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黃家營土織布技藝

洋縣黃家營土織布技藝

手織布技藝複雜,約72道工序,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紡線,先用棉花搓捻子,再在紡車上擰扯出細細的白線來。二是把紡錠上卸下的線穗子的線上拐、成束、漿洗、晾乾,纏成線筒子。三是進行“經線”工藝組合,設計配色型,俗稱“經布”,然後再梳理經線,俗稱“刷布”。四是把經線滾子架上織機織布。

簡介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洋縣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是以漢江上游所產棉花、以祖傳家用的紡車布機進行紡織的一門民間技藝,它分布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黃家營鎮及其周邊地區。

..

洋縣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誕生於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清康熙之時其土布紡織非常繁榮,民國時達到鼎盛,直至上世紀50年代黃家營土布紡織與加工依然堅挺,60年代以後衰落。
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主要有18道工序。土布成品種類有本色白土布和藍色格子土布2種,有主要紡織工具15種,傳承人46人。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特點有五:一是工序繁多,手工精細;二是無公害,因地處世界珍禽朱䴉保護地,棉花只施農家肥不施化肥農藥,故原料為無污染優質生態棉;三是地處漢水上遊河畔,棉花光照水分充足,原料纖維長,柔韌性好;四是土布製品厚實結實,觸感好;五是紡織技術人文含量高,歷史悠久,世代相襲,歷史上農村婦女皆為紡織手,其土布的使用性極廣,為民眾的基本衣料來源。
洋縣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是研究漢水上游經濟貿易史、紡織史和民俗變遷的寶貴資料。數百年來,黃家營土布一直是當地及周邊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中不可或缺的東西,這種物質文化的依賴性非常強。黃家營土布紡織是當地村村寨寨、家家戶戶婦女都在進行的一項活動,有著很強的地域文化認同性。在紡織術從南方由漢江水道傳入黃家營後,首先是紡織機發生了變化,其紡織技術在不斷進步,加之纖維長無污染的棉花原料,故其紡織技藝在具有傑出歷史、文化價值的同時,其科學價值更讓人們矚目,但由於種種原因,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瀕危,極需搶救保護。

歷史淵源

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我國南方的紡織技術沿長江溯漢水傳入洋縣境內。漢水上游的黃家營、黃金峽一帶為漢水流域的水上交通樞紐,航運繁忙,人口幅輳,商鋪林立,為南北物資的集散地。故源於東南沿海的南方紡織術在北傳之後,黃家營、黃金峽成為棉花土布紡織的技術密集區。到了清代康熙之時,黃家營、黃金峽的土布紡織很繁榮。當時家家戶戶都有紡車和織布機,清末民初,黃金峽街,黃家營街有交易土布的布行(以布換鹽、換紙)和加工土布衣服的縫紉裁剪店,從民國到上世紀50年代,土布仍為居民幾乎全部的衣料來源,土布的紡織和加工依舊堅挺。60年代以后土布紡織衰落。在機器織布的衝擊下,一些家庭的布機散失,多被劈柴燒灶。但據調查半數以上家庭尚保留有土布織機和紡車,有部分家庭尚在進行土布紡織的手工生產。目前黃家營鎮尚有土布紡織藝人46名。

基本內容

手織布技藝複雜,約72道工序,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紡線,先用棉花搓捻子,再在紡車上擰扯出細細的白線來。二是把紡錠上卸下的線穗子的線上拐、成束、漿洗、晾乾,纏成線筒子。三是進行“經線”工藝組合,設計配色型,俗稱“經布”,然後再梳理經線,俗稱“刷布”。四是把經線滾子架上織機織布。

..

主要價值

l、歷史價值:
手織布在武功歷史悠久,數千年來,為農耕文化的發展和中華文明的延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特別是武功才女蘇若蘭織錦迴文詩名揚天下。
2、工藝價值:
手織布工藝複雜,其生產技藝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長期的智慧結晶。

..

3、經濟價值:
近年來,手織布傳統工藝新時尚,產品出口創匯,很受人們歡迎。

基本特徵

1、工藝特徵:
手織布已有數千年歷史,一直靠祖輩之間言傳身教,還要憑悟性和長期實踐的體會才能掌握,技藝全憑手工操作,靠經驗掌握,一直流傳民間,技藝確屬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產品特徵:
手織布其感觀特點布質綿韌、手感潤柔、圖案別致、自然天成。其內在特點細密平整、紋理清晰、吸汗保暖、環保健康。

瀕危狀況

1、由於手織布技藝有一定難度,現在年輕婦女多不願學已經是後繼乏人。
2、多年來手織布技藝都是母傳女、婆傳媳,缺乏技術創新。
3、手織布千百年都是一家一戶生產經營,統一協調組織不夠,致使步履艱難,面臨瀕危狀況。

製品及作品等相關器具

手織布主要器具:
1、紡車、線輪
2、織布機
3、稜子
4、捶布石

保護計畫

目前資金投入情況:
目前啟動資金30萬元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對老一輩手織布技藝精通的婦女已初步調查摸底。
2、已建立起20多個生產基地。
3、在基地已培訓了一批年輕傳承人。
4、已組建協會,全方位服務。
5、已初步收集了手織布完整的技藝資料與器械。
6、在經營、銷售、宣傳各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產品質量、聲譽等方面已產生了一定的品牌效應。

保護內容:

1、保護老一輩技藝高超的紡織婦女,發揮她們的“傳幫帶”作用,培養年輕一代的手織布人才。
2、保存完整的傳統手織布技藝,建立基地和古紡織展室。
十年保護目標:
1、完整繼承手織布傳統技藝,保護傳承人。
2、挖掘整理,技術革新,在傳統工藝中追求新時尚。
3、建立起完整、系統的古紡織與新工藝結合的展覽館。

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洋縣地處陝西省南部、漢中盆地東緣,系漢水上游、漢中市東部的一個縣。唐乾元元年(758)起為洋州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1370)改洋州為洋縣,其稱沿用至今。
洋縣介於東經170°11′——108°03’和北緯33°02′——33°43′之間。其東接佛坪、石泉縣,南鄰西鄉縣,西毗城固縣,北界留壩縣、太白縣,東西寬56公里,南北長76公里,總面積3206平方公里。縣轄26個鎮(鄉),4個居民委員會,368個村民委員會,11萬戶,總人口44萬,其中少數民族411人。
洋縣其地勢北、東高陡,南部低緩,中部低平,其北靠秦嶺,南屏巴山,東部為秦嶺余脈與巴山余脈的交匯處。最高點昏人坪梁海拔3071米,最低點白沙渡海拔389.7米。山地和丘陵占93.3%,漢水自西入縣境,匯南北22條支流穿境而過。每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839.7毫米。無霜期在239天左右。森林覆蓋率約占58.3%。
洋縣是人類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已有先民在此定居。其古屬梁雍之域,晉代以前為城固轄地,西晉秦始三年(267),境內開始設縣。後郡縣頻設,至唐乾元元年(758)起為洋州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1370)稱洋州為洋縣,其稱沿用至今,洋縣數千年的歷史造就了洋縣獨具個性的漢水文化。同時,洋縣又為秦蜀鄂隴通衢,山川毓秀,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又使縣域成為秦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及隴文化的交匯之地。在洋縣本地極富個性的漢文化同這些外來文化的碰撞中,民俗民間文化吸取著十分富足的養分,生長著,傳承著,而且浪里淘沙,使一些民間文化光彩奪目,洋縣木偶戲尤其是這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