有些非常細微的差異)和凱克鸚鵡,都無法由外觀辨別公母。需要作DNA或內視鏡檢測。

品種特性  

1屬、8種:
1. 藍頭鸚哥 ( Pionus m. menstruus, Blue-Headed Parrot),最具代表性的派翁尼斯。體重介於230公克,到265公克之間。整個頭部,呈現美麗的鈷藍色,反映著紫色的虹彩。鳥喙黑色,上喙有特殊的紅斑。靠近耳朵的腮邦,點綴類似腮紅的淡褐圓點。
2. 鱗頭鸚哥 ( Pionus m. maximiliani ,Scaly-Headed Parrot) ,體型最大的派翁尼斯鸚鵡。體重介於230公克,到263公克之間。也是大家口中,最聰明,說話能力最佳的派翁尼斯。頭上的羽毛,經常性的以鱗片狀豎起,很像頭髮蓬鬆的樣子,得此名稱。鱗頭鸚鵡羽色,不如別種的派翁尼斯特別,整體以暗暗的綠色為主調。
鱗頭鸚哥鱗頭鸚哥

3. 青銅翅鸚(Pionus c. chalcopterus,Bronze-Winged Parrot),害羞、膽小的派翁尼斯。安靜、對陌生人的警戒心較高。售價也較高。體重介於210公克,到234公克之間。青銅翅鸚鵡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它身上,呈現赤銅色的羽毛,在光線下,閃閃發亮。鳥喙是淡淡的黃色,而且沒有黑斑。虹膜棕色。成熟的青銅翅鸚鵡,眼部的裸皮,會從原本的白色,轉變成暗粉紅色。
4. 暗色鸚哥(Pionus fuscus,Dusky Parrot),身長24公分,小型派翁尼斯鸚鵡。體重介於200公克,到212公克之間。較吵,也較不能容忍別的鸚鵡。比起其它4種常見的派翁尼斯,達士奇鸚鵡算是較少見的。達士奇鸚鵡羽毛的顏色,比青銅翅鸚鵡更晦暗,以暗紅、灰棕色為主調。雖然光線不足處,看起來是黑黑的,但達士奇鸚鵡和青銅翅鸚鵡特殊的羽色,都需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才能發揮出美麗的神韻。而達士奇鸚鵡和青銅翅鸚鵡,兩者之間有個簡單的辨識方法:達士奇鸚鵡的鳥喙是黑色的,上喙帶著黃斑,不像青銅翅鸚鵡鳥喙完全是淡黃色。
5. 白額鸚鵡(Pionus senilis,white-capped Parrot),最大膽,最吵,個性最活潑、最不穩重的派翁尼斯,較不能容忍別的鸚鵡。也是最小,24公分的品種。體重介於200公克,到221公克之間。或稱為白帽鸚鵡。因為額頭前面,有著明顯的白色飾羽。隨著鳥齡的成熟,白額鸚鵡的額頭,從原本的綠色,換為醒目的白色羽毛;眼睛的裸皮也變成粉紅色調,和它藍綠色的頭部,形成強烈對比。成熟白額鸚鵡的頭部,綠中帶有深藍色的虹彩,翅膀則綠中帶有金銅色,在光線下閃動光芒。它沒有亞種,是數量最多的派翁尼斯。
6. 紅嘴鸚哥(Pionus s. sordidus,Red-Billed Parrot),所謂擦了口紅的派翁尼斯。是派翁尼斯鸚鵡當中,唯一鳥喙呈現紅色的品種。以種名稱呼,也叫 Sordid Parrot 。是亞種最多的派翁尼斯,共有6種之多。也是體重最重的派翁尼斯,可到270公克。
青銅翅鸚鵡暗色鸚哥

7. 紫紅冠鸚鵡(Pionus tumultuosus,Plum-Crowned Parrot),或稱為紫紅頭鸚鵡。是最稀少、最罕見的派翁尼斯,非常膽小、易受驚嚇 (它有 Restless Parrot 的稱呼 )。紫紅頭鸚鵡是棲地海拔位置最高的派翁尼斯,以2000公尺以上為主,甚至超過 3000公尺之上的高山帶。藍頭鸚鵡頭是藍色的,紫紅頭鸚鵡的頭部,則呈現微微的玫瑰紅。沒有亞種。
8. 白帽鸚鵡(Pionus seniloides,White-Headed Parrot),以發現者的名字,又可稱為 Massena's Parrot 。頭部的羽毛灰白摻雜,帶有粉紅色的滾邊。體型較紫紅頭鸚鵡大。也沒有亞種。

