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詠梅

作品慨況

【作品名稱】眼兒媚·詠梅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

眼兒媚·詠梅莫把驚花②比澹妝,誰似白霓裳③。別樣清幽,自然標格④,莫近東牆⑥。冰肌玉骨天分付⑥,兼付與淒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⑦橫窗。

作品注釋

①梅:梅花,落葉喬木。種類甚多。葉卵形,早春開花,花多白色、淡紅色,味清香。可供觀賞。果食可食,可入藥。《詩經·召南·漂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朱熹集傳:“梅,木名,華白,實似杏而酢.”

②涼花:見《夢江南·其七》注②。

③霓裳:謂神仙之衣裳。相傳神仙以云為裳。《楚辭·九歌·東君》:“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這裡是以白霓裳比喻梅花之色澤形貌。

④標格:風範、風度。參見《夢江南》(新來好)注③。

⑤莫近東牆:程垓《眼兒媚·詠梅》:“一枝煙雨瘦東牆,真箇斷人腸。”

⑥冰肌句:謂梅花之美麗的色形風采是天之所付.與。 冰肌玉骨,指女子潔美之體態,此處借喻梅花之嬌好。 分付,付與、交給。

⑦疏影:疏朗的影子。多用於形容梅花之形貌。宋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作品賞析

梅花冰肌玉骨,斗寒開放,清幽高潔,自然標格,不與凡花為伍,向來受到詩人的賞愛。故詩詞中詩人每以梅花之品格喻人之品格。本篇亦是花品、人品合一的詠嘆之作,表現了詩人一種自足,一種孤往的性格與情懷。但也不乏孤高自賞,清淒自適的孤傲之情。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