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

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

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成立於1963年9月1日,原名為洪湖縣革命博物館。1965年9月更名為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負責洪湖老蘇區(荊州地區十餘縣市)革命文物工作,並在原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首府瞿家灣中共湘鄂西省委會舊址設立分館一瞿家灣革命紀念館。1967年4月至1970年5月,因"文化大革命",大量館藏文物和史料被毀,而後被迫閉館、撤銷。1975年5月1日,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恢復並開放,但與縣文化館、展覽館合署辦公。兩年後瞿家灣分館恢復。1978年2月,博物館與縣展覽館合併,建制獨立,隸屬縣文化局。1984年12月新建館舍落成,次年10月正式開放。此時,鑒於洪湖老蘇區各縣市已先後籌建博物館,該館工作範圍即相應收縮於本縣。1988年元月,洪湖撤縣建市。隸屬市文化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歷史上的洪湖屬雲夢古澤,河湖港汊星羅棋布,素有百里洪湖,魚米之鄉之稱,從西周分封州國始,洪湖在歷史上先後有州陵縣(西漢)、江夏縣(三國魏晉時期)、玉沙縣(宋)和文泉縣(清)之稱,1951年,為了紀念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根據政務院副總理賀龍同志的提議,中央決定成立洪湖縣,分別從監利縣、沔陽縣(今仙桃市)、嘉魚縣和漢陽縣(今漢南區)各劃一部分組成之,國土面積2519平方公里。1965年,為了迎接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同志的訪問,經湖北省文化局批准,決定成立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負責管理原洪湖蘇區(包括洪湖周邊10多個縣市)的革命文物工作,由省財政負責安排事業經費。“文革”中,由於賀龍元帥身受迫害,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工作被迫中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重新煥發了青春,1985年,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新館落成,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主席李先念為該館親筆題寫館名。

館內介紹

(圖)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

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占地面積5900平方米,是一個集文物收藏、科學研究、文物展覽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下設有瞿家灣革命紀念館、辦公室、陳列部、保管部、考古勘探隊、保衛科等,現有《洪湖館藏精品文物陳列》和《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簡史陳列》兩個專題陳列廳。

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陳列大樓建築面積2640平方米,文物藏品6921件(套),文物種類涉及金器玉器陶器瓷器石器青銅器鐵器及古籍書畫、絲綢、木質、麻質等。

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為公益事業型單位,隸屬於洪湖市文化局,現在幹部職工35人,其中副研究館員1人,文博館員14人,管理員10人,人員結構合理,科研實力雄厚,展示水平較高,其綜合實力在全省縣級博物館中屬於前列。

洪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開始有人類的活動。公元208年冬,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在洪湖烏林境內爆發,一千八百年過去了,昔日金戈鐵馬,兩軍鏖戰的古戰場依稀可見,不僅保留著烏林寨、曹操灣、魯公台等多處古戰場遺址,而且還留下了如青銅馬鐙、青銅劍、戈、矛、鐵箭鏃等數千件可以憑弔的遺物。在洪湖境內,共有古文化遺址33處,古墓葬45處,其中3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他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洪湖又是一個有著光榮鬥爭歷史和革命傳統的地區。以瞿家灣為首府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是以周逸群賀龍段德昌等為代表的洪湖黨組織,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帶領洪湖軍民經過英勇卓絕的鬥爭建立起來,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西蘇區的中心,也是長征主力紅二方面軍的搖籃,它在中國革命史上開創了游擊戰爭的光輝範例。洪湖紅色旅遊資源豐富,僅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留下的近現代重要史跡及紀念性代表建築就多達近百處。1988年元月,洪湖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被國務院批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管轄。

