泴 guàn ,◎古同“盥。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guàn  注音:ㄍㄨㄢˋ
部首:水,部外筆畫:5,總筆畫:9
五筆86&98:ILF倉頡:EBT鄭碼:KVLK
筆順編號:253425221四角號碼:12102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CF4

基本字義


guàn ㄍㄨㄢˋ
◎ 古同“盥”。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泴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字彙補》居玩切,音貫。淨也,澡手灑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有崇泴。○按卽盥字之譌。

盥 guàn
〈動〉
(1) (會意。小篆字形,從臼( jiù),舂米用的器具,從水,從皿(表示與器皿有關)。合起來表示:以手承水沖洗而下流於盤(皿)。本義:洗手)
(2) 同本義 [wash one's hands]
盥,澡手也。從臼水臨皿。——《說水》
奉匜沃盥。——《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宣子盥而撫之。——《左傳·僖公十九年》
盥而不薦。——《易·上觀》
鹹盥漱。——《禮記·內則》
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論衡·譏日》
(3) 如:盥手(洗手);盥沐(洗臉);盥帨(洗手後用的擦手布)
(4) 洗滌 [wash]
述盡心視湯藥,飲食心嘗而後進,衣不解帶不盥櫛者累旬。——《南史·謝裕傳》附謝述
(5) 又如:盥櫛(洗臉梳頭;洗理);盥浣(洗滌);盥溉(洗滌);盥滌(洗滌);盥濯(洗滌)
(6) 除;淨 [clean]。如:盥溉(指除去[罪過,積習等]);盥滌(清除)

拼音是gua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