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信約

引言

我們這些主耶穌基督教會中的肢體,來自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共同參加洛桑世界福音國際會議。我們同心讚美上帝,因他賜給我們極大的救恩,也因他賜給我們與他相交的喜樂和彼此相交的喜樂。我們為上帝在這個時代的作為深感興奮;我們也為我們在宣教工作上的不足而懺悔;我們也深受未完成的宣教使命的挑戰。我們相信,福音是上帝賜給全世界的好信息。我們決心憑藉上帝的恩典,順服基督的命令,向全人類傳福音,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因此,我們在此宣告我們的信仰與決心,並將此信約公諸於世。

內容

1. 上帝的目的我們確信,獨一永恆的上帝是創造世界的主宰,聖父,聖子與聖靈三位一體的上帝,照他旨意統管萬有。他已從世界裡呼召人作他的子民,又差遣他的子民回到世界中,作他的僕人與見證人,擴展�的國度,建立基督的身體,榮耀他的聖名。我們感到羞愧,因我們常常違背上帝的呼召,或隨從這個世界,或在這個世界面前退縮,沒有承擔起我們的使命。然而,我們感到歡欣的是,福音即使是放在我們這些瓦器里,仍然是寶貝。我們願意重新奉獻自己,借著聖靈的能力,將這寶貝顯明出來。(賽40:28;太28:19;弗1:11;徒15:14;約17:6, 18;弗4:12;林前5:10;羅12:2;林後4:7)2. 聖經的權威與能力我們確信,整本聖經,包括舊約與新約,都是上帝的默示,完全可靠,絕對權威。整本聖經是上帝唯一的成文話語,它所宣告的毫無錯誤,它是我們信仰與實踐中絕對可靠的準則。我們也確信,上帝的話語滿有能力,能成就救恩的目的。聖經的信息是對全人類宣講的,因為上帝在基督里和聖經中的啟示是不可更改的,現今聖靈仍借著聖經說話。聖靈在各種文化中光照屬上帝的子民的心智,使他們透過自己的眼睛,重新得見其中的真理,從而使全教會更多地看到上帝諸般的智慧。(提後3:12;彼後1:21;約10:35;賽55:11;林前1:21;羅1:16;太5:17-18;弗1:17- 18;3:10, 18)3. 世界唯一的救主我們確信,我們雖有各種不同的布道方法,卻只有一位救主,只有一個福音。我們承認,人類借著上帝的自然啟示,對上帝有一些知識,但我們否認這些知識能使人得救,因為人行不義阻擋真理。我們也反對貶低基督及他的福音的各種類型的宗教混合主義和對話,它們認為基督在一切宗教及意識形態里都有同等的啟示。耶穌基督是唯一的神而人者,他舍己作罪人的唯一贖價,他是上帝與人之間獨一的中保。沒有任何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人人都因罪而滅亡,但上帝愛所有的人,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然而凡拒絕基督的,就是棄絕救恩之樂,他們就被定罪,永遠與上帝隔絕。我們傳揚基督為世人的救主,並不是認為人人都可以自然得救或最終得救,更不是認為一切宗教都能提供基督里的救恩。相反地,我們傳福音是向世上的罪人宣告上帝的愛,並呼籲每個人回應他,全心全意地悔改、相信、接受他為救主和主。耶穌基督的名超乎萬名之上,我們盼望主的日子,那時萬膝都要跪拜,萬口都要承認,他是主。(加1:6-9;羅:18-32;提前2:5-6;徒4:12:約3:16-19;彼後3:9;帖後1:7-9;約4:42;太11:28;弗1:20-21;腓2:9-11)4. 布道的性質布道就是將福音傳揚出來。這福音是照經上所記:耶穌為我們的罪而死,從死里復活,掌權的主使我們的罪得赦,而且將釋放我們的聖靈賜給所有悔改相信的人。我們基督徒在世上的存在對於福音布道是必須的,與非信徒對話也是必需的。