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伯頓

這顆梨形鑽石是1966年在南非德蘭士瓦省第一礦發現。理察·巴頓為伊莉莎白·泰勒花110萬美元買下了這顆鑽石,給它重新取名為“泰勒·巴頓”。

簡介

泰勒·伯頓鑽石泰勒·伯頓鑽石

重量:68.09克拉
顏色:F-G
切割:梨形
來源:南非
這顆梨形鑽石是1966年在南非德蘭士瓦省第一礦發現。理察·巴頓伊莉莎白·泰勒花110萬美元買下了這顆鑽石,給它重新取名為“泰勒·巴頓”。

相關故事

泰勒·伯頓鑽是以銀屏史上最著名的一對佳人的名字命名的:伊莉莎白·泰勒和理察·伯頓。這顆鑽的毛坯重240.8克拉,於1966年發掘於南非,隨後被切成69.42克拉的梨形鑽。
它的第一位主人是保羅·愛姆思夫人,她的丈夫認為一年三萬美金的保險費太貴(每一次他的太太佩戴,平均要付1500美金),於是這顆當時未名的寶石被送去拍賣。一個“附加優惠”是買者可以命名它。卡地亞拍得了寶石,並命名為卡地亞鑽,但不久就改名了。理察·伯頓花了一百一十萬美金買下了它,送給他的新娘,伊莉莎白·泰勒。根據拍賣的協定,這對新人可以根據他們的意願重新命名寶石,因此有了泰勒·伯頓鑽。
在這對新人取走現被稱為“泰勒·伯頓鑽”之前,卡地亞做了最後的展示。儘管天氣寒冷且陰雨綿綿,人們還是排著數小時的隊,為的是一睹它的風采。這顆鑽成了泰勒的心愛之物,她時常佩戴,不用時則與其他首飾放在一起。1979年伯頓死後,泰勒以兩百八十萬美金賣掉了這顆寶石,為紀念伯頓,所得捐給了伯頓家鄉的一所醫院。
伯頓買下這顆寶石之前,美國寶石學院的寶石交易試驗室曾鑑定此石為無瑕級,但經過多年的頻繁佩戴及不經意的放置,這顆寶石被定為VVS2。此後的買主將寶石重新拋光,為的是恢復它的淨度。據說不久,沙烏地阿拉伯的一位收藏家買下了這顆名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