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嘉振

洪嘉振

洪嘉振教授,1944年7月出生,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校教齡超過23年,力學博士後流動站主任。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獲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6年度光華科技基金三等獎;2000年度寶鋼教學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與優秀教材獎等獎項9次 。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洪嘉振 洪嘉振

1944年7月生,浙江人。力學博士後流動站負責人。教授。1966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工程力學與數學系。1982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80年起在該校工程力學系從事教育與科研工作,1988年起任正教授,1993年被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1996 -2000年任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主任,1997-2000年任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工程與力學學院副院長。

洪嘉振教授現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非力學類專業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中國力學學會理事,一般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力學學會常務理事,動力學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空間及運動體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計算力學學報副主編;大辭海力學篇主編。

現任教於上海交通大學,被學生稱為洪七公、洪教主。

研究方向

動力學、振動與控制:多剛體系統動力學,柔性多體系統動力學,航空太空飛行器、軌道與道路車輛、機械臂、機器人與複雜機械系統的動力學與控制的計算機輔助分析。

研究成果:

洪嘉振在柔性多體系統動力學的建模理論、多體系統的碰撞動力學與變拓撲多體系統動力學的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獲國家級與部委級科技進步獎累計5項,教育部優秀教材獎累計3項。公開發表論文60餘篇,著有《計算多體系統動力學》、合著有《多剛體系統動力學》與《分析動力學》。主編《多體系統動力學-理論、計算方法與套用》與《多體系統動力學與控制》兩本論文集。1992年獲國務院、國家教委授予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同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獲光華科技基金三等獎;2002年獲寶鋼教學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2003年獲“上海高校教學名師獎”、教育部“全國教學名師”獎,2004年獲全國模範教師。

已發表論文:

[1]劉錦陽 李彬 洪嘉振.作大範圍空間運動柔性梁的剛-柔耦合動力學[J].力學學報,2006,38(2):276~

[2]蔡國平 李琳 洪嘉振.中心剛體-柔性梁系統的最優跟蹤控制[J].力學學報,2006,38(1):97~

[3]常忠正 洪嘉振.基於MPI的柔性多體系統動力學並行計算[J].宇航學報,2006,27(1):89~

[4]李彬 劉錦陽 洪嘉振.計及剪下變形的Timoshenko梁的剛-柔耦合動力學[J].計算力學學報,2006,23(4):419~

[5]劉錦陽 洪嘉振.溫度場中的柔性梁系統動力學建模[J].振動工程學報,2006,19(4):469~

[6]趙飛雲 洪嘉振 劉錦陽 謝永誠.高速旋轉柔性矩形薄板的動力學建模和近似算法[J].振動工程學報,2006,19(3):416~

[7]李智勇 劉錦陽 洪嘉振.作平面運動的二維平面板的熱耦合動力學問題[J].動力學與控制學報,2006,4(2):114~

[8]蔡國平 洪嘉振.考慮附加質量的中心剛體-柔性懸臂樑系統的動力特性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05,41(2):33~

[9]蔡國平 洪嘉振.旋轉運動柔性梁的假設模態方法研究[J].力學學報,2005,37(1):48~

[10]蔡國平 滕悠優 洪嘉振.中心剛體-柔性梁系統的旋轉運動控制[J].宇航學報,2005,26(4):487~

[11]蔡國平 洪嘉振.柔性機械臂的位置主動控制[J].機械科學與技術(西安),2005,24(10):1178~

[12]陳紀朝 洪嘉振.模態信息探傷的實驗研究[J].振動與衝擊,2005,24(4):81~

[13]蔡國平 洪嘉振.旋轉運動柔性懸臂樑的動力特性及振動主動控制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西安),2005,24(1):70~

[14]楊輝 洪嘉振 余征躍.動力剛化問題的實驗研究[J].力學學報,2004,36(1):118~

[15]楊輝 洪嘉振 余征躍.柔性多體系統動力學實驗研究綜述[J].力學進展,2004,34(2):171~

[16]蔡國平 洪嘉振.中心剛體-柔性懸臂樑系統的位置主動控制[J].宇航學報,2004,25(6):616~

[17]王巧 洪嘉振 尤超藍.簇狀衛星姿態控制方程的通用建模方法[J].宇航學報,2004,25(4):389~

[18]尤超藍 洪嘉振 章傑.周邊式對接機構對接捕獲階段的三體力元動力學模型[J].宇航學報,2004,25(4):439~

[19]蔡國平 洪嘉振.中心剛體—柔性懸臂樑系統的動力特性研究[J].航空學報,2004,25(3):248~

[20]劉錦陽 洪嘉振.衛星太陽電池陣的剛-柔耦合動力學[J].空間科學學報,2004,24(5):367~

頭銜:

教育部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職務會社會、學術兼職:上海交通大學力學博士後流動站負責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非力學專業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中國力學學會動力學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力學學會常務理事;動力學與控制專業務員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空間及運動體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計算力學學報副主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