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蓮子

洪湖蓮子

洪湖蓮子,湖北省洪湖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洪湖蓮子出產於生態環境優良的洪湖湖區,產品顆大粒圓、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潤、微甘而鮮的風味。具有廣泛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洪湖蓮子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洪湖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洪湖蓮子已經開發出蓮蓉、蓮子餅乾、蓮芩面、白蓮罐頭、蓮子汁、蓮芯茶、蓮薏茶、減肥茶、點心、清涼飲料等數十種產品。

生產情況

種植歷史

洪湖自形成以來,就自然生長著大量野生蓮藕。文獻可考的人工種植歷史也有2000多年。洪湖出產的蓮子中,有相當數量來自野生蓮藕。這些蓮子每年秋天銷往中國各地,被製成各種佳肴。據悉,廣式月餅中最好的蓮蓉,公認是由洪湖蓮子為原料製作而成的。

種植區域

圖2 洪湖蓮子產區採摘蓮蓬圖2 洪湖蓮子產區採摘蓮蓬

據2009年統計,洪湖蓮子生長的主要區域有3處:一是洪湖的自然水域,總

面積為1200公頃;二是洪湖的子湖,總面積約800公頃;三是與洪湖緊緊相連的鄉鎮與村、場的溝渠,面積約1.5萬公頃。其中,瞿家灣鎮緊鄰洪湖,有水域面積1萬公頃,2007年申報了國家級無公害蓮藕標準化種植示範區,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螺山、汊河、沙口、小港農場等鄉鎮區和國營紅旗湖漁場也紛紛利用毗鄰洪湖、水質優良、水草、螺類和小雜魚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蓮子的種植。當地蓮農通過人工營造與洪湖相似的養殖生態環境,使用無公害蓮子栽培技術,生產出來的蓮子完全具備了大湖產出的蓮子的可口、清甜、營養豐富等優質特性。

主要品種

洪湖蓮子品種主要有兩大類:紅花蓮子和白花蓮子。紅蓮是生產洪湖蓮子的主導品種之一,該品種開花多,每蓬蓮子25~30粒,每公頃產蓮子1050~1500公斤,每公斤約680~720粒,蓮子色白、質細、易煮,是優良的傳統出口產品,具有早熟、高產、品質好的優點。白蓮長勢強、發苗早,產量高,每公頃產殼蓮可達1600公斤以上,是重點推廣的種植品種。

標準化生產

2008年底,國家質檢總局正式發布公告,將洪湖野生蓮子納入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名錄,範圍涉及瞿家灣鎮在內的13個鄉鎮。洪湖蓮子通過申報實施地理標誌保護,基本實現了標準化生產。從種藕選用到蓮田選擇、整田、種植、施基肥、防蟲,洪湖已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規程。

這套規程特別注重蓮藕的合理密植。密度過稀,植株封行過遲,就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同時易長出大量雜草。合理密植有利於利用光能和地力,促進蓮群體與個體協調生長,同時還有助於防治草害,因而提高了蓮藕的單產水平。規程要求以每667平方米栽600~700株和200~250支(土肥條件好的蓮田可適當減少)為宜,行距不少於2米。

與傳統種植習慣不同,新的技術規程更多注重的是蓮藕的種植細節。如每到荷花開房的季節,每2~3公頃配置1個蜂箱,以提高蓮花的授粉幾率;在颱風暴雨發生之前,蓮田內要灌深水,以保護蓮葉與蓮花,風雨過後立即排水,恢復原來的水位。

產品加工

到2009年,洪湖蓮子產業產值規模已經超過10億元。蓮子的深加工已經成為洪湖蓮子產業主要加工方式。洪湖蓮子已經開發出蓮蓉、蓮子餅乾、蓮芩面、白蓮罐頭、蓮子汁、蓮芯茶、蓮薏茶、減肥茶、點心、清涼飲料等數十種產品。洪湖市蓮子加工龍頭企業已經超過5家,蓮子製品遠銷蘇、浙、閩、滬等省市和港、澳、台地區,2007年洪湖蓮子總產量已達到近5萬噸,產值4.5億元,相關產業產值近12億。

產地環境編輯

洪湖蓮子產自湖北省荊州市下屬的洪湖市。洪湖市位於湖北省南部,江漢平原東南端,長江與東荊河之間,東南隔長江與湖南省岳陽市下屬的臨湘市相望,北臨東荊河,西面是洪湖。洪湖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夏熱冬冷,降水集中於春夏。年均氣溫16.5℃,年均降水量1300多毫米。河流有長江、東荊河、內荊河、“四湖(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總乾渠、洪排河等100多條,大湖有幾十個。河、湖、渠交織成稠密水網,水面約占總面積30%,達8萬多公頃。洪湖市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優越,物產豐富,風景優美,是國家糧、棉、油、麻、魚、速生豐產林和化工填料生產基地,也是優良的蓮藕種植地區。