因為要了解他們,我們就必須傾聽他們。但布道本身是傳揚聖經上所記載的歷史上的基督是救主和主,勸導人們親自信靠主,並且與上帝和好。我們發出福音的邀請時,不能向人隱瞞作門徒的代價。基督依然在呼召所有跟隨他的人要舍己,背起十字架,與教會認同。福音布道的結果包括順服基督、融入教會和在世上負責地服事。(林前15:3-4;徒2:32-39;約20:21;林前1:23;林後4:5, 5:11, 20;路14:25-33;可8:34;徒2:40, 47;可10:43-45)5. 基督徒的社會責任我們確信,上帝是全人類的創造者及審判者,所以我們應當共同負擔起他對人類社會的公義及和好的關注,以及對那些受各種壓迫的人的自由的關注。因為每個人都是按上帝的形像造的,不論種族、宗教、膚色、文化、階層、性別或年齡,每個人都有內在的尊嚴,所以應當受到尊重及服事,而不應受到剝削。我們在此表示懺悔,因我們忽略了社會關懷,有時認為布道與社會關懷是互相排斥的。儘管與人和好並不等同於與上帝和好,社會關懷也不等同於布道,政治解放也不等同於救恩,我們還是確信:福音布道和社會政治關懷都是我們基督徒的責任。因為這兩方面是我們在神論和人論的教義上,以及我們對鄰舍的愛和對基督的順服的必要體現。救恩的信息也包含對各種形式的疏離、壓迫及歧視的審判。無論何處有罪惡與不公正的事,我們都要勇敢地斥責。當人們接受基督時,他們就得以重生,進入他的國度;他們不僅必須努力在這不義的世界中彰顯上帝的公義,還要傳揚他的公義。我們所宣告的救恩應當在個人生命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都改變我們。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徒17:26, 31;創18:25;賽1:17;詩45:7;創1:26-27;雅3:9;利19:18;路6:27, 35;雅2:14-26;約3:3, 5;太5:20;太6:33;林後3:18;雅2:20)6. 教會與布道我們確信,基督差遣他所救贖的子民到世上,正如父差遣子一樣,這就呼召我們要付相似的代價深入到世界上。我們需要突破教會狹窄的藩籬,進入非基督徒的社會。在教會犧牲的事奉中,布道是首要的。普世宣教事工需要普世教會將全備的福音帶給全世界。教會在上帝的宇宙計畫的中心,是他命定的傳福音的途徑。然而,傳講十字架的教會本身必須有十字架的印記。如果教會背叛福音,對上帝缺乏活潑的信心,對人缺乏真誠的愛心,在凡事上,包括在晉升和財務方面,缺乏完全的誠實時,就會成為布道的絆腳石。教會是上帝的子民的團契,而不是一個機構,不可與任何特定文化、社會或政治制度,以及人類的意識形態等同。(約17:18, 20:21;太28:19-20;徒1:8, 20:27;弗1:9-10, 3:9-11;加6:14, 17;林後6:3-4;提後2:19-21;腓1:27)7. 布道的合作我們確信,上帝的旨意是要教會在真理中有可見的合一。布道也要求我們聯合,因為合一能增強我們的見證,而分裂有損於這和好的福音。然而,我們承認,組織的合一可以採取多種形式,組織的合一也未必會促進布道的事工。我們有相同聖經信仰的人,應該在團契、事奉以及見證上緊密聯合。我們承認,我們的見證有時會因混雜的個人主義及不必要的重複事工而受損。我們承諾,要在真理、敬拜、聖潔及宣教上尋求更深的合一。我們呼籲大家,開展地區性和功能性的合作,制定策略性的計畫,增進相互間的勉勵,加強資源的共享與經歷的分享,使教會的使命得以進展。(約17:21, 23;弗4:3-4;約13:35;腓1:27;約17:11-23)8. 教會在布道工作上我們感到歡喜的是,一個新的差傳時代已經開始。西方教會在宣教中的主導作用正在迅速消失。上帝正從新興的教會中興起強大的新生力量,致力於普世宣教,這表明布道的責任是屬於基督的整個身體。