分布範圍

分布上,以南美洲為主,包括了亞馬遜河流域,東到巴西東境靠海,西到安地斯山脈靠海,南到阿根廷的北方邊境,最北到接近美國德州邊境的墨西哥。

生活習性

Pionus屬鳥中, 以藍頭成群活動的數目最多, 青銅翅以小群體活動, 但不同種之間的互動及自然棲地並沒有太大的重疊, 也就是說, 如果空間夠大, 它們較易接納和自己同種的夥伴
和鸚鵡常見的聒噪相比,個性文靜的派翁尼斯鸚鵡,相當特別。適合公寓的環境飼養,鄰居可能都不會發現到,你養了一隻派翁尼斯。若是主人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伴,派翁尼斯也不像 灰鸚鵡、或巴丹鸚鵡,好發 啄羽 的毛病,可說適應現代人忙碌的生活。飼養上,應該避免供應過多高熱量的葵瓜子,以均衡的飼料、新鮮蔬果、和滋養丸為主。多注意環境的衛生,以避免呼吸道疾病。
青銅翅鸚鵡青銅翅鸚鵡

這屬的鳥算是蠻愛吃的, 即使在緊迫環境下, 也很少會虧待自己的肚皮. 但是容易因攝取熱量過多而發胖, 或者因缺乏維他命a而生病. 對於新換環境的鳥兒來說, 飼主最好能在飲水或食物中添加綜合維他命或整腸劑, 總而言之, 飼主的坐息習慣愈固定, 鳥兒愈能即早適應新生活.這屬的鳥算是蠻愛吃的, 即使在緊迫環境下, 也很少會虧待自己的肚皮. 但是容易因攝取熱量過多而發胖, 或者因缺乏維他命a而生病. 對於新換環境的鳥兒來說, 飼主最好能在飲水或食物中添加綜合維他命或整腸劑, 總而言之, 飼主的坐息習慣愈固定, 鳥兒愈能即早適應新生活.

生長繁殖

青銅翅鸚鵡 繁殖季節具攻勢性且會叫: 春天繁殖季節時, 這種鳥可能一改原本好好先生或小甜甜的模樣, 也會發出叫聲不輸巴丹的音量, 這種可怕的情形大約會持續三個月, 之後又回復原本平靜的生活. 其間, 公鳥又比母鳥具攻擊性. 約有六成七的飼養者, 認為這段期間母鳥的叫聲還在能容忍的範圍中, 剩下的人覺得有時會讓人受不了. 四成四的飼養者認為公鳥的叫聲有時另人無法忍受, 四分之一的人覺得實在受不了.

種群現狀

派翁尼斯鸚鵡(pionus parrot)是一屬原生長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中型鸚鵡,又可區分為八種不同的品種。包含寵物市場上較常見的藍頭鸚鵡、青銅翅鸚鵡、麥氏米輪鸚鵡、白帽鸚鵡、達士奇鸚鵡(達士奇又叫暗色鸚鵡)等五種鸚鵡,以及其他三種較稀有的紅喙鸚鵡、白頭鸚鵡及紫紅冠鸚鵡。
 

人工養殖

(1)個性安靜獨立而友善: 喜歡讓人們搔搔頭頸, 但不喜歡摟摟抱抱. 它們對於陌生人及事物, 需要較長的適應期. 它們會靜靜的待在喜歡的人的附近, 不過並不要求太多的肢體接觸, 也不會打擾人們的工作. 熟悉環境的鳥兒, 可以自得其樂的在籠子裡玩. 個性穩定, 不會像亞馬遜鸚鵡一樣, 突然翻臉不認人, 不會像灰鸚或巴丹整天纏著要人陪, 也不像膽子大的金太陽調皮.
 (2)作息規律, 重視睡眠: 和其他的鸚鵡相比, 皮爾安伊斯鸚鵡的睡眠時間特別長, 往往太陽剛下山就回籠睡覺了. 睡著時不喜歡被打擾, 否則可能會咬人. 有些飼養者形容, 它們似乎張著眼睛也可以呼呼大睡.
(3)受到驚嚇或感到緊迫時的反應, 不見得是張嘴撲翅攻擊, 有些鳥只是呆站在棲架上, 有的則會發出如氣喘般的聲音.
(4)繁殖季節具攻勢性且會叫: 春天繁殖季節時, 這種鳥可能一改原本好好先生或小甜甜的模樣, 也會發出叫聲不輸巴丹的音量, 這種可怕的情形大約會持續三個月, 之後又回復原本平靜的生活. 其間, 公鳥又比母鳥具攻擊性. 約有六成七的飼養者, 認為這段期間母鳥的叫聲還在能容忍的範圍中, 剩下的人覺得有時會讓人受不了. 四成四的飼養者認為公鳥的叫聲有時另人無法忍受, 四分之一的人覺得實在受不了.
(5)說話能力並不佳: 大致上來說, 公鳥比母鳥會說話, 不過它們所發出的聲音較輕柔, 所以有時人們也聽不懂它們在說什麼. 不過喜歡這類鸚鵡的人, 原本就被它們安靜的個性吸引, 能說上十來個字的鳥, 已經算得上是額外的紅利了. 雖然不太會學人說話, 但模仿其他聲音的能力仍很強.
(6)愛吃愛睡少動, 容易變成小胖子, 此外, 不妨多補充一些含天然維他命A成份的食物, 如胡蘿蔔或地瓜與飲食中
(7)三到五歲便具有繁殖能力, 是稱職的父母.
(8) 在常見的品種中, 白帽膽子最大, 麥氏米輪最安靜, 甚至有些懶洋洋, 而青銅翅最害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