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允祥

洪允祥[近現代]字樵艙(一八七四至一九三三),號佛矢,浙江慈谿人。工詩文,書法漢隸,古樸遒勁。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洪允祥 (1874~1933) 原名兆麟,字樵齡,後改名允祥,別號佛矢,慈谿東安鄉洪魏村人。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就讀寧波儲才學堂,1899年入上海南洋公學經濟特科班。1902年畢業後與陳訓正、錢保杭在上海創辦通社,開設科學儀器館,傳播西方科學文化。1904年與鍾觀光、虞和欽等在上海創辦《寧波白話報》。同年7月,自費赴日本入清華學堂。1907年回國,後加入同盟會,任教溫州、紹興等地。1910年(宣統二年),應陳訓正邀,主持上海《天鐸報》言論專欄。次年離報社,任教定海中學。1915年客居杭州,與李叔同交誼甚篤,吟詩唱酬,並由李介紹加入南社。1917年,應蔡元培聘,任北京大學教授,講授《中國通史》、《中國法制史》等課,後任上海大夏大學教授。1919年回寧波,執教省立第四中學、第四師範學校(後合併為省立第四中學,今寧波中學)。五四運動時,組織學生成立殖群社。1926年在觀宗寺皈依僧諦閒。病逝寧波。平生好讀書,通經史,工駢文,善詩能書,時嬉怒笑罵,人稱“狂生”,嘗自作聯雲“客有來時,人相鬼相菩薩相;我所到處,詩多書多酒瓶多。”時人稱為“慈谿四才子”之一。著有《悲華經舍文存》、《詩存》、《書牘》、《樵舲詩話》等。

近代詩人洪允祥

洪允祥(1874~1933),原名兆麟,字樵,後改名允祥,別字佛矢,今掌起鎮洪魏村人。7歲受業於族兄蕊卿,17歲從舅父鄭廷琛(子剛)求學。1896年求學於寧波儲才學院。1899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學,在蔡元培教授的經濟特科班學習,與謝無量、李叔同交情最篤。1902年畢業,與錢保杭、陳屺懷在上海創辦“通社”,開設“科學儀器館”,傳播西方科學文化。次年與鍾觀光、虞和欽等在上海創辦《寧波白話報》。1904年自費赴日本清華學堂求學,1907年回國。後由陳屺懷介紹,加入同盟會,先後在溫州、山陰等地任教,與湯壽潛、馬一浮等為莫逆之交。

1910年,陳屺懷任上海《天鐸報》社社長,邀請洪任筆政(主編)。洪允祥撰文宣傳革命,抨擊時政。翌年,因報董易人,洪離開報社,赴定海中學任教。1915年客居杭州, 與李叔同吟詩唱酬,交往甚密,並經李介紹,加入南社。1917年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至該校講授《中國通史》和《中國法制史》。未幾南歸,任上海大夏大學教授。次年起,在寧波任浙江省第四中學兼第四師範學校(後合併為省立第四中學)國文和歷史教員,創辦《校友會雜誌》。五四運動中,組織學生成立“殖群社”,發動抵制日貨。

1933年4月18日,病逝於寧波,終年60歲。

洪允祥一生力學,博通經史,常將歷代治亂興衰之因果,舉以為教,使學生知古鑒今,多所成就。工駢文,喜作詩,性嗜酒,嬉笑怒罵,人稱“狂生”。書法宗漢隸,古樸遒勁。著有《悲華經舍文存》兩卷及《悲華經舍詩存》五卷、《書牘》兩卷、《小說》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