因此,所有教會應當求問上帝,並且自問,應當如何得著當地的人以及如何差派宣教士到世界其它地方。我們對差傳的責任及角色應當不斷地反覆評估。教會間的彼此協作會因此而不斷加強,而基督教會的普世性也會更清楚地體現出來。我們也為那些從事聖經翻譯、神學教育、大眾傳播、文字事工、布道、差傳、教會復興及其它專門事工的所有機構感謝上帝。他們亦當不斷地自我省察,評估自己在教會宣教中的果效。(羅1:8;腓1:5, 4:15;來13:1-3;帖前1:6-8)9. 布道任務的緊急性世界上還有超過全人類三分之二,總計二十七億多人口尚未接觸福音。這么多人被忽略,我們對此深感羞愧。這對我們及全教會是一種持久的譴責。然而,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地方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接受主耶穌基督。我們深信,教會和宣教機構現在就該為尚未聽聞福音的人得救而懇切禱告,並且儘快開展新的努力,實現普世宣教。有時我們有必要在已福音化的國家減少外國宣教士及資金的數量,這有利於促進當地教會的自立,從而將資源分配到福音未及之地。宣教士們應以謙卑服事的精神,更加自由地往返於六大洲之間。我們的目的是以一切可行的方法,儘早使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聽到、明白並接受好信息。我們不能期待不付甚么代價就能達到此目的。我們為千千萬萬的人仍生活在貧困之中而震驚,也為造成貧困的不公平而難過。我們當中生活在富裕環境中的人們,生活應當儘量簡樸,好使我們更慷慨地為救助和布道奉獻。(約9:4;太9:35-38;羅9:1-3;林前9:19-23;可16:15;賽58:6-7;雅1:27, 2:1-9;太25:31-46;徒2:44-45, 4:34-35)10. 布道與文化普世宣教策略的發展,要求創造性與先鋒性的方法。在上帝引導之下的結果將會是,各個興起的教會既深深地植根於基督,又與各教會所處的文化息息相關。文化必須始終以聖經真理為檢驗的標準。既然人類是上帝所造的,人類的文化中就富含美善的內容。然而,由於人類已經墮落,所以文化都被罪所玷污,部份甚至含有魔鬼的成份。福音並沒有預先假定,某種文化比其它文化更優越,而是根據福音的真理和公義原則來評估一切的文化,且在各種文化中堅持道德的絕對性。宣教工作常將異國的文化與福音一起輸出,導致教會受制於文化,而不是服膺於聖經的真理。傳揚基督的人必須謙卑地倒空自己,但仍保持以他們的真誠去服事別人。教會也必須致力於改造並且充實文化,這一切都是為了上帝的榮耀。(可7:8, 9:13;創4:21-22;林前9:19-23;腓2:5-7;林後4:5)11. 教育與領袖我們承認,我們有時追求教會的成長而忽略了教會的深度,並且把布道與培靈分開了。我們也承認某些宣教團體,在裝備和鼓勵當地領袖擔當責任方面的行動過於遲緩。然而,我們的原則是使教會本色化,我們渴望每個教會都有自己的領袖,表明基督徒領袖的風範不在於轄制人,而在於服事人。我們認識到,提高神學教育是當務之急,這對教會領袖更是如此。在每個國家和文化中,應當為教牧人員與平信徒提供在教義、門徒訓練、布道、培靈及事奉方面有效的培訓計畫。這些培訓計畫不必依靠任何一成不變的方法,而應按照聖經的準則,採用當地創造性的構想來開發培訓計畫。(西1:27-28;徒 14:23;多1:5, 9;可10:42-45;弗4:12-13)12. 屬靈的爭戰我們深信我們一直在與執政的、掌權的惡魔進行屬靈的爭戰。它們恣意要推翻教會,挫敗普世宣教的任務。我們知道我們需要穿戴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以真理和禱告為屬靈的武器來爭戰。