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之路

1989年8月23日,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被劃為蘇方的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出現了一幅莫斯科不曾料到的壯觀畫面:占三國人口40%的大約2百萬人,扶老攜幼、手拉手組成跨越三國、綿延600公里人鏈,要求擺脫蘇聯的統治,重獲自由獨立。人鏈從愛沙尼亞首都塔林一直延續到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一個個普通人平靜的比鄰而立,手拉手,舉著嚮往自由的橫幅,構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和平意志長城,史稱“波羅的海之路”,又稱“自由之路”。

簡介

屢翻歷史舊賬:在俄羅斯向三國領導人發出參加60周年慶典的邀請之後,他們予以拒絕,並遞交聯名信,要求俄羅斯為蘇聯於1940年吞併其國家做出道歉。他們表示,俄羅斯5月9日的慶祝活動沒有考慮到波羅的海三國人民的痛苦經歷,“在二戰結束時歐洲的一半並沒有得到自由,而是被剝奪了國家的地位、獨立和主權”。屢翻歷史舊賬:在俄羅斯向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領導人發出參加60周年慶典的邀請之後,他們予以拒絕,並遞交聯名信,要求俄羅斯為蘇聯於1940年吞併其國家做出道歉。他們表示,俄羅斯5月9日的慶祝活動沒有考慮到波羅的海三國人民的痛苦經歷,“在二戰結束時歐洲的一半並沒有得到自由,而是被剝奪了國家的地位、獨立和主權”。

波羅的海之路(愛沙尼亞文:Balti kett、拉脫維亞語:Baltijas ceļš、立陶宛語:Baltijos kelias)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00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該三國被蘇聯占領。 該示威也是波羅的海三國追求脫離蘇聯、各自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事件。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社會運動家藉此宣揚對獨立的看法;他們認為,蘇聯占領三國是不合法的,三國獨立並非政治議題,而是道德議題。莫斯科的蘇聯政府以激烈的言辭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之間的關係。示威後6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

涉及國家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蘇聯、德國

涉及人物

阿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雅科夫列夫、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埃里希·昂納克、尼古拉·壽西斯古、喬治·H·W·布希、赫爾穆特·科爾、佩雷斯·德奎利亞爾

起因

反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政治訴求

要求民主和國家獨立

三國立場

儘管《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條文在紐倫堡審訊時曝光,但蘇聯一直否認這些條文存在。蘇聯的政治宣傳也堅稱,三國的國民議會代表各國人民意願,向蘇聯最高蘇維埃提請加入蘇聯──故此,三國是自願加盟蘇聯,而非蘇聯占領三國。三國則宣稱他們是被蘇聯以武力非法合併的。

一般認為,蘇德兩國簽訂的密約證明三國是被非法占據的。只要能指出蘇聯占領和蘇德條約之間的關係,就可宣告蘇聯對三國的統治無法律基礎,1940年起在當地實施的蘇聯法律自動無效。若這種說法成立,即自動解決重奪主權或爭取自治的爭議,因為波羅的海國家從來沒有合法地屬於蘇聯;三國在二戰期間原為獨立國家,也可以合法恢復原有地位,宣告蘇聯法律對三國無效力,使三國無須再遵守《蘇聯憲法》,也省卻正式的脫離程式。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周年之際,波羅的海三國和莫斯科的關係日益緊張。羅穆阿爾達斯·奧佐拉斯在立陶宛發起200萬人聯署抗議行動,要求紅軍撤出立陶宛。立陶宛共產黨也考慮與蘇聯共產黨決裂。1989年8月8日,愛沙尼亞試圖修改選舉法,限制新移民(主要是俄羅斯工人)的選舉權,觸發俄羅斯工人的大規模罷工和抗議。莫斯科稱這些事件為“族群間衝突”,從而在混亂中“締造和平”。隨著局勢日益緊張,有人期望莫斯科會應波羅的海人民的意願而推行改革。與此同時,東德的埃里希·昂納克和羅馬尼亞的尼古拉·壽西斯古表示,若蘇聯決意武力鎮壓示威,兩國會提供軍事援助。

蘇聯回應

蘇聯官方喉舌《真理報》回應愛沙尼亞的罷工,嚴厲譴責“激進主義者”罔顧蘇聯整體利益,貪圖一己的“狹隘民族主義”,挑動“歇斯底里”式的民眾活動。17日,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真理報》公布關於加盟共和國的新政策。

