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詠黃葵

《洞仙歌·詠黃葵》系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這首詞表達了詞人超凡脫俗、不肯媚俗的情懷。

作品慨況

【作品名稱】洞仙歌·詠黃葵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

鉛華不御②,看道家妝就。問取旁人入時否。為孤情淡韻,判不宜春③,矜標格④、開向晚秋時候。無端輕薄雨,滴損檀心⑤,小疊宮羅鎮長皺。何必訴淒清,為愛秋光,被幾日、西風吹瘦。便零落、蜂黃也休嫌,且對依斜陽,勝偎紅袖。

作品注釋

①黃葵:即秋葵、黃蜀葵。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於七至十月開花。其狀貌頗似蜀葵,唯其葉裂痕較蜀葵深而多,花亦不像蜀葵之色彩紛繁,大多為淡黃色,近花心處呈紫褐色。

②鉛華二句:此言黃葵宛若不飾粉黛,身著黃袍的道士。 鉛華,搽臉之粉。 道家妝,即身著黃色之道袍。宋晏殊《菩薩蠻》:“染得道家衣,淡妝梳洗時。”

③判不宜春:謂情願不合春時。

④標格:見《眼兒媚·詠梅》注④。

⑤滴損二句:檀心,指黃葵紫褐色之花心。 鎮,久、常之意。此二句言雨水滴灑在花上,使那像宮羅一樣的花心久久地微微地摺皺。

作品賞析

黃葵本不是名貴之花,而詩人歌詠之,便已見其超凡脫俗之意。且詞中又極寫其“孤情淡韻”,“開向晚秋”,“愛秋光”,“且對依斜陽”之孤高品格,足見詩人風流自賞,不肯媚俗的情懷了。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