我們發現仇敵不僅在教會外傳播錯謬的理論,也在教會內散布歪曲聖經、以人取代上帝的假福音。我們需要儆醒,以分辨的心,維護聖經的福音。我們承認,我們會受世俗思想及行為的影響,向世俗投降。比如,雖然從數字方面和屬靈方面細心研究教會的成長是很有價值,但我們有時卻忽略了這方面的努力。有時候我們太過於追求傳福音時別人有所回響,就在福音信息上打了折扣,用各種方法向福音對象施加壓力,過份注重數字統計,甚至謊報數字。這些都是屬世的作法。教會必須進入世界,然而世界卻不可混入教會。(弗6:12;林後4:3-4;弗6:11, 13-18;林後10:3-5;約壹2:18-26, 4:1-3;加1:6-9;林後2:17, 4:2;約17:15)13. 自由與逼迫上帝賦予每個政府的責任是維護和平、公正與自由,使教會可以順服上帝、服事主基督、不受攔阻地宣揚福音。所以我們要為國家的領袖祈禱,並且呼籲他們根據上帝的旨意和《世界人權宣言》的聲明,確保思想與良知的自由,以及實踐和傳揚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們也深切地關注那些遭受不公正囚禁的人,尤其是那些為耶穌作見證而受苦的人。我們承諾,要為他們的自由而祈禱和努力;同時,我們也不因他們的遭害而膽怯。上帝正幫助我們,不管要付多大的代價,我們都要反對不公正的事,並且忠於福音。我們也不可忘記耶穌的警告:逼迫是不可避免的。(提前1:1-4;徒4:19, 5:29;西3:24;來13:1-3;路4:18;加5:11, 6:12;太5:10-12;約15:18-21)14. 聖靈的能力我們深信聖靈的大能。父上帝曾差遣聖靈為聖子作見證,若無聖靈的見證,我們的見證也就徒然。聖靈叫人知罪,信服基督,得以重生及長進,這些都是他的工作。並且聖靈是宣教的靈,所以布道應當在聖靈充滿的教會中自然地興起。一個教會若不宣教,她就是自相矛盾,且是消滅聖靈的感動。普世宣教要落到實處,必須先有聖靈在教會中作更新的工作,在真理、智慧、信心、聖潔、仁愛與能力中更新。所以我們呼籲所有的信徒祈禱,求上帝的靈來復興教會,使所有子民結出他的所有果子,使基督的身體充滿他的所有恩賜。只有這樣,普世教會才能在上帝的手中成為合用的器皿,使全地聽見主的聲音。(林前2:4;約15:26-27, 16:8-11;林前12:3;約3:6-8;林後3:18;約7:37-39;帖前5:19;徒1:8;詩85:4-7, 67:1-3;加5:22-23;林前12:4-31;羅12:3-8)15. 基督的再來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必會在權能及榮耀中再來,這是位格性的和可見的,是為成全他的救恩及審判。這再來的應許更加激勵我們去傳福音,因我們紀念他的話說,這天國的福音必先傳給萬民。我們相信,應當以教會的布道事工充滿基督升天及再來之間的間隙,所以我們未到終點決不停歇。我們也記得他的警戒說,在那最終的敵基督到來之前,會有假基督和假先知出現。因此我們拒絕人類的狂傲及自信的夢幻,以為人能在地上建立烏托邦。我們基督徒確信,上帝必成全他的國度,我們也熱切期待那日子的來到,就是新天新地,有義居住在其中,上帝要作王直到永遠。同時,我們也重新奉獻自己,樂意一生完全順服上帝的主權,服事基督和世人。(可14:62;來9:28;可13:10;徒1:8-11;太28:20;可13:21-23;約2:18, 4:1-3;可12:32;啟21:1-5;彼後3:13;太28:18)

結語

因此,我們以信心和決心,鄭重地與上帝立約,也與眾弟兄姊妹堅立此約。讓我們為了普世宣教而一同禱告、共同計畫、合力事奉。我們呼籲其它人與我們一起同工,願上帝以他的恩惠為他的榮耀,幫助我們,使我們誓忠於此信約。阿們,哈利路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