然而,其內容大都是老調重彈,即蘇聯不僅於外交和國防中保留領導地位,還主導經濟科學文化;但在某些方面也作出了輕微讓步,如:提議加盟共和國可在法院反對蘇聯法律(當時波羅的海三國已經修改憲法,賦權各自的最高蘇維埃否決蘇聯法律),還可以把各自的民族語言提升為官方語言(但強調俄語仍然主導)。計畫中包括立法取締“民族和沙文主義組織”,以控告爭取獨立的團體;還提議以新的聯合協定取代1922年聯盟條約,作為蘇聯憲法的一部份。
8月18日,《真理報》刊登阿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雅科夫列夫對《蘇德條約》等檔案的看法。雅科夫列夫是全國蘇維埃大會調查《蘇德條約》和秘密條文的26人委員會主席。雅科夫列夫承認和譴責秘密條文,但他堅稱這些條文與波羅的海國家加入蘇聯無關。因此,蘇聯一改立場,不再聲稱秘密條文不存在或是偽造的,但仍不承認1940年占領了三國,波羅的海國家對此結果當然不滿。8月22日,立陶宛最高蘇維埃的一個委員會宣布,1940年的占領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直接結果,故此不合法。這是首次有蘇維埃正式機構挑戰蘇聯統治的合法性。

示威

籌備
受放政策和經濟改革啟發,街頭示威日漸受歡迎和支持。1986年8月23日,21個西方城市(包括倫敦、斯德哥爾摩、西雅圖、洛杉磯、珀斯和華盛頓特區等)舉行黑絲帶日遊行,要求世界正視蘇聯侵犯人權。1987年黑絲帶日,36個城市舉行示威,包括立陶宛維爾紐斯。

同年,愛沙尼亞塔林和拉脫維亞里加也舉行反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示威。1988年,蘇聯政府首次批准這些示威,沒有逮捕示威者。社會運動家計畫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周年當日舉行特別大規劃的示威。人鏈的提議是誰人和何時提出,至今不詳;似乎是7月15日在派爾努的三方會議中提出的。8月12日,三國社會運動家在采西斯簽訂正式協定。這次示威獲地區共產政府批准。同時,幾個譴責蘇聯占領的聯署,分別得到上十萬人支持。
主辦機構為確保人鏈不受干擾,預先在地圖上明確標出城市、城鄉和村落的準確位置。交通不便者可乘坐免費巴士。全國均投入籌備工作,連之前置身事外的郊區也積極參與。雖然有些僱主不允許員工請假(8月23日為星期三),但有些則資助巴士費用。8月23日,特別電台廣播負責協調工作。愛沙尼亞訂當天為公眾假期。
波羅的海爭取獨立運動以這示威名義,向世界和歐洲發表聯合聲明。聲明指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犯罪行為,並促請各方宣告這條約自簽署一刻起即“無效”。聲明也指出波羅的海國家問題是“不容剝奪的人權的問題”,批評歐洲社會持“雙重標準”,對“希特勒–史大林時代最後幾塊殖民地”視若無睹。當日,《真理報》刊出社論“僅為事實”,引用爭取獨立者的語句,從而顯示他們反蘇聯的行為不可接受。

人鏈
愛沙尼亞的紀念物人鏈連線波羅的海三國首都──維爾紐斯、里加和塔林。從維爾紐斯開始,沿A2高速公路,經過烏克梅爾蓋帕內韋日斯,再沿著E67公路,經過切哈努夫、包斯卡、里加、愛那茲、派爾努,最後到達塔林。當地時間下午7時(協調世界時下午4時),示威者和平地牽手15分鐘,然後有一些地區聚會和示威。在維爾紐斯,約5千人在大教堂廣場聚集,手持蠟燭唱愛國歌曲(包括《國歌》)。其他地方則有僧侶舉行彌撒,或敲響教堂鍾。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人民陣線領袖在兩國邊界會面,舉行一場象徵性的喪禮,豎立一支大型黑色十字架。示威者手持蠟燭,高舉黑色絲帶裝飾的戰前國旗,悼念蘇聯暴政的死難者:“森林兄弟”、遭流放到西伯利亞的人、政治犯,和其他被標籤為“階級敵人”的人。
莫斯科普希金廣場上,數百人為同情波羅的海國家而嘗試發起示威,但被防暴警察阻止。塔斯社報導,75人因破壞和平、輕微毀壞公共設施和其他罪行被捕。同樣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影響的摩爾多瓦,有1萬3千人示威。

大部分對參與人數的估計都在100萬和200萬之間。路透社新聞報導,約70萬愛沙尼亞人和100萬立陶宛人參與示威。拉脫維亞人民陣線估計約有40萬人參與。主辦單位在活動前期望原住人口中,有百分之25至30人會參與。塔斯社報導蘇聯官員認為,30萬愛沙尼亞人和接近50萬立陶宛人參與。要使人鏈物理上可行,每國必須有約20萬人參與。空中拍攝的錄像顯示,人鏈在農村地區幾乎是沒有斷開的。

