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范鑄造

泥范鑄造

泥范鑄造最初的鑄造技術是使用石范。由於石料不容易加工,又不耐高溫,隨著制陶業的發展,很塊就改用泥范。在近代砂型鑄造之前的三千多年時間裡,泥范鑄造一直是最主要的鑄造方法之一。

鑄造業在我國古代的金屬加工工藝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並產生過巨大的社會影響。今天我們在生活中還經常使用的“模範”、“熔鑄”、“就範”等辭彙,就來源於古代鑄造業的術語。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了陶范法失臘法兩大傳統鑄造工藝。

泥范鑄造
泥范鑄造的模具及實物


最初的鑄造技術是使用石范。由於石料不容易加工,又不耐高溫,隨著制陶業的發展,很塊就改用泥范。在近代砂型鑄造之前的三千多年時間裡,泥范鑄造一直是最主要的鑄造方法之一。

泥范鑄造的工藝:

  • 制模。用泥土按照器物原型雕刻成泥模;
  • 翻外范。將調合均勻的泥土拍打成平泥片,按在泥模的外面,用力拍壓,使泥模上的紋飾反印在泥片上。等泥片半乾後,按照器物的、鋬、底、邊、角或器物的對稱點,用刀劃成若干塊范,然後將相鄰的兩泥范做好相拼接的三角形榫卯,而後晾乾,或用微火烘烤,修整剔補范內面的花紋,這就成了鑄造所用的外范;
  • 制內范。將制外范使用過的泥模,趁濕颳去一薄層,再用火烤乾,製成內范。颳去的厚度就是所鑄器的厚度;
  • 合范。將內范倒置於底座上,再將外范塊置於內范周圍。外范合攏後,上面有封閉的范蓋,范蓋上至少留下一個澆注孔;
  • 澆鑄。將融化的青銅溶液沿澆注孔注入,等液冷卻後,打碎外范,掏出內范,將所鑄的銅器取出,經過打磨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銅器就製作完成了。
  • 在製作複雜造型的青銅器時,古人還採用了分鑄法作為基本工藝原則。或者先鑄器身,再在上合范澆注附屬檔案(如獸頭、柱等);或者先鑄得附屬檔案(如鼎的耳、足等),再在澆注器身的時候鑄界成一體。

    泥范鑄造
    出土的泥范鑄造文物

    我國在商代早期就有了泥范鑄造,商代中期達到鼎盛時期。用這種方法,古代工匠們創造出了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這樣的曠世珍品。

    我國古代泥范鑄造的又一個傑出成就,是疊鑄法的早期出現和廣泛套用。所謂疊鑄是把許多個范塊或成對范片疊合裝配,由一個共用的澆道進行澆注,一次得到幾十甚至上百個鑄件。我國最早的疊鑄件是戰國時期的齊刀幣。這種方法由於其生產率高,成本比較低至今仍在廣泛使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