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玉皇廟

洪洞玉皇廟位於山西省洪洞縣西北5公里處馬牧鄉辛北村。廟域南北長95米,東西寬45米,建築面積496平方米,始建於南宋紹定二年(1229年),明清時均有修葺。現存正門、儀門、主殿玉皇殿及左右垛殿二郎殿、關公殿。其中,玉皇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二郎殿和關公殿面闊均為三間,進深均為四椽。三座殿宇並排建於高出地麗2.5米高台基上,懸山式琉璃屋頂,舉折平緩,出檐深遠。

基本信息

簡介

洪洞玉皇廟(第五批國保)
..

時代:元
地址:洪洞縣城西北5公里馬牧鄉辛北村
元太宗已醜 (1229年)年建,明、清和民國歷代均有修葺。現存主體建築玉皇殿、關公殿、二郎殿均為元代建築。
寺廟坐北向南,分前後二進院落,總建築面積4128平方米。後院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為正門、儀門、月台、八卦台、玉皇殿。二郎殿和關公殿位於玉皇殿東西兩側,舞台置於前院南側,東側為玉皇廟大門。
三座大殿內梁架均為草,保持了典型的元代風格。殿內均有壁畫,畫面粗獷,線條流暢、保存尚好,與大殿同為元代作品。

建築

元代太宗巳醜(1229年)年建,明、清和民國歷代均有修葺。現存主體建築玉皇殿、
關公殿、二郎殿均為元代建築。
寺廟坐北向南,分前後二進院落,總建築面積4128平方米。後院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為正門、儀門、月台、八卦台、玉皇殿。二郎殿和關公殿位於玉皇殿東西兩側。舞台置於前院南側,東側為玉皇廟大門。
三座殿宇均建在高出地面2?5米的台基上,玉皇殿,又稱靈霄寶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明間辟門,次稍間置窗。檐下斗?五鋪作,單抄雙下昂,補間鋪作一朵,令?均為翼形?。關公殿為西垛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明間辟門,次間置窗。檐下斗拱五鋪作,補間鋪作一朵。二郎殿為東垛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明間辟門。次間置窗。檐下斗拱四鋪作,琴面昂,補間鋪作一朵。
三座大殿內梁架均為草?,保持了典型的元代風格。殿內均有壁畫。畫面粗狂,線條流暢、保存尚好,與大殿同期為元代作品。
..

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玉皇廟圍牆外擴5米
建設控制地帶:一類:玉皇廟東圍牆外延伸20米,南圍牆外延伸30米,北圍牆外延伸25米,西圍牆外延伸65米。二類:從一類建設控制地帶向外輻射300米。

洪洞縣玉皇廟發現元代壁畫

在洪洞縣玉皇廟像眼處發現的元代壁畫姜太公釣魚。日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洪洞縣玉皇廟在保護修繕過程中,在主殿玉皇殿像眼處和大樑上發現十餘平米元代壁畫,內容以“玉帝傳教”和“道家傳說”為主,
元代壁畫元代壁畫
壁畫線條流暢、色彩鮮艷。據文物專家介紹,以“玉帝傳教”為內容的元代壁畫除著名的芮城“永樂宮”壁畫和稷山“青龍寺”壁畫外在山西還很少見。該壁畫的發現為我國的道教文化研究又提供了一處寶貴的圖像資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