(圖)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

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建成開放以來,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重視和加強對青少年和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開展瞻仰革命舊址、拜謁和祭掃革命烈士紀念碑(墓)、參觀文物陳列展覽,聆聽洪湖革命史報告和先烈鬥爭故事,觀看革命電視教育片等活動,提高了廣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水平。1986年9月,國家文物局在洪湖召開全國革命舊址座談會,推廣洪湖的經驗。為了更好更久地保護革命舊址和原貌,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舉全館之力,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於1990年在全國率先完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洪湖瞿家灣)的全部“四有”檔案編制工作。同年11月,國家文物局再次在洪湖召開全國革命舊遺址“四有”檔案建設先進經驗交流會。

(圖)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

黨和政府非常關心和重視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1965年5月,國家副主席董必武攜夫人何蓮芝視察洪湖,同年9月,成立洪湖瞿家灣革命紀念館,隸屬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1983年11月,原國家副主席王震為該館題寫館名。陳丕顯、王任重、廖漢生、郝建秀、李瑞環等中央領導同志先後到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進行視察訪問,曾在洪湖蘇區戰鬥過的黃新廷、楊秀山、宋一平等170多位將軍也相繼訪問過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並題詞。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紐西蘭著名的國際主義戰士路易·艾黎解放後曾4次訪問洪湖,並為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題詞。

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功能作用,保護、開發和利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著實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20多年來,該館多次受到洪湖市委、市政府和荊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1997年5月,該館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12月,該館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全省十佳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5年11月,中宣部命名該館為第三批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鎮館之寶

(圖)紅軍大印中國紅軍獨立第一師師部印

中國紅軍獨立第一師師部印中國紅軍獨立第一師師部印中國紅軍獨立第一師師部印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珍藏著一顆極其珍貴的紅軍大印。這顆印系木質方形,四周均長9.5厘米,厚4.2厘米,為少見的巨型木印。印的框線很寬,印中陽刻篆文12字:“中國紅軍獨立第一師師部印”

據多方面調查和考證:“中國紅軍獨立第一師”是土地革命時期聞名中外的洪湖革命根據地的紅軍番號。1929年冬,中共鄂西特委遵照黨中央指示,將原以洪湖為活動中心的“監(利)河(陽)游擊隊”和以白露湖為活動中心的“江(陵)石(首)游擊隊”組成的“鄂西(洪湖)游擊總隊”改編為“中國紅軍獨立第一師”,師長由段德昌擔任,黨代表由中共鄂西特委書記周逸群兼任。下轄2個縱隊,分別由張一鳴、段玉林兩同志任司令;並轄大隊2個、中隊10個;這是洪湖(鄂西)地區土地革命以來創建的第一支正規紅軍部隊。

藏品介紹

展品介紹展品介紹

博物館現有館藏品1893件。其中革命文物379件,包括自辛亥革命到新中國建立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獻、印信、旗幟、武器、公文、標牌、紀念(獎)章、貨幣、名人遺物和烈士遺物等。歷史文物包括新石器時代至明清各代的石器、骨器、玉器、陶瓷器、銅錫器、金銀器、漆木器、碑刻、衣物、葬具等類。其中比較重要的有:

梯形穿孔石鏟、三棱石箭鏃、黑石錛、青銅劍、青銅矛、秦半兩、青銅鏡、青銅馬鐙、金獅和頭飾、玉雕壺、蟠龍銅香爐、銅套印。及館藏史料1082件、1374萬餘字。館藏照(底)片2550幅。

博物館曾出版《洪湖文物專刊》、《洪湖文物》、《洪湖革命詩歌選》、《瞿家灣湘鄂西革命舊址群》、《下豐岸漢沔抗日根據地址群》,在省市以上出版的有《革命史專著》、《烈士傳記》、《革命文物和舊址介紹》、《革命歌謠和故事》、《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調查報告》、《歷史名人介紹》、《風物掌故》等。

1990年率先編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四有"檔案》5套,計精裝本210卷。

路線指南

(圖)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天(星期一休息)

上午9:00 —— 下午4:30

二樓為精品文物展

三樓為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

票價:免費對外開放

地址:湖北省荊州市玉沙路29號農行和建行之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