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哈脫

1840年8月,有個曾在廣州創辦“醫務傳教社”的醫師威廉喬定,一眼看中了上海這塊寶地,特意指使倫敦教會的青年教徒洛克哈脫醫師從澳門出發北上。但由於當時正處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洛克哈脫半途被阻留在舟山群島。滯留期間,他曾協助侵華英軍軍醫為受傷和有疾病的官兵服務。1842年2月,由於英軍撤退,加上他本人的原定婚期已近,隨即返回澳門。1843年春,英軍復占舟山群島,洛克哈脫又偕妻子來到中國。

基本信息

簡介

洛克哈脫(William Lockhart 1811~1896)

一譯魏林,英國利物浦人。早年習醫於倫敦蓋氏醫院,擅外科,兼精眼科,為英國皇家外科學會會員。道光十九年(1839年)受英國基督教倫敦布道會指派來華,先後在澳門香港舟山寧波等地傳教施醫。道光二十三年自舟山來滬,翌年2月創辦上海第一家西醫醫院——中國醫院(仁濟醫院前身),自任院長,主掌院務十餘年。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初四(1848年3月8日)洛氏與傳教士麥特赫斯脫、慕維廉三人違約到青浦城隍廟傳教,並毆打漕運水手,製造“青浦教案”。鹹豐五年(1855年),與傳教士偉力亞烈深夜進入上海縣城“勸說”小刀會義軍投降,遭到嚴詞拒絕。後調任英國公使館高級醫師。同治三年(1864年)離華回英。遺著《在華之教會醫師——二十年經驗之敘述》,為清嘉慶以後六十年間不可多得的醫學史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