後續事件

1989年8月26日,蘇聯電視台黃昏新聞首19分宣讀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聲明。聲明以嚴厲字眼警告,從事“反社會主義、反蘇聯”不法行為的“民族主義、極端主義群體”,正在日漸滋長。聲明指責這些群體歧視小數族群,威嚇仍然忠於蘇聯理想的人,並批評地區政府沒有阻止這些行徑。蘇共稱波羅的海之路為“民族主義的歇斯底里”,會惡化成“無底深淵”和“災難性”的結果。聲明號召農民和工人挽救局面,捍衛蘇聯理想。

總括而言,聲明帶有雙重意思:一方面間接威脅使用武力,另一方面希望以外交手段解決糾紛。一般認為蘇共中央仍未決定選擇哪個方案,不排除任何一個可能性。透過親蘇傳媒發表聲明,是因為莫斯科相信在三國仍有很多客群;而對波羅的海國家共產黨的批評,則表示莫斯科打算撤銷他們的領導權。
美國總統喬治·H·W·布希和西德總理赫爾穆特·科爾主張和平改革,譴責《蘇德互不侵犯條約》。8月31日,三國社會運動家向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受到侵略威脅,要求國際委員會監察局勢。聲明播出後,莫斯科的態度幾乎立即軟化,蘇聯也沒有實現先前作出的威脅。9月19至20日,蘇共中央召集商討國籍問題──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自1988年初一直拖延的議題。大會沒有特別提及波羅的海國家,並且重申蘇聯中央統治地位和俄語主導地位的一貫方針。雖然會議承諾提高自治度,但充滿矛盾,也沒有指出這次衝突的原因。

評價

人鏈象徵波羅的海人民的團結,也向全世界關注波羅的海三國事態發展的人傳播這種理念。事件中非暴力“歌唱革命”的正面形象經過西方媒體報導廣為流傳。社會運動家,包括維陶塔斯·蘭茨貝吉斯等,以此宣揚獨立是道德而非政治議題,強調重新獨立可恢復歷史公義,消除史達林主義。這次運動受到民眾支持,使成立僅1年的獨立運動變得更堅決和徹底,不只是要求莫斯科給予更大自由,而是要爭取全面獨立。
1989年12月,雅科夫列夫委員會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條文的譴責議案,獲全國蘇維埃大會通過,最高蘇維埃主席戈巴契夫簽署了這一決議。1990年2月,波羅的海三國舉行了首三次最高蘇維埃民主選舉,支持獨立的當選人占大多數。1990年3月11日,波羅的海之路後6個月內,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8月20日和21日,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宣告獨立。截至1991年底,西方大部分國家承認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
波羅的海之路是史上首個和最長的沒斷開人鏈。東歐國家、蘇聯國內和台灣都相繼舉行過類似示威。2009年,紀錄波羅的海之路的檔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登記表,以承認它們在紀錄歷史方面的價值。

獨立後,三國領導人均宣稱,對外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友好、互利合作”的總方針,其“外交重點在歐洲”,對外政策的三大目標是維護獨立、繁榮經濟和“回歸歐洲”,爭取成為歐洲所有政治和經濟組織的完全成員國,希望儘快地最終加入歐洲聯盟和北約,徹底實現“回歸歐洲”之宿願,以此確保國家的獨立和安全

幾年來,三國與歐美國家往來頻繁,先後同美、德、北歐等國簽訂了各種政治和經濟合作條約,並參加了歐洲委員會、歐洲復興和開發銀行、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等組織和機構。1994年2月, 三國加入了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畫”,據報導, 三國可望在1999年底以前正式加入歐盟。

在三國“回歸歐洲”的道路上,如何處理與東方鄰國俄羅斯的關係,是它們共同的重要課題。三國獨立後與俄的關係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1991年—1992年可謂第一階段,它們與俄的關係相當緊張,雙方在財產分割、領土等問題上爭執不斷,特別是在俄撤軍以及三國境內的俄羅斯人的地位問題上矛盾十分尖銳。第二階段從1993年開始。三國主要領導人更替之後,程度不同地調整了對俄政策,例如立陶宛提出“在東西方利益之間保持平衡”,並把改善與俄的關係作為其外交三個優先考慮方面之一。因此,三國與俄的關係有所緩和。

在三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中,最突出的是三國要求加入北約的問題。謀求加入北約是三國的既定方針,特別是1993年底俄議會選舉以來,俄國內民族主義勢力抬頭,甚至有些黨派還主張恢復甦聯。這使三國深為緊張和不安,因此更加積極謀求儘快加入北約,以得到安全保護。上述三國領導人同時出訪美國,就是為求得美國支持而採取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動。

北約東擴方針已定,波羅的海三國也決心要加入北約,而俄羅斯則堅決反對。這真是一個難解的結。事態究竟如何發展,人們很難預測。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即波羅的海三國“回歸歐洲”之路將是不平坦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