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蓮螳螂拳

洪蓮螳螂拳

洪蓮螳螂拳,是螳螂山人張顯華先生所創的新武技。螳螂拳是我國古老的拳種之一,它是明末清初王郎所創,從明代到今天螳螂拳發展門派眾多,如少林僧侶所創的七星螳螂,清初趙珠創的梅花螳螂,清末魏德林等創的六合螳螂,民國時期張德奎所創的秘門螳螂,此外還有鴛鴦螳螂,八步螳螂,摔手螳螂,地趟螳螂等十幾個種類。洪蓮螳螂拳除具備先輩螳螂拳的共同特點外,它在動作、手法、發力乃用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洪蓮螳螂拳

簡介

彭城武林新枝-介紹洪蓮螳螂拳
洪蓮螳螂拳,是螳螂山人,張顯華先生所創的新武技,螳螂拳是我國古老的拳種之一,它是明末清初王郎所創,從明代到今天螳螂拳發展門派眾多,如少林僧侶所創的七星螳螂,清初趙珠創的梅花螳螂,清末魏德林等創的六合螳螂,民國時期張德奎所創的秘門螳螂,此外還有鴛鴦螳螂,八步螳螂,摔手螳螂,地趟螳螂等十幾個種類.
張顯華,字珊華,號螳螂山人.自幼隨友人習七星螳螂拳,其後隨正宗七星螳螂第六代傳人山東滕州的張玉清老師學習一年有餘,張師病逝後便在紅蓮門第三代傳人陸俊德恩師門下學習散手,輕功,樁功,接打暗器等技藝,因近水樓台拜著名摔跤名家王德喜拳師學習跤術,有餘武術緣分,帶藝拜武術大師侯致蔭先生,再拜侯老的友人全國螳螂拳名家鴛鴦門的創始人周永福先生為師,學習螳螂拳.同時受到尹式八卦名家龐宏志老師,七星螳螂拳名家於天程老師,細心傳授與教導.並得到張玉,馬金明,孫德福,劉慧民等老師的指教.

張顯華介紹

張顯華先生自1968年10歲開始習武,幾十年如一日,刻苦鑽研,功與日增,他對各門派武藝認真探討,並吸收各家之精華,逐漸自成流派體系,別開一家,名曰:"洪蓮螳螂拳".他是以螳螂拳,洪蓮拳,少林拳等為基礎,同時也吸收了形意,八卦,太極,大成拳,散手及跤術之精華,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拳,械,技法和功法體系,在徒手套路上有洪蓮螳螂拳:八步拳,七星式,四路崩打,螳螂出山,以及洪蓮螳螂的崩步,攔截,偷桃,翻車,螳螂手,梅花跳躍,螳螂撲蟬,一至六路摘要等三十餘種套路,此外還有養生保健操,技擊功法樁,散手,清功,接打暗器等技法.
在器械套路上有:洪蓮螳螂刀,劍,洪蓮螳螂雙鉤,春秋大刀,此外還有月牙鏟,方天戟,哪吒槍等十餘種器械套路.
洪蓮螳螂拳除具備先輩螳螂拳的共同特點外,它在動作,手法,發力乃用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螳螂山人自己總結了二十個字:勾,樓,采,掛,拿關節,劈,崩,刁,橫,砸為先,粘,閃,貼,靠,摔為主,推,撩,封,送,打在前之優點.
顯華先生在1996年被收入《中華民間武術家名典》,《中華太極人物誌》,他的弟子傳至蘇,魯,豫,皖,湖南,四川等省.此拳的第一代傳人有焦芳玉,韓健,李剛,吳波,王成剛,牛玉剛,張代才,劉勇,陳琛,張康東,范冉,杜娜,黃松華,朱成松,朱成元,陳浩翔等。第二代傳人有Mustafa(利比亞),Saeed(巴基斯坦),Sherry(澳大利亞),Takashi(日本),Yuta(日本)等。
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國際技聯委主任,遠中國武術院院長張山先生親筆為他題寫了"洪蓮螳螂拳"墨寶,螳螂拳大師于海先生為他題寫了"文德洗塵,武禪靜心"八個大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