特別是洪湖,是中國第七大淡水湖,湖區為“四湖”諸水匯歸之地。2003年,國家林業局啟動了“洪湖濕地保護與恢復示範區工程”,隨後世界自然基金會加入,開始洪湖濕地恢復,拆除圍網、種植水草、調整養殖的魚類結構,進行封閉式管理。在2006年第十一屆世界生命湖泊大會上,洪湖榮獲“生命湖泊最佳保護實踐獎”,2007年洪湖已經被列為國家級濕地保護區,並成為是中國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為蓮藕的生長提供了更加優良的自然環境。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編輯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專家對洪湖蓮子、薤山疊翠、碣灘茶、湘繡(沙坪產區)、馬水桔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自2011年3月28日起批准洪湖蓮子、薤山疊翠、碣灘茶、湘繡(沙坪產區)、馬水桔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由各地質檢機構實施保護(總局2011年第38號公告)。

產地範圍

洪湖蓮子產地範圍為湖北省洪湖市瞿家灣鎮、沙口鎮、戴家場鎮、萬全鎮、峰口鎮、汊河鎮、黃家口鎮、小港管理區、大同湖管理區、濱湖辦事處、新堤辦事處、螺山鎮12個鎮、辦事處、管理區所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洪湖蓮子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洪湖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洪湖蓮子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鄂籽蓮1號、鄂籽蓮2號。

(二)種植條件。

土壤中沙土和沙壤土,土層在20cm至45cm之間,土壤有機質≥0.21%;水質要求透明度≥1.0m,水pH值7.5至8.0。

(三)栽培管理

1、種藕選擇:種藕要在上一年選定的留種田內挖取,必須具備本品種的特徵、特性,無破損,無病蟲害,不少於3個節間。

2、栽種:

(1)時間:4月中旬。

(2)密度:小於250支/667㎡。

3、水面管理:種藕栽下時水深控制在3cm至10cm,開花結實期水深保持20cm至30cm。

(四)採收。

7至9月蓮蓬呈黑褐色時採摘。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形態:顆粒飽滿、肉質厚實。

(2)色澤:帶皮蓮呈暗紅色,磨皮後呈白色或黃白色。

(3)香氣和滋味:曬乾後具香氣。煮熟後粉而不散,糯而有嚼勁。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水分(%)≤

12

蛋白質(%)≥

18

澱粉(%)≥

45.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4-5]

儲藏方法

1、乾殼蓮 曬乾的帶殼蓮子叫乾殼蓮。蓮蓬採收後立即脫出蓮子,薄薄地攤放在曬場上,每天翻動2~ 3次,5~7天后,當蓮子能脫離殼皮時即乾燥好了。一般100公斤新鮮蓮子,可以曬乾子80~85公斤。

乾殼蓮由於外包一層厚硬的蓮子殼,所以在儲存過程中較少受菌、蟲破壞,儲藏簡便,且可長期儲藏。

儲藏方法:將乾殼蓮裝入麻袋中,置陰涼乾燥處,下墊一層厚約20厘米的乾穀殼,再鋪上油氈和蘆席防潮。

2、肉蓮、通心蓮 殼蓮經剝殼機或手工刀去殼後即為肉蓮。蓮子去殼、去嫩皮,再除去蓮心,剩餘的蓮肉就是通心蓮。

肉蓮和通心蓮儲藏時容易吸濕發霉和生蟲,因此儲藏時要特別注意保持低溫和通風。

常用的辦法有:

(1)缸藏:適於少量儲藏。每50公斤乾蓮子配1.5~2.5公斤乾辣蓼草,先將乾辣蓼草墊在缸底,再 裝入蓮子,然後加蓋密封,這樣可保存到第二年新蓮子上市,一般不生蟲,不發霉。

(2)冷庫儲藏:適於大量儲藏。用麻袋或油紙箱包裝好,放入冷庫。麻袋儲藏時,需先將麻袋曬乾,用0.6毫米厚的薄膜袋做內袋。為防止儲藏期間發霉生蟲,裝袋時每60公斤蓮子可用20克二硫化碳(將二硫化碳放入小布袋中,用棉線紮緊袋口,同蓮子一起裝入麻袋)。封住薄膜袋口後,再將麻袋鎖口。油紙箱儲藏時,先在箱底墊一塊乾紙板,亦用薄膜袋做內袋,將蓮子和二硫化碳同時裝入內袋,封口後再放上一塊乾紙板,最後用膠帶封住箱口,也可再用幾根繩或帶子將箱子紮緊。油紙箱不僅能防潮,還可防鼠害。包裝好後將麻袋或油紙箱放在倉庫的貨架上。貨架離地面約30厘米,四周離牆要稍遠一些。貨堆高度以不超過3米為宜,以防擠破內袋,倒塌或包裝變形。儲藏期間,若有受潮或發霉現象,應及時翻曬,使含水量控制在12.5%以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