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頭縣

洞頭縣

洞頭區是浙江省溫州市的市轄區,是溫州市四大主城區之一,古稱中界,地處浙南沿海,甌江口外,由103個島嶼和259座島礁組成。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0°59′45″-121°15′58″,北緯27°41′19″-28°01′10″之間。 洞頭區陸地面積172.50平方公里 ,海域面積2652平方公里。全區現轄北岙、東屏、元覺、霓嶼、靈崑5個街道,大門鎮和鹿西鄉,戶籍人口15.4萬,2015年常住人口12.91萬。 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為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洞頭縣 洞頭縣

洞頭置縣歷史短,但開發歷史悠久。據九畝丘出土文物考證,早在3000多年前,洞頭列島就有人類活動。

春秋戰國,為甌越之地。

秦,屬閩中郡。

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回浦縣,隸會稽郡。東漢,建武元年至三年間(25-27),改回浦縣為章安縣,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遂為永寧縣地,仍隸屬會稽郡。

三國,屬吳國,仍為永寧縣地。太平二年(257),分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永寧縣屬之。

東晉,太寧元年(323),分臨海郡立永嘉郡,以永寧縣為郡治。寧康二年(374)分永寧縣置樂成縣,今洞頭縣境遂為樂成縣地。

隋,開皇九年(589),改永寧縣為永嘉縣,隸處州,今洞頭縣境為永嘉縣地。開皇十二年(592),改處州為括州。

唐,武德五年(622),分括州置東嘉州,分永嘉縣復置樂成縣,今洞頭縣境又為樂成縣地,隸東嘉州,武德七年(624),又撤樂成縣併入永嘉縣,今洞頭境地復為永嘉縣地。貞觀元年(627),廢東嘉州,永嘉縣隸括州。高宗上元二年(675),分括州置溫州,設州治於永嘉。載初元年(689),復置樂成縣,隸溫州,今洞頭縣境復為樂成縣地。

五代十國時,樂成縣屬吳越國。

後梁開平二年(908)改樂成為樂清,今洞頭縣境為樂清縣地,仍屬溫州。

南宋,鹹淳元年(1265)屬瑞安府。

元,屬溫州路。

明,屬溫州府。

清,雍正六年(1728),置玉環廳,隸溫州府。今洞頭縣境劃玉環廳第二十都。

民國元年(1912),改玉環廳為玉環縣,隸甌海道,今洞頭縣境為玉環縣第四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今洞頭縣境建政為三盤區。

1949年10月7日(農曆八月十五)洞頭境首次解放和1952年1月15日洞頭全境最後解放後,均仍屬玉環縣。1953年6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洞頭置縣,隸浙江省溫州地區專員公署。1958年5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洞頭縣建制,7月1日起劃歸玉環縣。1959年1月7日,國務院決定撤銷玉環縣建制。4月1日起,洞頭劃歸溫州市。1964年10月31日,國務院批准恢復洞頭縣建制,隸浙江省溫州地區專員公署 。1965年3月1日起,縣人民委員會正式對外辦公。1981年9月22日,溫州地區與溫州市合併,洞頭即改隸浙江省溫州市。  

2015年7月23日,國務院批准溫州市洞頭縣撤縣設區。   9月1日,溫州市舉行洞頭撤縣設區動員大會暨授牌儀式。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洞頭縣 洞頭縣

1953年6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洞頭置縣,隸浙江省溫州地區專員公署。1958年5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洞頭縣建制,當年7月1日起劃歸玉環縣。1959年1月7日,國務院決定撤銷玉環縣建制。當年4月1日,洞頭劃歸溫州市。1964年10月31日,國務院批准恢復洞頭縣建制,隸浙江省溫州地區專員公署 。1965年3月1日起,縣人民委員會正式對外辦公。1981年9月22日,溫州地區與溫州市合併,洞頭即改隸浙江省溫州市。

2001年11月16日,洞頭縣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雙朴鄉、三盤鄉、北沙鄉建制,併入北岙鎮。北岙鎮轄27村、7居,駐鎮前路1號(原址)。撤銷半屏鄉建制,併入東屏鎮。東屏鎮轄17村,駐府前路51號(原址)。撤銷霓南鄉、霓北鄉建制,合併設立霓嶼鄉。霓嶼鄉轄10村,駐濱海北路2號(原霓北鄉址)。調整後,洞頭縣轄北岙、東屏、大門3個鎮和霓嶼、元覺、鹿西3個鄉。

2011年,洞頭縣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一、撤銷北岙鎮建制,在原北岙鎮的行政區域內設立北岙街道辦事處。調整後,北岙街道辦事處轄6個社區、23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鎮前街1號。二、撤銷東屏鎮建制,在原東屏鎮的行政區域內設立東屏街道辦事處。調整後,東屏街道辦事處轄16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府前路51號。三、撤銷元覺鄉建制,在原元覺鄉的行政區域內設立元覺街道辦事處。調整後,元覺街道辦事處轄7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繁府路15號。四、撤銷霓嶼鄉建制,在原霓嶼鄉行政區域內設立霓嶼街道辦事處。調整後,霓嶼街道辦事處轄10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濱海北路2號。調整後,洞頭縣轄北岙、東屏、元覺、霓嶼4個街道辦事處和大門鎮1個鎮、鹿西鄉1個鄉。

2015年7月2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洞頭縣撤縣設區,將溫州市龍灣區靈崑街道劃歸洞頭區管轄。  

2015年9月1日,溫州市洞頭區正式掛牌成立。  

區劃詳情

截至2015年9月,洞頭區轄5個街道、1個鎮、1個鄉、 6個社區、4個居民區、93個行政村。區政府駐北岙街道。    

區域面積人口政府駐地
北岙街道24.28平方公里4.73萬人鎮前路1號
東屏街道14.48平方公里2.10萬人中侖村府前路51號
霓嶼街道11.50平方公里1.22萬人布袋岙村濱海北路2號
元覺街道7.84平方公里0.94萬人狀元村繁府路15號
靈崑街道55.05平方公里2.23萬人沙塘村繁靈街
大門鎮35.80平方公里2.53萬人鎮中路4號
鹿西鄉 10.06平方公里0.80萬人鹿西村海景街92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溫州市洞頭區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總面積2777.3平方公里(含水域)。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0°59′45″-121°15′58″,北緯27°41′19″-28°01′10″之間。  

地形地貌

洞頭區侵蝕丘陵地貌分布廣泛,約占全區陸地面積的91%。其中高丘陵(海拔250米以上)主要分布於大門島以及鹿西、霓嶼、狀元岙等島的中部和洞頭島的西部,山坡較陡,一般30-40°,特別是邊緣地帶,常有大於40°的陡坡或陡崖出現;頂部較平緩,坡度一般15-25°。最高山峰煙墩山位於大門島,海拔高391.8米。高丘陵以凸型坡及直線型坡為主,部分地段為複合型坡。低丘陵(海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